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9部門聯合出台鋼鐵企業新規範!具體怎麼說?

近日,商務部協同財政部、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生態環境部、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等9部門發佈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對鋼鐵企業支持措施的函。

函文指出,各地區、各部門出臺相關鋼鐵企業規範政策時應遵循公平、公開、透明的原則,嚴格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確保支持措施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不得出臺支持違規新增產能的措施,不得阻礙不符合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標準的產能退出和“殭屍企業”出清的措施。

除此之外,函文還指出對鼓勵鋼鐵行業創新研發和技術進步的支持政策,應加強監督檢查和成果審計,確保政策資金專款專用。要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貿易政策合規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4〕29號)各項要求,認真做好貿易政策合規工作,不得提供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禁止的出口補貼和進口替代補貼,確保貿易政策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

「政策法規」9部門聯合出臺鋼鐵企業新規範!具體怎麼說?

鋼鐵去產能成效顯著

不管是鋼鐵去產能還是“地條鋼”,都是這兩年社會比較關注的問題,也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的一項重要工作。從2016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按照《國務院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要求,紮實推進鋼鐵去產能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以來,黨和國家持續深入推進鋼鐵去產能工作,鞏固來之不易的成果。

“十三五”期間共計劃壓減1-1.5億噸粗鋼產能,在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壓減了6500萬噸以上粗鋼產能,2017年也壓減了5500萬噸以上粗鋼產能,兩年已經達到1.2億噸以上,兩年完成了目標任務的80%以上,而且是上限目標。

「政策法規」9部門聯合出臺鋼鐵企業新規範!具體怎麼說?

2017年全面取締了1億多噸的“地條鋼”產能,通過這些措施有效淨化了市場環境,落後產能、低效產能退出以後,我國鋼鐵行業運行情況在2016年有所好轉,2017年明顯改善,今年上半年又持續好轉,整個鋼鐵行業供需總體形勢趨於合理,隨著鋼鐵無效產能的退出,粗鋼的產能利用率也大幅度回升,基本回歸合理區間。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7月份,我國壓減粗鋼產能2470萬噸,完成全年任務3000萬噸的80%以上,2018年上半年鋼鐵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率同比增速達93.4%。

鋼鐵去產能問題仍存

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巡視員駱鐵軍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理事擴大會上表示,當前隨著鋼鐵行業市場形勢的好轉,在高額利潤驅動下,部分地區和企業投資鋼鐵行業的意願增強,產能擴張衝動明顯。嚴防新增產能已成為鋼鐵去產能面臨的首要問題。

他表示,以京津冀地區為例,在堅決落實好去產能任務的同時,我國還將繼續壓減京津冀區域內鋼鐵產能總量。京津冀地區面積僅佔全國2.2%,卻集中了全國約25%的鋼鐵產量,遠超區域內鋼材消費需求和環境承載容量。

“近年來,相關地區不斷加大環保投入,全面實施超低排放。但由於鋼鐵產量過大,集中排放仍然對京津冀地區環境帶來巨大影響。”駱鐵軍說,繼續降低區域內鋼鐵產能總量是治本之策。

針對近期河北城市鋼廠搬遷引發部分業內專家的討論,駱鐵軍表示,京津冀地區正在或謀劃搬遷的鋼鐵企業,要對比研究關停轉型、域外轉移、轉型發展電爐鋼等多種方式,科學決策、審慎推進城市鋼廠搬遷。避免近距離簡單化搬遷,避免因搬遷背上沉重包袱影響企業發展,甚至成為新的“殭屍企業”。

「政策法規」9部門聯合出臺鋼鐵企業新規範!具體怎麼說?

值得注意的是,鋼鐵行業去產能後續任務仍然比較重。鋼鐵去產能目前為止已經完成2470萬噸,基本上完成任務的80%。從數字上看,後續任務似乎不太重,但也絕不是輕輕鬆鬆可以完成的任務。隨著鋼鐵市場供需形勢的改善,特別是價格回升後,部分企業去產能積極性有所下降,防範新增產能和過剩產能復產壓力比較大。

在鋼鐵去產能過程中,由於地方企業的利益驅動,現在面臨地條鋼死灰復燃問題。地方各種顯性或隱性的保護主義讓這些企業在不考慮外部性的情況下仍有利可圖,為此需要有效約束地方政府的護犢子行為,切實營造風清氣正的營商環境。

規範影響深遠 後續部署完善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劉向東表示,“9部委出臺此項政策旨在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以便更好地符合國際貿易規則的要求,即要求地方檢查合規要求,對不合規的政策措施要清理掉,以免給外國投資者造成不公平競爭。”

此次函文的下發,亦有利於鞏固擴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構建促進鋼鐵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推動鋼鐵行業綠色健康發展。

「政策法規」9部門聯合出臺鋼鐵企業新規範!具體怎麼說?

談及下一步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的重點,劉向東指出,下一步鋼鐵企業的去產能主要是通過合規對標手段,推動部分殭屍企業市場出清。在具體的措施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蔡榮華表示,下一步要從以下四個方面繼續抓好鋼鐵去產能工作:

一是繼續處置好“殭屍企業”,並且把其作為去產能工作的一項重要抓手,不斷優化資源要素配置。

二是培育優質產能,充分利用產能置換、指標交易等市場化手段,加快形成一批工藝先進、生產效率高、資源利用效率高、安全保障能力強、環境保護水平高、單位產品能耗低的優質產能,把結構調整過來。

三是加快推進技術進步,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把鋼鐵質量的穩定性、先進高端鋼材的品種、節能環保的新技術、關鍵共性技術等作為重點,加大研發力度,儘快取得突破。

四是推動兼併重組,按照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原則,鼓勵有條件企業實施跨地區、跨所有制兼併重組,提升整合優質產能,把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