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親都是一本書,兒女們永遠讀不完,讀不夠,讀不透,讀不懂

父愛無言,他用獨有的沉靜,詮釋著責任的含義。越是深沉、越是含蓄,你才會在某一瞬間,突然發現父愛的沉重與偉岸。

在我們忙碌的追逐夢想時,父親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老去了,彷彿一夜之間,白髮已經佈滿他的兩鬢。


每個父親都是一本書,兒女們永遠讀不完,讀不夠,讀不透,讀不懂

前段時間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朋友上傳了一張圖片,附文:"2018.03.28 14:55分父親走了,享年69歲,我心十分沉痛,突然自己也變成一個沒有爸的孩子,心都碎了"

當時,心裡一震,悲從心生,由此想到那個遠在家鄉為賺些養老錢錢,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仍在各個大小工地輾轉的的父親。不禁在內心深處問一聲:"爸,這半年來,都沒聽到你的聲音,還好嗎,你?"

之所以那麼久沒有給他打電話,原因有兩個:一是我爸平時幹活不帶手機,嫌手機裝在兜裡晃來晃不方便,另外也怕一不小心弄丟了;二是他的聽力不好,一隻耳朵在他年少的時候,就聾了,現在另一個也不好,之前每次打電話,他都聽不清,說兩句就掛掉。


爺爺以前是鄉鎮裡一名普通且凡事喜歡親力親為的辦事員,常年工作在一線的田間地頭,無暇顧及家庭,在我爸幾歲的時候奶奶就去世的,後奶生了幾個孩子,對我爸從來都是不管不問,無奈父親只能跟著他的爺爺一起生活,後來在一次下水游泳後,塞在左耳朵裡的樹葉掏不出來,由於無人關心,缺乏及時的治療,慢慢的腐爛導致化膿,最終失聰。

每個父親都是一本書,兒女們永遠讀不完,讀不夠,讀不透,讀不懂

雜麵饅頭

後來我娘嫁到我家和後奶住在一個院子裡,慢慢的有了姐姐、哥哥,後奶不僅不幫忙照看,還整天想著法的找茬,比如說,她會莫名其妙的說東西少了,二話不說就開罵;在我媽生我姐坐月子期間,從來不照顧,都是外婆照顧,說話是陰陽怪氣,時不時指桑罵槐。因為後奶從中挑撥,當時我爸媽經常生氣吵架,家中時長是雞飛狗跳。

沒辦法最後只能分家,搬離老宅,當時既沒人支援,也沒人能力幫忙,在一無所有,要什麼沒什麼的情況下,我爸只能在新宅上囤土、和泥,一鍁一鍁的堆泥巴建泥坯房,隨著哥哥、姐姐的不斷長大,又要讀書,農活也幹不了,娘負責我們幾個的衣食起居,穿衣做飯,父親扛起了整個養家餬口的千金重擔,直到我幾歲的時候,家裡才翻蓋了磚瓦房,欠了不少的錢,等到我們姐弟四個都開始上學的時候,日子更是捉襟見肘,經常是還了舊賬添新賬,聽娘說,有一年要錢沒錢,要糧沒糧,萬般無奈之下給我爺爺要了100塊錢。這種情況到了我大學畢業才結束。


每個父親都是一本書,兒女們永遠讀不完,讀不夠,讀不透,讀不懂

泥巴堆出的土屋

在那種物資匱乏的年代裡,一年四季經常吃玉米麵饅頭,雜麵窩窩頭,除了一些時令菜外,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吃自家做的醬豆。

雖然物質生活方面很苦,但是父親一直都沒有放棄讓我們讀書識字,只到哪個不願意讀為止,也從來不在我們面前愁眉苦臉,唉聲嘆氣,在冬天沒農活幹的時候,經常的給我們講歷史典故,挖掘生活中的見聞趣事哄我們開心。

印象中父親除姐姐哥哥因為學習不努力打罵外,基本不打我們,哪怕是讀初中大哥,有一次在同學家喝酒後,開著我家帶拖斗四輪拖拉機撞在路邊的大樹上這樣的大事,在看我哥平安無礙後,什麼都沒說。不久之後那套花了7千多塊錢,新買幾個月的拖拉機整個都賣掉了,一下就虧了兩千多塊,你可能不知道,7千多塊錢在當時可以買一套房子,而那部拖拉機是家裡最珍貴的家當,是準備拉沙子賺錢養家用的。

每個父親都是一本書,兒女們永遠讀不完,讀不夠,讀不透,讀不懂

北方醬豆


父親經常說,任何事情,只有真的想做了,才有機會達到目的。如果不想做,就像一個人躺在地上不想起來,就是十個人也拉不起來,即使起來了也會馬上趴下。應了那句古話:"打鐵還需自身硬。"

父親用言傳身教的告訴我們:很多東西,都是掌握在自己手裡,比如堅強,你不堅強,誰會憐憫你的懦弱;比如努力,你不努力,誰會陪你原地停留,比如比如快樂;你不快樂,誰會同情你的悲傷,只能把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尋找到生命的閃光,只有做自己的主人,成為真正的強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