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霄:藍籌股已漲到高位,是否還有值得關注的好股票?

李大霄:藍籌股已漲到高位,是否還有值得關注的好股票?

導讀:市場近期向好,是否可以有更加積極的展望?在藍籌股普遍漲到高位的時候,是否還有優質股票值得關注?

黃:大家好!我是黃進。節後受到外圍市場大幅上升的推動,上證綜指一度站在3400點之上,過去一週一線藍籌股表現活躍,牛市是否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呢?有請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和我們傾傾。

黃:您好!李所長。

李:您好!主持人。

李大霄:藍籌股已漲到高位,是否還有值得關注的好股票?

黃:時間過得真快!我記得在十年前的10月16號咱們還一起出席一個活動,在6124點時候你有一篇文章是《A股的長期頂部已經形成》。十年之後的今天,很多一線藍籌股已經創了歷史新高,例如貴州茅臺在歷史新高之後再翻一倍,在這種市場環境下,能不能繼續憧憬6124這個頂部?

李:自2638“嬰兒底”以來,市場都是悲觀絕望的,我幾乎成為A股最後一個多頭,這一兩年市場進入慢牛,主力也非常痛苦。除了10年前的6124點,近年我還有鑽石底、地球頂等觀點,這兩個觀點當時也是壓力很大,但都沒有嬰兒底的壓力大,我指出2850是嬰兒底,但一度跌穿到2638;回頭來看,2850點的藍籌股至今已經漲上天了,包括茅臺、中國平安、美的、格力等數不勝數,拼命往上狂奔。

市場最悲觀、最絕望可能真的是在嬰兒底的時候,經過了熔斷、千股跌停,很多人都絕望到極點。經過兩年,指數到達3400點,這是可能有人來看6124了。我在節目中提到過兩個觀點:一、大部分的市場觀點都是錯的;二、因為大多數人的行為決定市場,大多數情況都不是理性的。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理查德·塞勒,他有很多觀點和理論都是跟人的心理聯繫起來,一個人的認知是有偏差的,很多人對事物的認知跟心理活動有關聯。舉個例子,損失100塊和賺100塊,數量是一樣的,但疊加起來給人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股票市場也是如此微妙。之前2638點的時候看空的人非常多,到了3400點就開始展望了6124了,這個也是不合適的。這個觀點肯定是不對的,我們需要腳踏實地的成長,另外下週有重要的會議勝利召開,目前股票市場還是良好的狀態。

市場中什麼東西好,藍籌股票好是無疑的。市場中什麼認知偏差到達極致,就是香港的內房股,所以他的機會最大,才有許教授把空頭一網打盡。如果持有,雖然漲了10倍,但不不能賣。只要公司的成長價值超越他的股價上漲速度的話,就不應該賣。反之,不能因為股價跌了就盲目抄底,應該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

李大霄:藍籌股已漲到高位,是否還有值得關注的好股票?

黃:很多藍籌股、內房股創了歷史新高,到了目前這個階段,市場是否還有其他優秀品種值得關注?

李:我覺得市場的修復才剛剛開始,下車還為時尚早(內房股)。現在還有沒有值得發掘的好東西?就是內銀股,現在正在估值修復,內險股也正在估值修復。回頭看A股,A股的銀行股也處在修復過程,銀行股是整個市場、機構、投資者誤判,除了內房股之外,第二嚴重的板塊。因為大多數都不看好,但在二級市場破淨的銀行,竟然要花3倍的價格去收購另一個銀行,說明股票市場認知是錯誤的。很多銀行股是零點幾倍的淨資產,這個很典型的認知錯誤。

李大霄:藍籌股已漲到高位,是否還有值得關注的好股票?

黃:近期醫藥股也有一定表現,恆瑞醫藥今年還是創新高的次數僅次於貴州茅臺,但另外很多中藥股並沒有創新高,在醫藥行業是否有什麼憧憬呢?

李:醫藥現在的PE指是53倍,中報增長是10%,從這些數據來看,醫藥股現在並不是價值窪地,這是第一個判斷。第二是看有沒有好公司,有可能有好公司,但我們要找成長性超越估值水平的股票,這才是很好的投資,這還是需要認真分析的。好股票是在低位才是好的,在高位、高估值的時候,未必是很好的投資機會。

黃:時間關係,謝謝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我們下週再聊!

《霄傲江湖》FM95.3播出時間:

星期六:13:00-13:30;19:00-19:30;

星期日:11:30-12:00


嘉賓與主持:

李大霄: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曾在東莞證券公司工作;曾任職務:東莞證券首席分析師、東莞市證券研究會秘書長、東莞市金融學會理事、東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委員、東莞市財政局特聘專家,上海證券報“金牌分析師”。

黃進:廣東廣播電視臺股市廣播《霄傲江湖》、《投資良言》節目主持,暨南大學金融學院研究生,15年財經節目主持經驗,曾經擔任新浪網、和訊網等著名財經網站、多家電視臺財經節目主持;《信息時報》、《投資快報》財經專欄作者。曾經獲得廣東電臺十佳主持人、十佳青年稱號,撰寫的文章和採訪多次獲得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證券類節目”大獎。


財經範:有範的中國財經新媒體;有範的股市先鋒每日股海觀風掌舵;有範的財經大咖於宏觀大潮漉沙得金。財經就這麼有範!

免責聲明:文章僅代表本頭條號喜好和見解,全部僅供欣賞和參考,不作為任何具體投資買賣依據,市場風險自擔盈虧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