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專家組通報「8·25」火災傷者病情|哈爾濱醫護工作者傾情搶救

昨天,國家衛健委醫療救治專家組通報,截至26日17時,在醫院治療的23名“8·25”北龍溫泉休閒酒店重大火災事故傷者中,已有1人出院,目前所有門急診觀察和住院患者情緒平穩,積極配合治療。

仍在接受治療的傷者中,有6人需進一步治療,其中1名高齡老人3%軀體重度燒傷並有吸入性損傷,病情比較重,但生命體徵平穩;5人(2人腰椎骨折擇期手術治療,1人輕度腰椎和踝骨損傷保守治療,2人分別6%和3%軀體輕度燒傷)病情穩定,無生命危險。其餘16名傷者門急診觀察3至7天,並每天給予高壓氧,防止腦部受損。

通報稱,8月25日,國家衛健委獲悉哈爾濱市北龍溫泉休閒酒店發生火災事故後,迅速委派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伊敏、骨科主任醫師郭琰,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主任醫師覃鳳均、田彭組成醫療救治組趕赴哈爾濱,與哈醫大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霍建民、省中毒搶救治療中心職業中毒科主任醫師宋莉,一同到醫院會診,逐一評估傷情,制訂進一步檢查和治療方案,指導救治工作到凌晨3時。

8月26日8時,專家再次到醫院逐一會診研判評估傷者病情,研討調整治療方案。黑龍江省衛生計生委和哈爾濱市衛生計生委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建緊急醫學救援指揮部和傷員救治專家組,醫院開通綠色通道,迅速搶救、積極救治。

8月25日,週末。

北龍溫泉休閒酒店發生火災,23名傷者被緊急送往市第一醫院和市第五醫院救治。

市第一醫院和市第五醫院的醫護人員接到指令,迅速從四面八方趕到醫院,各就各位。急診室內、相關科室病房,醫護人員立即投入一場與死神賽跑的爭奪戰中。

“我愛人也在本院工作,

可我已經好幾天沒看到她了”

27日,17時30分,忙碌了一天的市第一醫院骨外五科主任王昕,本可以下班回家休息了,但他不放心,親自推著患者做眼部檢查。“眼部檢查必須坐起來,可這位女患者腰椎骨折,如果坐姿不當會加重病情,我不放心。”王昕說。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通报“8·25”火灾伤者病情|哈尔滨医护工作者倾情抢救

“連軸轉”工作的骨外五科主任王昕

患者到門診四樓做眼部檢查,王昕和骨外五科醫生、護士、護工共6個人一同陪同。他們將患者慢慢扶起。“別扶得太直,你到後面靠著患者,你倆用手托住患者。”王昕指揮大家的同時,自己也抬起手扶著患者。

市第一醫院骨外五科共接治兩名患者,是一對老夫妻,兩人均是腰椎骨折,不能坐只能躺。王昕為兩位患者安排一對一陪護。為防止患者出現靜脈血栓,護士每天為患者按摩十幾次,每次將近20分鐘。

從接治傷患開始,王昕連續工作將近40個小時。除救治科內兩名患者外,王昕每天還要參加醫院的會診,從25日6時到27日18時30分,王昕參加了大小十幾次會診。“我愛人也在本院工作,可我已經好幾天沒看到她了。”王昕說。

從25日早上到27日晚上,三天裡,參加北龍溫泉休閒酒店火災傷患救治的市第一醫院醫護人員都在超負荷工作。“連軸轉”的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劉嶽鴻面對朋友們的關心,在朋友圈內留言:職責所在,義不容辭。

10天后要分娩的醫生

晝夜陪護感動患者

市第一醫院30歲的急診科醫生劉洋是一位將要分娩的媽媽,還有10天就是她的預產期,家人希望她在家裡休息待產,但當了6年急診科醫生的她知道急診科此時有多忙碌,多麼缺人手,所以依舊堅守崗位。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通报“8·25”火灾伤者病情|哈尔滨医护工作者倾情抢救

“準媽媽”醫生劉洋

8月25日清晨,她突然接到醫院的電話,得知有很多傷者陸續被送進醫院緊急救治,她立即趕到科室投入急救中,一忙就是36個小時。

她負責4名傷患的救治。檢查、協助會診、觀察病人狀態、下醫囑、寫病志……雖然夜班醫生已到位,但熟悉患者傷情的劉洋並沒有回家,一直在醫院忙碌到深夜。

次日5時30分,劉洋突然醒來,她惦記著一位65歲情緒激動的女傷患。雖然醫院安排了心理專家進行心理疏導,但劉洋還是不放心。她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馬上去病房看望這位患者。

“昨晚睡得咋樣?身體還有什麼不適?”劉洋關切地問道。

“你咋這麼早就到單位了?”這位女患者反問。當得知劉洋一直未離開醫院時,她流下感動的淚水,反覆叮囑劉洋別太勞累,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肚子裡的寶寶。

“話療”四五個小時

患者情緒漸漸穩定

市第一醫院消化一科護士呂齊,25日上午10時被緊急抽調到急診科支援。由於工作細心、有方法,到了晚上,呂齊被安排貼身護理一位60多歲的女傷患。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通报“8·25”火灾伤者病情|哈尔滨医护工作者倾情抢救

擅長“話療”的護士呂齊

“這位阿姨情緒有點激動,並且沒有家人陪伴,我就蹲在阿姨的病床前,一直陪她聊天,主要是聽她傾述。”

就這樣斷斷續續地聊了四五個小時後,這位女傷患的情緒漸漸平復下來。呂齊又帶著她洗漱,幫助她整理病床,然後這位女傷患慢慢地進入了夢鄉。

“平時,科裡也會來一些情緒激動的患者。每次遇到這樣的患者,我就與他們聊天,最主要是聽他們傾述。護士一定要有耐心,最好懂得心理學,這樣才能更好地照顧患者。”呂齊看護患者頗有心得。

人文關懷,在市第一醫院是一種職業習慣。26日下午,市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錢朝霞帶領黨辦、後勤、護理部等部門工作人員為每位患者送去內衣、外衣褲、襪子、鞋子、拉桿箱等生活用品。很多患者手捧衣物連聲道謝。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通报“8·25”火灾伤者病情|哈尔滨医护工作者倾情抢救

為燻黑老人一遍遍擦身

換了七八盆水

市第五醫院救治的患者黃某傷情較重,剛被送進醫院時,他渾身上下被燻得漆黑。醫護人員立即對他進行搶救治療。待老人病情稍微平穩,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張敏為老人從頭到腳進行清洗,清洗的水換了七八盆,直至老人渾身被清洗得乾乾淨淨。

喂水、餵飯,清理大便,護士們精心照料老人。因為老人處於傷病中,總是躁動,護士們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為老人整理一次床鋪。

正在外地參加學術活動的市第五醫院黨委書記、燒傷科專家李宗瑜26日中午緊急趕回醫院,為傷員們會診,制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通报“8·25”火灾伤者病情|哈尔滨医护工作者倾情抢救

兩天只睡了倆小時的重症醫學科主任黃麗濱

重症醫學科主任黃麗濱帶領著科裡醫生們全力投入救治,針對患者隨時出現的病情變化,及時制定下一步治療方案。從25日到26日,黃麗濱主任只睡了兩個多小時覺。醫生和護士們可以倒班休息,但她一直堅持著,因為她牽掛著患者的傷情,深知責任重大。

在北龍溫泉休閒酒店火災事故中,市第一醫院40名專家組成多個專家組,骨科、呼吸科、心內科、眼科、普外科等專家晝夜奮戰,全力救治傷患。市第五醫院調集各相關科室精銳力量組成救治專家組,20餘位醫護人員分工合作,全力保障救治工作順利進行。

記者:張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