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重慶歌樂山「白公館」

【探尋重慶歌樂山“白公館”】

2018.5.30,老豬來到重慶歌樂山白公館門前,光看其外形似乎很難和人們口中的“兩口活棺材”之一的稱號相關聯,但走進了解後確不寒而慄,白公館原為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白駒自詡是白居易的後代,借用白居易別號“香山居士”,故而把別墅取名為“香山別墅”。1939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情治機關軍統局副局長戴笠用重金將它買下,改造為關押革命者的監獄。

1943年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成立,白公館又作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抗戰勝利後,白公館被作為特別看守所。1947年春,渣滓洞“人犯”又遷回白公館關押。愛國人士廖承志,共產黨員宋綺雲,宋綺雲夫婦及幼子“小蘿蔔頭”等皆是被囚禁於此,最多時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關押於此。1949年11月27日,軍統特務對關押在此的革命者進行大屠殺,僅20人脫險。

下圖為老豬實拍2018的白公館,各位上眼。

拍攝by.@老豬的碎碎念

探尋重慶歌樂山“白公館”

探尋重慶歌樂山“白公館”

探尋重慶歌樂山“白公館”

探尋重慶歌樂山“白公館”

探尋重慶歌樂山“白公館”

探尋重慶歌樂山“白公館”

探尋重慶歌樂山“白公館”

探尋重慶歌樂山“白公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