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兄弟:影视赢销之对互联网营销玩法的重新思考

前不久,发现豆瓣日记去年及之前的文章全被删了;近日,使用多年的豆瓣账号被永久停用,所有文章被删。真是晕极!

其实豆瓣社区,比起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的秒删,己是相当宽松的平台了。但是痛定思痛,我不得不反思,多年的老账户为什么会被永久封号,还被全部清除资料呢?

我是从来没留过联系方式的,只是把我的网名放在标题上而己,也可能每天发一两篇没问题,近来有时一天发文超过2篇,官方认为这就是在发广告了?

隆中兄弟:影视赢销之对互联网营销玩法的重新思考

对于豆瓣我是只发日记,其它频道、功能几乎没用过。通过观察发现豆瓣日记在搜索引擎上的权重很高,在百度搜索上仅次于百家号文章。至今对网络平台的使用,还局限于SEO外链思维。唉!

通过下载手机APP,综合对比移动豆瓣和PC豆瓣的首页布局,全面认识、思考豆瓣平台的运营重心,觉得豆瓣日记是人家最不看重的方面,豆瓣以电影、电视、综艺、读书、音乐、同城等内容吸引人,以小组聚集人,以内容导购+市集等变现盈利,一个不去看内容,不去小组讨论,光会发日记的用户,虽然是活跃用户,但不是人家的核心用户,只能通过封号等惩罚措施加以引导了。

所以,你看重人家的搜索权重高,人家重视的是内部的用户转化和沉淀,并培养成核心用户加以导购而变现。

现在的互联网营销玩法,从偏重流量思维,己经全面转向偏重用户思维了。

不管哪种互联网思维,拥有自己的平台总是第一选择。寄人篱下,人家说封就封,多少心血都会付之东流。

隆中兄弟:影视赢销之对互联网营销玩法的重新思考

1、在用户思维之下,打造自己的品牌,势在必行!互联网思维下的品牌,可以用自明星、自专家、意见领袖、网红等来形容,这个品牌应该是个性化、个人化的,至少也得是拟人化的。

2、在用户思维之下,打造自己的社群、社区等势在必行。社群者,QQ群、微信群等可以即时交流,不能沉淀内容;社区者,百度贴吧、豆瓣小组、自建论坛、博客、微博等,虽然即时交流性差,但可深入沟通并沉淀内容。

3、在用户思维之下的互联网营销玩法,其实就是自品牌、自明星、自专家+粉丝营销,在这种玩法之下,吸引是第一位的。可以这么理解,你的粉丝都在别人的鱼塘或社群里,你怎么把他们吸引到你的鱼塘社群中来。无非“名利”二字,慕名和逐利。

4、在用户思维下的营销玩法,贡献价值以培育信任是第二位的。粉丝能够不断的得到好处,得到成长,有归属感,荣誉感等。通过什么贡献价值呢?内容、活动、奖励等。

5、通过内容给用户贡献价值,基本是四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其中视频是最生动、有趣,吸引人的内容形式。凭隆中兄弟多年的从业经验认为图文并茂,5-90秒的短视频和2-5分钟的长视频等是互联网内容营销的主流视频内容形式,音频广播次之。

隆中兄弟:影视赢销之对互联网营销玩法的重新思考

6、至今,互联网营销应用平台很多,各有各自的规则。①微信可以做为自建平台外的首选第三方重点平台,公众号文章社区+微信群+朋友圈+即时通信,完全是个闭环的鱼塘粉丝营销平台。②微博做为一个开放平台,可以主动出击寻找精准用户,进行沟通互动。③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基于推荐机制,全靠打造高质量的热点内容来实现得到关注,不容易。④百度知道是单个问题的互动社区,百度贴吧是一类问题的互动社区,在平台秒删的严格管理下,己经没什么高价值有深度的内容了,它们的价值就是借助百度搜索实现引流。现在的知乎和今日头条的内容,价值最高。⑤豆瓣的影视、读书、音乐频道的内容价值高,豆瓣小组和贴吧、知道一样是引流之地。⑥剩下就是门户媒体了,新闻娱乐信息报道,权威,搜索权重高。

7、现在特别讲究细分、垂直、专业等,一个品牌代表了一个细分领域,也就是一个品类的老大身份。找一个细分市场吧,先干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