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積石山花椒「謀」出路:從臨近「消化」到「不愁銷」

甘肃积石山花椒“谋”出路:从临近“消化”到“不愁销”

圖為甘肅臨夏積石山縣安集鄉三坪村花椒在積石山“遠近聞名”,現已發展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資料圖) 鍾欣 攝

中新網蘭州8月28日電 (閆姣 南如卓瑪)現年45歲的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三坪村黨支部書記魯永輝介紹說,當地從1983年開始種植花椒,當時量少,每家只產幾十斤,由於過去道路條件差,大多當地百姓都不“外銷”,臨近“消化”,效益不高。

積石山縣位於甘肅省西南部,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近年來,為保障民眾持續增收,積石山明確了產業扶持思路,和“栽多補多,種多補多,養多補多”的激勵機制,使得當地民眾依託特色種植、草食畜牧、林果育苗、勞務輸出、文化旅遊等項目富了起來。

如今,三坪村的花椒在積石山“遠近聞名”,現已發展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

“1999年至2001年,國務院僑辦和縣裡分別免費提供花椒樹幼苗,大力扶持花椒產業。”魯永輝說,當時祖輩以種小麥、玉米等為生的村民尚有疑慮,但三年後部分農戶有了收益,大批村民也就紛紛效仿種植。

自2005年起,該村大面積種植花椒。目前每年每戶花椒收入可達8萬元,產量最多的家庭可達4000多斤,每年收入30多萬元。“而且現在路也修好了,每年花椒小販都搶著‘上門’收購,再也不愁銷。”魯永輝說。

甘肃积石山花椒“谋”出路:从临近“消化”到“不愁销”

圖為三坪村村民採摘花椒。(資料圖) 鍾欣 攝

花椒“大戶”陳世海之前是該村的貧困戶,通過貸款養羊及種植花椒,他已於2017年脫貧。之前,和其他村民一樣,陳世海以玉米小麥為生。“這裡乾旱,十年九不收,剩不了多少錢。”陳世海說,近幾年種植花椒樹,通過細心照料,四季修剪,每年能賺近10萬元。“路修好了,花椒不愁賣,收購的人上門買。”

“房子也蓋起來了,小車也買了。”農活之餘,陳世海還帶著孫子開車去外邊轉轉。之前只能在“家門口”轉圈的他,近幾年也走出甘肅省,去青海、寧夏、陝西“逛了逛”。陳世海說,他要在城裡買套房,過城裡人的生活。

2017年,積石山在當地乾旱山區發展花椒產業,累計完成花椒栽植32萬畝,花椒年產量415萬公斤,產值達2.9億。此外,該縣還種植中藥材共2.31萬畝,基本實現“村村有產業,戶戶能增收。”(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