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葉大叔告訴你讀書的十大誤區

秋葉大叔告訴你讀書的十大誤區

怎麼讀書?讀書的10個誤區你也困惑嗎?

問題1:一年讀100本書,怎麼做到?

秋葉大叔近幾年每年都要閱讀120-180本書之間,閱讀比較勤快的人。關於這個問題,他是這麼說的,怎麼樣才算讀完一本書?是不是一字不差的從頭到尾讀完才算?

比方說一本專業的書,大部分知識都知道,只是一點點不懂,把這不懂的看完,算不算讀完?

快速的翻看一本書,主要的觀點都記住了,等需要的時候再來翻到具體的章節細查,算不算讀完?

讀一本詩集,看了一半,看不下去,算不算讀過?

反正以上這些,秋葉大叔都算讀過。

不要刻意去追求數字,每個人閱讀層次不同,方法不同,不要攀比。

問題2:你哪有時間讀那麼多書?

這個是如何管理時間的問題,另外還有讀書的心態的問題,不愛讀書的人永遠也沒時間,如果培養了讀書的習慣,書隨時隨手都能讀。

問題3:你是如何選書的?

關於選書,秋葉大叔推薦大家讀一讀臺灣出版人郝明義寫的《越讀者》。秋葉大叔看書很雜,什麼書都涉獵,平時書評寫的不錯,出版社編輯經常寄書給他,希望寫上幾句書評。

讀書的類型要豐富,而不僅僅是追求讀的多。工具書、專業書、視野書、潮流書這四類都可以讀。

問題4:讀書是快速讀好還是精讀好?

舉個例子,《高等數學》讀這類書,能讀的快嗎?只能一頁一頁的慢慢看。對於真正有營養的書民謠慢讀,精讀,對於一般的書可以快讀。

問題5:讀書是不是開卷有益?

由於現在出書不難,沒有足夠乾貨的書也很多,所以現在開卷有益不像古時候那麼容易了。但讀一本沒有營銷的書也未必就是無益的,比如思考作者差在哪裡,他的思維缺陷在哪裡,我應該如何避免,這樣對自己也是有幫助。

問題6:能推薦一套經典讀書單嗎?

讀書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我讀的書不一定你就會喜歡。花一點時間選書很值得付出,在這個過程中,你不但學會各種搜索技能,對比各種推薦書單的優劣,識別書託,自己學會了獨立判斷。

問題7:別人推薦的金典書籍我看不董,看不進去怎麼辦?

這個很正常,這個也需要閱歷跟知識的積累。秋葉大叔舉了他讀王陽明的心學,就是讀不太明白。有些書,暫時讀不懂,是緣分沒到,別人推薦的經典也未必就適合你。讀不進去不必強求,放一放,等到後續緣分到了再讀。

問題8:有些書只讀沒有感覺怎麼辦?

越是實用性的書,越需要和實踐結合起來讀。低實用類的書,第一層境界是看的懂,第二層境界是自己能照著講出來,第三層境界是自己能有意識的運用,第四層境界是運用後能用自己的話總結出來。

問題9:我沒有時間讀完整本書,只訂閱了博客,微博等,這樣夠嗎?

閱讀博客,微博,公眾號等與閱讀正本書的區別在於前者不夠系統、不夠嚴謹、碎片化,後者是整體性的知識。

如果是一個還沒建立系統性思維,長期做碎片化的閱讀,只會讓自己大腦充斥著各種碎片思想。

問題10: 讀書有什麼樂趣?

秋葉大叔列舉了自己讀書的樂趣

1、腿甲你給好友,朋友喜歡,能夠加深感情;

2、好多作者開微博,我寫了書評後@作者互相轉發,有成就感;

3、讀書時找亮點,然後曬到微博上,與朋友一起互動;

4、寫書評排行榜,有成就感;

5、書評寫的好,很多出版社主動聯繫送書;

等等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

以上就是秋葉大叔在讀書上關於大家關心的10個問題的解讀,對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有一定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