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同桌Y小姐自称“都市丽人”。她的活力每每在周末败给“都市病”:“让我一个人待着吧!拉上窗帘,躺在床上抱住手机,世界都是我的!”从她那听多了“创造性人才都乐于独处”之类的“理论”后,我也翻起了资料,想弄清楚什么是“独处”?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他们已满足了自己爱与归属的需要……他们在独处中找到乐趣。”

——马斯洛

负面、病态or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尚有争议

在心理学家看来,“独处”意味着隔离

有人认为是与外界在空间和情感上的双重隔离,“个体在意识清晰时,处于一种与他人没有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状态。”

也有人认为,“独处”仅仅是意识的分离,“身处人群中亦可独处。”

但不论是哪种隔离,独处一度被主要判定为负面、病态的,至少是有待商榷的

在强调人际交往的社会,它消极且不合时宜,似乎是社交恐惧者的避难地,任何有进取心的人都该避之唯恐不及。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在心理学的范畴,某些病症的表现也包括独处。

譬如,孤僻与自我孤立的表现之一是独处,而孤僻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前特征,自我孤立又与抑郁相关。弗洛伊德也将独处与焦虑挂钩:“人们在孩提时代面对的首要恐惧便是黑暗与独处。”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有研究显示,过度独处甚至可能危及身体健康,长期不与外界接触会导致作息紊乱,增加肥胖、高血压的风险

但是,独处的积极作用也越来越被心理学家们关注。

心理学家马斯洛就说过,

“自我实现者”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独处

“自我实现者独处而不感到孤独,他们不管是与别人一起还是个人独处都感觉放松和惬意,因为他们已满足了自己爱与归属的需要,所以他们无需刻意让别人陪伴,他们在独处中找到乐趣。”

看到“在独处中找到乐趣”便突然想到,我们问过自己为什么要独处吗?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实现”

获得幸福or逃避社交?

动机

你为什么独处?

心理学家试图通过一系列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部分学者将焦点放在独处是否出于“自主选择”上,并进一步追问:选择独处,究竟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充盈幸福,还是为了逃避社交压力?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我们就此展开,稍稍细说。

根据研究,有些人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容易紧张、焦虑、恐惧,因此倾向于回避甚至抑制社交。

这种前提下的独处看似出于自主选择,实为一种自我防御,因此属于“非自我决定独处”。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日本的“宅”一族,是陷入沮丧或抑郁并长期自我孤立的年轻人,他们的“独处”便是一种痛苦,是需要大量心理干预才能摆脱的困境

而真正的“自我决定独处”是进退自如的,进则融入公共场合,谈笑自若;退则享受一人时光,自我悦纳。只要愿意,独处者能随时无障碍地重返群体。

在“自我决定独处”中,动机还能被进一步细分:

是出于朴素的情感需求(自在、安宁、舒适等)?

还是出于更高级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独立思考、发现创造、自我成长等)?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因此,在厘清动机后才能判别,某种独处是否健康、是否能带来幸福感。

积极独处也从大而化之的独处中脱离开来,这种在建立了良性人际交往的同时,为自己保留一片独立空间的行为倾向,是很有益处的。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积极独处=一个人待着?

误解

超脱于外在环境和社会交往,与内在的那个“我”深深联结,才是真正的积极独处。

在这过程中,尝试与己同在、与己对话:我喜欢什么、憎恶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对我来说,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我们深度自我扫描,识别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暂时放下平日里难以察觉的对外界的防御姿态。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待着。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积极独处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外部刺激。一个人听音乐、读书、散步、露营、远足,都不失为独处的好方式

不过,在拿起手机就几乎能获得任何资讯的现代社会,真正的积极独处更难以达成。

在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的一项独处实验中,1/4的女性参与者和2/3的男性参与者最终选择拥抱各种电子设备,而非沉浸于自我思绪中。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反观自身,我也希望泡澡时有网络陪伴呀

仔细想想,一个人刷朋友圈、看微博算独处吗?如果是为了获取讯息,那么它似乎与阅读并无差异。

但如果只是习惯性动作或纯粹消磨时间,那么这任凭思绪涣散、注意力漫逸的行为,只是对当下生活的短暂逃离吧。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相较面对面社交,社交网络更容易带来“与他人和世界联结”的幻象,如果一个人为了逃离孤独而过分拥抱社交网络,TA最终得到的,恐怕是更深重的孤独

再往深处想,不会独处又怎样呢?会将我们拉入困境吗?

在一本名为 A Dangerous Place to Be: Identity, Conflict, and Trauma in HigherEducation的书中,作者说道:

“对独处的轻视恐怕会导向一个更加‘人以群分’的社会。我们将更依赖意见领袖、某一团体、所属圈层来帮助自己定义‘我是谁’。简单地说,在身份认同这件事上,如果不能求诸己,就只好求诸人。”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如果你觉得相对独立而清晰的身份认同是个抽象概念,不够与己相关,那么不妨继续看看积极独处的作用,你会感受到它的美妙。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认知、疗愈、创造

作用

各种心理学实验已经表明,非自我决定的独处与焦虑、回避亲密关系体验相关,对情绪和心理有消极的影响。

积极独处所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包括:

客观观察环境、认知自我;

情绪更新、疗愈受挫心灵;

克服恐惧和压力;

导向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

提升关注度;

培养创造力;

更高的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

……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为什么积极独处有这些好处?这与前文提到的、独处时的“求诸己”相关。

美国社会学家Jack Fong说:

“处于生活动荡期的人们,会本能地向外界寻求帮助。但是,人生某阶段的危机不仅仅意味着亲历者自身出现了问题,也意味着TA融入社会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此时,懂得独处的人至少会在某个节点自觉地进入独处状态,自问、自省、更新自我认知。然后,TA也许会醍醐灌顶般地将环 绕于四周的种种不利因素一一拔除。”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换句话说,当人们得以从所在的社会环境中稍稍抽身观照,就能更清晰得认识到,自己在大千世界中的位置,以及自身正如何被周边环境所塑造,也就拥有了更宽广的视野。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深度阅读所需的专注力、体验自然之美时所需的感受力, 都有赖于独处

心理学家们研究积极独处的历史并不长,我们还无法对它进行非常精准的量化描述,譬如每天最理想的独处时间该是多少。

但如前文提到的,获得积极独处习惯的方式多种多样,一顿晚餐、几首乐曲、一段山海行游,无需刻意,它本就日常。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独处时,当一些思维的碎片或闪念浮现,不必对抗,让它们平静而自然地来去。

积极独处是需要体力的,对于极少进入这一状态的人而言,它不够舒适,甚至令人苦恼。可一旦养成了积极独处的习惯,便收获了一段最重要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

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独处是病态 自我实现?

编辑自The Virtues of Isolation、What is Solitude、《积极独处及其心理学意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