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殤,民之殃 見證了日軍侵華的古槐和古蓮池

1938年3月第一次日軍侵犯長治城,遭到了國民第37軍的頑強抵抗,這支川軍在無外援被圍困幾日後,彈盡糧盡,城破人亡。日軍進入在城內進行了60多天燒殺搶掠後撤退出長治。後在次年八月再次進入長治,隨著1945年8月史澤波率國民19軍收復上黨地區,日軍方才結束長達六年多的駐紮。


國之殤,民之殃 見證了日軍侵華的古槐和古蓮池​​​ 這是一張拍攝於八十年前的照片。照片真實記錄了侵華日軍在山西長治的情景,再現了日軍侵華的史實。這張照片的拍攝地點就是長治城內的蓮花池,當時蓮花池是日軍第二次進入時的一處軍營。

蓮花池是長治有著千年歷史的一處勝景,傳說與唐玄宗任潞州別駕時候,常在此消遣遊覽。康熙三年(1664),江西人肖來鸞出任潞安知府時,又修建了聖泉寺,建立了蓮池書院。民國十八年(1929),長治陳慎德又出資修建了長治最早的圖書館。

就是這麼一個有著歷史底蘊,有著上千年文脈傳承的地方,隨著日軍侵華,一切變的破敗不堪,文史資料湮沒。從此家園不安,人畜不寧,而同一時期,千里之外的南京發生了慘無人道的大屠城,成為民族不可忘卻的傷痛。

國之殤,民之殃 見證了日軍侵華的古槐和古蓮池​ 硝煙已散, 蓮池依舊在;烽火已滅,古樹發新枝;斗轉星移,亭臺煥新顏;但是,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有些記憶不能遺忘,忘記意味著背叛。國之殤,民之殃,那是一個民族的傷痛。


國之殤,民之殃 見證了日軍侵華的古槐和古蓮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