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成長是內心不斷堅強的過程

25年前,在安徽一個很貧窮的小村莊裡,有位小女孩因為家裡窮,5歲時候就學會了幫媽媽做飯、幫爸爸放牛,小小的年紀很懂事,成了家裡幹活小能手,幫爸媽分擔了不少農活。

一個人的成長是內心不斷堅強的過程

到了她8歲時,村裡同齡孩子都已經上學了,但她卻沒能上,就是因為家裡經濟不允許。她爺爺告訴女孩的爸爸: 女孩子讀書能做什麼!女孩不經意間聽到這句話,在那一瞬間,她心裡很難過,她不想天天放牛,她也渴望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樣揹著書包去學校上學。

她去找媽媽,在女孩媽媽的努力和協調下,女孩如願的上學了,她很開心。

但女孩數學學的不好,爸爸白天干完重活後晚上很累,每次教她時,沒有很快的理解,這時爸爸就沒有太多的耐心了,就會對女孩發脾氣。女孩只能強忍著淚水,內心感到很無助,很受傷,但她沒有放棄。

小學就這樣很快的上完了!

一個人的成長是內心不斷堅強的過程

到了初中,在即將參加中考的時候,命運給她開了個玩笑,中考時生病了,沒能考好,這意味著9年義務教育結束了,她的學習也即將結束,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不可能再讓她繼續讀下去了。

不願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爸媽告訴她讓弟弟上學(女孩還有個弟弟),這句話的意思是女孩不能再上學了。可以外出打一份工,幫家裡減輕負擔。

女孩心裡很難過,但她還想繼續上學,她不想一生就在農村裡幹農活,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她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在中考的那個暑假裡努力幹活,想讓爸媽能改變主意,想跟爸媽再爭取一次上學的機會。

功夫不負有心人,努力後的回報是女孩可以上一個職業技術學校,學一個手藝,學完出來就好找工作!這次她又為自己改變了命運。

上技術學校的學費是父母跟親戚借來的,女孩心裡知道,借錢特別的不容易,到處求人,到處說好話,她心裡想著一定要好好學,學好本領,改變家庭命運,報答父母。

女孩媽媽把她送到學校,每個月300元的生活費,女孩處處節約不浪費一分錢。因為他不想讓家裡父母的壓力再增大。

在學習了一年後的夏天,學校通知有深圳一中美合資的公司招生,女孩認為機會來了,她正好可以實習了。她認真的準備著面試,面試通過了。

一個人的成長是內心不斷堅強的過程

她要遠赴深圳了,對於一個初中畢業後一年的十來歲女孩來說,既興奮又害怕,害怕的是她要去遠方了,一個離家有1200多公里的地方,從沒出過遠門的她心裡很害怕。但她又很堅強,內心有一股很強大的力量在支持著她。

去深圳的時候女孩媽媽沒送她,只給她寄了300元生活費,她一個人踏上了征途,女孩到了深圳開始一人開始打拼!剛開始來一切都是陌生的,沒有熟人,一切都靠自己去摸索,去嘗試,不會的就問人。

工作之餘她還在不斷的學習,每月工資留下自己開支跟學習外,剩餘都郵寄回家補貼家用!女孩不忘初心,對爸媽心存感激。

在公司工作2年後,公司有項目需要去國外培訓,報名有名額限制。女孩鼓起勇氣參加一輪又一輪的面試,那時夜班要上12小時,白天沒休息繼續準備著面試,就是為了可以做為新項目中的一員;重要的是還能出國看一看。

女孩做出一番成績後,她的爸爸就在這時候對女孩轉變了看法,他開始聊心裡話了。女孩爸爸其實都是一直愛著她,關心她。

感謝天下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陪伴,教育,養育之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