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拯救駐場粵劇,重在改變功能定位

本月9日,大同酒家暫停了5樓的夜茶和6樓歌舞廳營業,200餘名老街坊重聚歌舞廳,跳完最後一支舞,留下無限惋惜與眷戀。

茶舞風光不再、老字號苦苦求生、駐場粵劇慘淡營生……這些帶著時代印記的事物無不遭受現代生活的碾壓,或青黃不接,或收入驟減,令人唏噓。在這些逐漸遠去的事物中,很多都帶有老廣州獨特的人文風情,如茶市的曲藝演出、粵劇表演。眼前是一盅兩件,耳畔是粵韻悠揚,這種獨特的生活方式,是廣州風土人情的縮影,也是地道的嶺南文化。這些具有民俗內涵的事物一旦消亡,損失是巨大的。

保護這些紮根於生活的民俗,不能只算經濟賬,也要從人類學、民俗學等方面加以考慮。為何民俗失去現實土壤?籠統的說,一方面,這些民俗的受眾老去,消費力不濟導致經營困難;另一方面,新生代對民俗沒有情感共鳴,時代隔閡令民俗沒有培養新擁躉。在這種語境下,我們該如何保護民俗?

以駐場粵劇為例,筆者認為,改變此類民俗的生存境地,不妨改變這類場合的功能定位。借鑑實體書店轉型的案例,書店不再是賣書的地方,而是一個文化傳播場所,這種定位豐富了書店功能,講座、展覽、交流會、咖啡廳、文創品售賣點等,這種功能的轉型令書店逆勢發力,獲得二次生命。同理,駐場粵劇所在的茶樓,重新定位其功能,不要把它僅僅看做一個餐飲地點,而是民俗展示館、旅遊觀光地。在這種定位下,茶樓承載的內涵更多元,吸引的人群也更多樣,未來發展的道路也更寬廣。當茶樓不再單純是餐館,其盈利模式也將發生蝶變。

僅從旅遊行業的角度看,北有二人轉,中有海派清口,南有何拳頭產品?“粵劇+茶市”或者“評書+茶樓”,聲色味體驗俱全,將是極具市場競爭力的旅遊產品,也是廣州文化的一個窗口。去東北旅遊的人,都會熱衷於去劉老根大舞臺湊個熱鬧。這種文化消費,可以迅速讓人領略當地的人文風情,融入當地文化,具有生生不息的市場價值。去倫敦旅遊的人,都必看歌劇魅影,圖的也是一種文化薰陶。

廣州具有濃厚的民俗積澱,何嘗不能打造類似的文化輸出平臺?抓住這些逐漸消逝的民俗,整合市場資源,精心包裝形成廣州版的“劉老根大舞臺”,未嘗不可。(陳小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