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她與媽祖齊名,爲頌其功德而誕生一種舞蹈

陳靖姑是聞名海內外的婦女兒童保護神,被尊奉為“順天聖母臨水夫人”,與“海上女神”媽祖齊名。

道教神仙|她與媽祖齊名,為頌其功德而誕生一種舞蹈

陳靖姑(公元767-791),祖籍福州倉山下度(今福州市倉山區下渡街道),小名陳十四。福建省民間稱之娘奶、奶孃、夫人奶、臨水夫人、陳奶夫人、順天聖母等。陳靖姑學閭山道法,該道派都尊奉晉代著名道士許遜為祖師。福建是閭山派發展的中心,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唐代以來福州民間女神陳靖姑信仰的擴大及影響。嗣後逐步影響到浙南、贛南、粵東北甚至湘西等地區。明清以後,隨移民文化傳播到臺灣地區及東南亞許多國家。

據《閩都別記》記載:“(陳靖姑)幼聰穎明慧,賢淑端莊。年十三,蒙許遜真君錄入門下,授以道法。三年學成歸裡,奉親命適古田縣劉杞公為妻。夫人本好生濟世,常以閭山正法攝伏魔精。救人厄難。……歷宋、元、明、清諸代均有封贈,初號臨水夫人,後加封臨水崇福夫人,王紹榮封為順天聖母順懿元君,道教稱惠枕慈量天尊。閩人鹹以臨水陳太后稱之。”

道教神仙|她與媽祖齊名,為頌其功德而誕生一種舞蹈

據統計,目前分佈在世界各地的臨水宮分宮分廟有4000餘座,信眾已逾億人。其中,臺灣主祀陳靖姑的宮廟有500多座,配祀的宮廟3000多座,信眾1500多萬人。歷經千年傳承,以古田臨水宮祖廟為發祥地的陳靖姑信俗文化已成為閩都文化和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成為世界各地華人社區頗具影響的世界文化現象。

在陳靖姑祭典儀式(又稱請香接火活動)中,有一種特殊的“舞蹈”叫做《奶孃催罡》(亦稱奶孃踩罡、奶孃行罡),其從巫舞演化而來,再現了陳靖姑這個驅妖鎮魔的女神形象,整個儀式都充滿了濃郁的道教色彩。據福安市穆陽鎮畲巫雷太生家譜記載:“由太始祖法振公自康熙五十一年遇閭山傳授巫流技藝……後經八代相傳,歷時二百餘載,叔侄協共十四人習此藝外出遊行。”

道教神仙|她與媽祖齊名,為頌其功德而誕生一種舞蹈

注:《奶孃催罡》巫舞演出

畲族“奶孃催罡”,它是具有畲族原始音樂烙印的民間舞蹈,它將神舞和族舞結合在了一起,把道具和罡步融為一體,宣傳了一種積極向上,勇於與邪惡勢力抗爭的人道主義精神。畲族巫舞《奶孃催罡》是閩東畲族巫師進行驅鬼鎮妖活動中的一段祭祀舞蹈,伴奏以三音鑼為主。該舞共分為三個章節:

淨壇,意在去汙穢、淨神壇,準備為迎神行罡布法;

“請神”,即請“神”來;

“催罡”,又叫“踩罡”,指踩罡步驅魔。

其中,踩罡是該舞的主段,也是其最具特色的地方。舞者為男巫,於方圓之地行走進退,腳踏北門七星象位,變幻出三十六罡步。這三個部分又細分為十二種步驟,除了表現陳靖姑驅鬼鎮妖,還描繪了其在人間生活的情景。如“籠米”、“篩米”、“釣魚”、“梳頭”、“洗面”、“照鏡”等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活動情景。

道教神仙|她與媽祖齊名,為頌其功德而誕生一種舞蹈

注:巫舞剪影

“閭山洞前行罡法,行罡休法上廟堂。”《奶孃催罡》保留了鮮明的閭山派文化的特點:

其一,布罡踏鬥。《奶孃催罡》中的“罡”字本身就是古代的星名,其意泛指北斗星的斗柄,舞者腳踩七星北斗陣。據悉,布罡踏鬥,源自於道教文化,是道家法師行法時的一種形體變化。其中“養身罡”即生兒育女後的休養、“八步罡”為陳靖姑驅趕邪魔所使用。

其二,三山法把。該法器由三幅橫幅畫軸式神圖圈纏組成,其軸一根長出3釐米,三幅神圖以紅帶緊扎或捆狀,平時豎立科儀桌正中雷令之後,上呈三頂狀,以寓“閭山”、“茅山”、“車山”(或閭、茅、橫)之“三山法象”,象徵閭山派法事的道法範疇。

其三,紅頭法師。絕大部分法事是趨煞收妖、除邪納福;道師身穿神裙、頭戴神額紅巾,故人稱之“紅頭法師”。

其四,羚號領舞。巫師在舞蹈時,左手持翎刀、右手秉羚號,邊唱邊跳。每當舞段表現陳靖姑斬妖除魔的情景時,以羚號的曲調配上鼓聲,使整個場面營造出更加神秘、威嚴的氣氛。民間老百姓在傳統節日或習俗活動中,常常出現邊歌邊舞或邊舞邊歌其樂融融的情景。

道教神仙|她與媽祖齊名,為頌其功德而誕生一種舞蹈

宗教文化的對外交流,是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鑑的重要方面。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陳靖姑文化已經成為海峽兩岸民間信仰、港澳臺文化以及東南亞地區民俗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畲族《奶孃催罡》舞代表的具有民族和宗教色彩的祈福文化,理應受到人們更好的認知和傳承。

本文作者 | 蘇昌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