如何解決小區內的種菜頑疾?

茄子、青菜、土豆、小蔥、馬蘭頭……各種各樣的蔬菜在小區裡遍地開花。

立個圍欄,再種上蔬菜,小區的公共綠地搖身一變成了某些人的私家小院。

如何解決小區內的種菜頑疾?

事實上,將小區綠地改建為菜地的問題其實十分普遍。業主能否“圈佔”小區綠地?該如何阻止個別業主的圈地行為?

01

“有塊地,生活更豐富了!”

年紀輕的去上班了,上了年紀的人在家無事可做,想種菜卻無地可種。

於是,他們便盯上了小區裡的綠化帶,不少家住一樓的居民藉著一樓的“優勢”順便將自家房屋外延的公共綠地圈佔用來種植蔬菜

如何解決小區內的種菜頑疾?

在這些圈地業主眼中,自家院子門口的綠化就是自家的地,所以就想“派點用場”。

今天圈一點地,明天圈一點地,慢慢擴大成一片。

“菜地豐收時摘下來就可以下鍋,特別新鮮。”“有了這麼一塊地,生活豐富不少!”

大部分佔地種菜的業主,主要是為了打發時間,增添生活樂趣

02

圈地種菜,居民分兩派

對於圈地種菜,小區內的居民們的看法各不相同,大致分成兩派。

反對派:“公共綠地是大家共有的,憑什麼成他們‘私有’的了?”

這部分業主表示,他們對“毀綠種菜”的行為非常反感,這種私自佔用公共用地的行為,不僅破壞景觀,影響了生活環境,也存在著安全隱患,而且還影響了鄰里團結。

如何解決小區內的種菜頑疾?

“還有搭了支架種果樹的,大夏天長得枝繁葉茂的,把家裡的光線都擋了。”

“現在天熱了,種菜的在樓下澆糞,臭的要命,窗都不敢開!”

“這些公攤面積,我們當時都是交了錢的,他們自己佔了,這樣做對我們公平嗎?”

“你也圈,他也圈,照這樣下去,所有人都改造公共綠地,用作自用,豈不亂了套?”

對“圈地種菜”持反對意見的業主認為,公共綠地為小區居民共同擁有,現在被圈地種菜,損害了其他居民的利益。

支持派:“種菜,綠油油的,不也是綠化?”

對於圈地種菜,小區內也有部分居民表示支持,甚至部分退休老教師也加入了“菜農”行列。

在他們看來,這是水泥森林裡難得的一片綠色天地,不僅怡情,還能收穫安全的蔬菜,何樂而不為?

如何解決小區內的種菜頑疾?

這部分業主,既有隨子女來蘇的老人,也有退休在家的老職工,對前者來說,圈地種菜是延續了他們原來在老家的務農生活,而後者則表示;“這樣追求田園生活的怡然自得有何不可?”

“小區綠化要是做得不好,居民自發的種點東西也沒什麼大不了。”

“自己種自己的菜,互不干涉。菜地基本也沒什麼味道,也不噴農藥,整體看上去美觀有生趣。”

“種菜,綠油油的,不也是綠化?種菜還開花,不也美化環境?”

在綠化做得不好的小區,有業主對公共綠地種菜表示支持。他們覺得,居民把荒廢的綠化改成豐富的菜地,反而是小區內的一道風景線。

03

業主能否“圈佔”小區綠地?

《物權法》第七十三條規定了建築區劃內綠地,屬於業主所有,但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

該條明確了住宅小區內綠地的權利歸屬,即居住小區的綠地原則上屬於業主共同所有。

如何解決小區內的種菜頑疾?

可見,業主“圈佔”小區公共綠地是一種侵權行為,將小區綠地變成私人菜地,侵犯了其他業主對公共綠地的權利。

如何解決小區內的種菜頑疾?

業委會可以要求種菜人停止侵權、恢復原狀。若種菜人拒絕,業委會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圈佔”人賠償因侵權行為給業主所帶來的損失。

如何解決小區內的種菜頑疾?

物業服務企業作為業主委員會聘用的服務管理企業,應該對毀壞或侵佔小區公共綠地盡到勸阻義務,只要沒有懈怠履行物業管理職能,物業企業對綠地被破壞不承擔賠償責任,該賠償責任應由破壞人承擔。

由於物業沒有執法權,強制執法的主體不應該是小區物業,應由執法部門如城管等出面干預比較有效。

04

如何解決小區內的種菜頑疾?

一方面要對類似圈地亂象加強集中治理。

環保、園林、城管部門應積極協調,與街道辦事處、居委會、物業等部門形成合力,強化主體責任,提高執法力度,先勸阻、後罰款,對知錯不改、情節嚴重的住戶進行約談,並簽訂誠信協議書,形成軟約束+硬制約相結合的局面,保證治理的效果。

如何解決小區內的種菜頑疾?

另一方面,應暢通群眾有獎舉報平臺,創建常態化監管機制,可招募志願者進行巡邏與維護,提高管理效率,營造文明氛圍,從源頭遏制破窗效應。

當然,可聯合周圍駐地單位等,在合適的地方開闢公共綠化帶、花壇等,面向小區居民招募認領者,簽訂責任協議書,供居民自己維護。這樣能夠激發居民愛綠護綠的意識,滿足他們的精神訴求與文化訴求。

如何解決小區內的種菜頑疾?

對於小區圈地種菜的行為,你有什麼解決妙招嗎?留言告訴我們吧~


所載圖文除原創外均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敬請指出,以便我們及時刪除或妥善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