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後怎麼樣了?語文老師都不敢告訴你!


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為了讓我們有更良好的思想修養,並養成努力學習的好習慣,會給我們講許多名人的故事,如孔融讓梨、鑿壁偷光、聞雞起舞等等,這些故事我們都不陌生,但你知道“鑿壁偷光”的匡衡後來怎麼樣了?根本沒眼看,語文老師都不敢告訴你。

匡衡小時候十分勤奮好學,但匡衡家中貧寒,沒有蠟燭,他發現鄰居家是有蠟燭的,但隔著一堵牆,光亮根本照不進來。匡衡就想了一個辦法,他在牆壁上鑿了一個小洞,靠著小洞中透過來的光繼續讀書。但匡衡後來的所作所為,有一部分語文老師知道,但他也不會告訴你,還有一部分壓根就不知道。

儘管他“偷”來了隔壁人家的光,但他的學習成績還是沒有提高,他的努力,只讓他當上了一個小小的官職。但幸運的是,他因為對《詩經》見解比較獨到,得到了皇上的賞識,官職一步步提升,靠著皇上的喜愛,竟做到了宰相的位置上去了。


但位高權重的匡衡,老毛病又犯了,又開始“偷”東西了。但這次他肯定不用再偷光了,他這次偷的是土地。當時封侯的時候,會賞賜31萬畝土地,但匡衡卻偷偷給自己加了4萬多畝,而他是宰相,百官就算知道,也不敢多說什麼。

但這件事終究還是不能瞞天過海,皇上知道了這件事,下令徹查,這一查不要緊,發現匡衡總共貪汙得數額十分龐大,皇上十分生氣,將匡衡貶為了庶民,讓他回到了老家。最終匡衡病死在了家鄉。對於我們,應該學習匡衡小時候,對於知識的熱切渴求,和對學習的認真努力,但千萬不能學習他後來的貪汙腐敗。不然一失足成千古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