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家族,最富時擁有土地18萬畝,如今房子被重點保護


四川大邑有劉氏莊園、晉中有喬家大院,山東棲霞有牟氏莊園……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家族所建的“豪宅”同樣氣派,其子孫更是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

河南鞏義康百萬家族,上自六世祖康紹敬,下至十八世康庭蘭,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縱跨明、清、民國三個朝代。

歷史上曾有康大勇、康道平、康鴻猷等十多人被稱為“康百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中期的康應魁。

康應魁是康家第十四代子孫,他曾一舉拿下全國的棉花、布匹供應權,隨後康家進入最鼎盛的時期。

此時的康家擁有田地18萬畝,當年一個小小的客棧發展成33個庭院、53座樓房、73孔窯洞以及房舍1300多間。形成了一個集官、農、商於一體的大經濟中心。

晚清末年八國聯軍打入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逃亡西安時,路過康家,朝廷命康家大興土木修建行宮。

不過,慈禧和光緒只在這座行宮裡住了一個晚上,在第二天臨走之間,康鴻猷通過李蓮英向慈禧捐獻了100萬兩白銀,慈禧非常高興,就說了一句“不知此地還有百萬富翁”,因此康百萬這個封號就借慈禧的金口而名揚天下了。

然而此時的康家已經被大清掏空了家財。終於在民國二十三年已經無力支撐家族的第十八代後人,將槍口對準了自己的腦袋,一聲槍響結束了風光400多年的家族。

20世紀50年代,康百萬莊園被充公。其中1/3的房屋被徵用,用作政府辦公、學校和郵局,其他2/3的房屋被分給了當地貧農。

如今,康百萬莊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保存下來的主要有主宅區、棧房區、南大院、祠堂區等十部分,建築面積64300平方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