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的2G往事:國內市場沒機會,從國外包抄

發佈此文,是感慨中國當前在5G取得領先的大環境下,被國外發達國家圍追堵截。當年在通訊的2G時代,華為等中國公司篳路藍縷,一路艱苦奮鬥,在2G時代開始追趕,在3G時代開始追上,在4G時代齊頭並進,在5G時代終於領先。向艱苦奮鬥的中國企業致敬,這些,才是真正的核心技術!

華為的2G往事:國內市場沒機會,從國外包抄

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內設備商在程控交換機領域形成了“巨大中華”的群體突破之勢。交換機打開國內局面之後,除了巨龍本身在交換機市場處於弱勢,其他華為、中興、大唐幾乎同時開始了在電信領域的多元化突破。在當時無線最火熱的GSM領域,也就是2G,國內設備商困難重重,舉步維艱。國外設備商例如諾基亞、愛立信、阿爾卡特、朗訊已經完成了產品原型機開發並開始大規模商用,國內設備商才剛剛進入這一領域,從零開始,遍佈荊棘。

當時華為作為國內最早投入2G研發的企業,面臨的困難比今天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嚴重。最核心的有三大困難:

1、射頻技術:無線產品技術複雜度高,協議眾多,除了MSC移動交換機,基本可以從固網交換機有所繼承(也就是可以使用同一個硬件軟件平臺),其他產品特別是無線最主要的基站,都必須重新開發。而基站系統最關鍵就是射頻。無線的調製解調的各項技術指標相對複雜,並且在當時的中國民用射頻人才極其匱乏。當時射頻人才稀缺,而且都在國有研究所,華為得不到人才。

2、無線協議:對於剛剛突破程控交換機,並且還把萬門程控交換機稱為“爭氣機”的三家設備商而言,無線的協議複雜度遠遠超過程控交換機,並且標準化的各種參數非常多。雖然協議規定了呼叫的基本流程,各種參數的大概含義,但對於沒有實際現網經驗的開發者來說,什麼場景應該怎麼樣處理,對於華為,中興,大唐三家設備商來說,只能靠各自的理解開發。

因此,在國產設備商GSM產品剛剛商用的時候,各種協議兼容性的問題層出不窮。

3、行業理解:除了設備開發之外,無線對於交付的要求是遠遠超過固網的交換機的,從無線規劃的相關方法論,流程,到無線站點的交付,再到後面的單站或者整網的驗收以及後續的無線網絡優化,這一整套在產品開發出來之後,如果要實現商用,都必須有很強的基本功,這些都是國產設備商所不具備的,而國外的設備商都是已經成熟和使用很久了。

1996年,華為決策啟動GSM原型機的開發,但是並不是所有人對此都充滿信心,畢竟是那麼複雜的系統,之前並沒有太多的積累。華為最初的原型機只投入了不多的人,而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在西方公司都是幾千人在開發,當然原型機和西方廠商全系列商用產品的開發工作量也是有很大的差異。在開發和聯調最後時刻,都有人懷疑是否能夠搞出來,這個從任正非在華為2017上海戰略會議時的講話中就可以體會到當時的困難:

“華為當年在固網獲得成功後,下一跳的關鍵是無線領域。但是在無線領域裡,華為碰見了巨大的困難,甚至差點就熬不過來,差點就砍掉了。我們當時只有固網的研發能力,沒有想到無線的技術門檻那麼高......”

1997年10月24日,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這一天,華為GSM產品在北京國際通訊展(簡稱北展)上首次亮相,打出了“中國自己的GSM”口號。不要小看這個口號,因為歐洲的主要設備商可是從80年中後期就開始研究並制定標準,從89、90年就開始GSM系統的開發,到真正92年開始商用,相比國內設備商,那是提前研究10多年,商用產品也早了6、7年,並且主要的設備商都是已經經過大規模商用網絡的考驗,而華為到97年,還僅僅是完成原型機的開發,離商用還有一段距離。

華為的2G往事:國內市場沒機會,從國外包抄

到1998年,無線產品的研發人員已經增加到了500人,雖然是1997年年底就發佈了GSM系統,但是真正的一個實驗局是到了1998年7月才在內蒙東勝縣開通,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到了11月中旬,才終於通過各路通信專家的鑑定會,算是拿到了能夠開始在全國銷售的出生證明和身份證,可以合法銷售了。

華為GSM商用之路

雖然到99年算是已經拿到了出生證明,2000年產品的主要規格已經基本能夠對齊西方廠家,但是客觀的講,產品的成熟度和西方廠家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並且由於無線產品佔地盤的特點,每個城市,一個運營商一般只會選擇1-2家設備商,並且就算選擇兩家設備商,也還是以地理位置劃片使用。因此西方廠家已經從94年到耕耘到2000年,全國的GSM網絡已經沒有任何成片空白的地級市,甚至連一個空白的縣都沒有。

華為的2G往事:國內市場沒機會,從國外包抄

如果華為的設備要進去,只能是將原西方廠商設備搬遷到其他區域使用,空出一塊區域使用華為的設備。因此到2000年下半年為止,華為的基站系統在全國也只有在中西部屈指可數的少數幾個本地網裡面的個別縣,真正進入人口相對多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湖南婁底。

在上述客觀的產品上市的時間差異之外,造成這樣現狀還有兩個原因。其一,西方廠商通過合資公司生產,也變成國產設備;其二,西方廠商吸取了在交換機上面保持高價教訓,從最開始競爭的時候就將價格往下打,降低國產廠商的機會。

在國內設備商98年到99年設備逐漸開始參與投標之後,西方廠商的價格開始快速下降,到99年,平均到每用戶的設備成本已經降低到4000元/用戶,隨著華為中興在各地參與到更多的投標中,國內GSM的價格進一步下降。西方廠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限制華為和中興的產品在現網使用的規模,這樣設備成熟的就慢,成本也難以降低。

有人曾經統計過,從98年到2000年的三年,西方廠商在國內的GSM售價降低了80%,可見之前的售價有多高。當然這個也不僅僅全是國內設備商的功勞,按照正常的規律,隨著採購量的增加,本身就會帶來價格的降低,只是沒有這麼快。

在國內市場拓展受阻的情況下,華為就只能將目光轉移到海外。因為國內GSM網絡建設得早,並且也不會在移動和聯通之外新增GSM運營商,而海外還有很多國家只有一家運營商,不斷有新的運營商成立,不斷有國家發放新的GSM運營商牌照,而新運營商銷售的難度遠遠小於在存量運營商銷售,雖然大多數的新運營商的實力是遠弱於已經充分發展的現網運營商。從2000年開始,華為的GSM逐漸緬甸,老撾,泰國等亞太市場以及中東非洲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為GSM產品的成熟打下良好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