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這個賴賴巴巴的茶壺,你可要擔心了因爲你可能撿到寶了!

雖然前人對這把紫砂壺評價頗高,但在今天審美標準中,

它究竟是美還是醜?

紫砂壺審美有高下之分?

雅俗之別嗎?

如果你有這個賴賴巴巴的茶壺,你可要擔心了因為你可能撿到寶了!

如果你有這麼個賴賴巴巴的茶壺,你可要擔心了!因為你極有可能撿到寶了!

不瞭解紫砂壺發展史的人,可能不知道這相貌奇特的茶壺是一把紫砂壺!

現在大家常見的精品紫砂壺有很多:

比如這樣的 ↓

如果你有這個賴賴巴巴的茶壺,你可要擔心了因為你可能撿到寶了!

還有這樣的 ↓

如果你有這個賴賴巴巴的茶壺,你可要擔心了因為你可能撿到寶了!

隨著紫砂壺製作工藝的發展,方形壺、圓形壺還有造型多變的異形壺為人們常見。

這些紫砂壺雖然形狀不同,但是起碼都有個共同點就是壺身呈現幽暗的光澤;

泥是肉,砂是骨,觸摸紫砂壺還能感覺到砂質的觸感。

而這件賴賴巴巴的紫砂壺,感覺遠不止有砂的質地這麼簡單?

如果你有這個賴賴巴巴的茶壺,你可要擔心了因為你可能撿到寶了!

也許只有內行人才知道,這是一把珍貴的供春樹癭壺,壺身是制壺人刻意捏出酷似樹癭的外形。

樹癭就是樹瘤。

如果你有這個賴賴巴巴的茶壺,你可要擔心了因為你可能撿到寶了!

像這樣 ↑↑↑

確實有點嚇人

這種壺的造型模仿樹癭,壺面凹凸不平,有樹皮模樣刻紋。

整把壺呈暗栗色,是明代制壺大家供春創制的一種壺式。

如果你有這個賴賴巴巴的茶壺,你可要擔心了因為你可能撿到寶了!

供春壺價值極高,有“供春之壺,勝於金玉”的讚語。

樹癭壺是供春最出名紫砂壺造型,傳世極少。

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的樹癭壺,部分專家認為是供春手製,是現在能看到最早的紫砂茶壺實物。

如果你有這個賴賴巴巴的茶壺,你可要擔心了因為你可能撿到寶了!

“樹癭壺”被視為明代中期紫砂器的標準模式,是現今能見到的最古老的完整塑器造型。

是明正德年間,供春作為家僮伴吳頤山在金沙寺讀書時,偷學老和尚的制壺技術,仿照寺中銀杏古樹樹幹上的癭結,捏築為胎製成。

如果你有這個賴賴巴巴的茶壺,你可要擔心了因為你可能撿到寶了!

如果你有這個賴賴巴巴的茶壺,你可要擔心了因為你可能撿到寶了!

樹癭壺造型蒼古,壺嘴和壺把猶如天然妙成,周身凹凸不平,指螺紋隱現,壺把內壺身上有篆書“供春”二字。

被前人稱頌為“脫盡人巧殊眾工,神工鬼斧難雷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