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閱兵式的裝備爲何不敢帶實彈?埃及的教訓仍記憶猶新

各國閱兵式的裝備為何不敢帶實彈?埃及的教訓仍記憶猶新

圖為閱兵式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埃及的一次閱兵式上,發生了一起震驚世界的總統薩達特遇刺案。而這一次意外的發生,讓以後的各國都不敢再裝備實彈進行閱兵。除此之外,還拔掉了所有彈藥的引線。來確保閱兵式的順利進行和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而說到閱兵式,這是一個國家絕佳展示軍隊實力的機會,驕傲的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軍事實力和軍隊科技水平。以此來增加國際社會的影響力,並藉此提高國民安全感和民族自豪感。

我國自建國以來,都保持著每五年一小閱,每十年一大閱的傳統。而在重大的節日和重大的場合下也會舉行閱兵。盛大的閱兵式,讓人民軍隊接受人民的檢閱。並展現出我國目前軍隊實力和部隊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國民自信心。

各國閱兵式的裝備為何不敢帶實彈?埃及的教訓仍記憶猶新

圖為閱兵式

在一般情況下,參加檢閱的武器裝備,全是真材實料,只是裡面沒有填充彈藥。而閱兵式開過群眾,外國友人以及國家領導人面前的裝甲車,坦克,導彈車全是在部隊服役的真“傢伙”只是它們裝配的武器彈藥全部都是已經進行過安全處理,不能發射和引爆。除此之外,天空飛過的各類戰鬥機,直升機等,都不會掛載實彈。

而我國的鄰國在閱兵式上卻是一個“奇葩”的國家,它們不僅不會給參加閱兵的裝備配備彈藥,就連裝備都是假的,由各種模型來代替。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些假冒的模型的製造還十分粗糙,由此模型組成的閱兵式帶來的震撼力是相當低,外界評論稱:這種閱兵式真的只是閱兵。因為兵是真的。

各國閱兵式的裝備為何不敢帶實彈?埃及的教訓仍記憶猶新

圖為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式

而在二戰時,蘇聯的紅場閱兵是十分悲壯的,因為戰爭的原因,參加紅場閱兵的部隊將直接走上戰場,保衛自己的國家。這種閱兵讓人油然而生一種敬佩感,感動於先輩的無私奉獻換來今天的和平盛世,這也是為什麼各國都要舉行閱兵式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