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親兒子,在南昌做過這件事,驚動了外太空!

朱元璋的亲儿子,在南昌做过这件事,惊动了外太空!

朱權本來是明太祖朱元璋

最喜愛的兒子

卻在“靖難”之後封於南昌

於是南昌

也成為朱權萬般愁苦的封禁地

正統至上的《太古遺音》、《神奇秘譜》

彰顯他的血液中皇族的基因

約600年後

管大師用寧王親斫明代第一琴奏響《流水》

成為地球人尋覓

宇宙知音的奇思妙想

朱元璋的亲儿子,在南昌做过这件事,惊动了外太空!

遭裹挾,四年未遺《太古遺音》

擇南昌,寧王蒐集古殘本印琴論

永樂元年,也就是1403年的3月,26歲的朱權領著船隊從鄱陽湖逆贛江到達南昌,開始了寧獻王在南昌46年的生活。

半年前,朱棣登位後違背了“自擇封國”的諾言,註定朱權的餘生被封禁在南昌,因此就有了古琴界鮮為人知的《太古遺音》。

“朱權《太古遺音》其實是一部琴論。原作者是宋代田芝翁。南宋嘉定間,楊祖雲改名為《琴苑須知》,且為宮廷所藏。” 84歲的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姚品文說。

朱元璋的亲儿子,在南昌做过这件事,惊动了外太空!

遺憾的是,朱權的《太古遺音》初刻本今日已經蕩然無存,但存於國家圖書館的嘉靖金臺汪氏本《新刊太音大全集》可見端倪。這本集子綜合了朱權《太古遺音》及袁均哲《太音大全集》刻本。根據姚品文教授的查證,袁均哲是江西永修人,他的《太音大全集》比朱權的《太古遺音》晚出了10餘年,並且書中採擷了《太古遺音》內容。因為嘉靖年間的書商作祟,《新刊太音大全集》對《太古遺音》改動不少,但從中的《太古遺音序》可見,《太古遺音》初版時間為永樂十一年(1413年),是朱權到南昌的第9個年頭完成。

朱權提到了一個奇怪的地名:“塗陽”。說他的田芝翁《太古遺音》的殘本,最早“得之於塗陽”。姚品文說,“塗陽”其實是朱權始封地大寧的別稱,在今內蒙赤峰市寧城縣境。朱權不願提大寧,而用別稱,是因為心中有痛。

姚品文認為,朱棣靖難之初,曾以造訪為名在大寧挾持了朱權。朱權只得帶上家屬隨靖難軍南下。在近四年的裹挾途中,田芝翁的《太古遺音》的殘頁竟然到了南昌。永樂初,朱權在南昌發現了芝翁《太古遺音》的其它版本同樣有太多殘缺,便整理補缺,由田芝翁的三卷變成了朱權兩卷。

姚品文說:“江西琴家要振興江西操,不太被人知曉的《太古遺音》,是值得研究的。”

朱元璋的亲儿子,在南昌做过这件事,惊动了外太空!

姚品文老師翻閱古琴歷史古籍

帝更迭,朱權心灰意懶作名譜

十二年,臞仙細選六十四神曲

永樂皇帝朱棣駕崩,長子朱高熾繼位,在1425年立年號“洪熙”。遺憾的是,朱高熾僅在一年就暴斃,歷史快速進入了朱瞻基的宣德時代。洪熙時,朱權已經47歲,在南昌度過了20年

。35歲的時候編修完《太古遺音》後,這位不願駐足的皇族又完成了《神奇秘譜》。

“《太古遺音》被評價為中國首部成體系的琴論專著,《神奇秘譜》就相當於今琴界的聖經,它是中國存世的第一部琴譜集。”姚品文教授說。

朱權從千餘首傳曲中精心選出編輯的《神奇秘譜》,分三卷,共錄64首琴曲。上卷稱《太古神品》,收16首。中、下卷稱《霞外神品》,收48曲。這些傳譜是朱權“昔所受之曲”,從漢晉唐,到南宋浙派名曲均有代表。這兩卷命名為“霞外”,是因為宋代浙派有一部規模巨大的《紫霞洞琴譜》,元代編有《霞外琴譜》,表示直接淵源於宋、元浙派。

《罪惟錄·寧獻王權傳》說,當年朱權往南昌時曾對朱棣說∶“謝四兄,弟往覓許旌陽矣”,足以證明朱權來南昌之前,是做足了功課,並大線條地規劃了人生。

南昌至漢晉以來,就是道教聖地。朱權將寧王府安置在南昌鐵柱宮邊上,又在西山搭建精廬,修煉內丹,研究外丹,拜道教第43代天師張宇初為師,研習道典,成為道教信徒。朱權不僅有臞仙、涵虛子、丹丘先生、南極遐齡老人等道骨仙風的名號,而且將一些道教琴曲編入《神奇秘譜》。

姚品文說:“《神奇秘譜》指法繁難,與宋代江西譜的特點非常相近。所以,江西琴家研究它與江西譜之間的關係,是不應該繞過的。

朱元璋的亲儿子,在南昌做过这件事,惊动了外太空!

養生性,西山之頂造天寶洞

費心思,寧王府設置印書館

史家記載,朱權“構精廬一區”,僧道修煉之所稱“精舍”,此處所稱“精廬” 即用於隱居學道的房舍。

那麼朱權的精廬修在哪裡?

《神隱志下卷序》謂:“今西山之顛,有廬存焉”。姚品文教授認為,據《盱眙朱氏八支宗譜》所繪圖,精舍在西山夢山遐齡峰頂。朱權在《壺天神隱記》稱“洞天深處”,也就是天寶洞。朱權七世孫朱鬱儀著有《天寶藏書》。

西山遐齡峰之東即緱嶺。朱權打破道教門派之別,1403年開始在此建造明成祖朱棣賜額的南極長生宮,供奉王重陽真人聖像。如今,南極長生宮已無跡可尋,只有對面朱權的一座空墓封住了一段歷史,鎖住了一段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朱權到達南昌後的永樂四五年間,還寫一本重要的戲曲論著《太和正音譜》。在這部譜中,朱權說直驅南昌的船隊中,有“知音善歌者三十六人”。那麼,朱權登入南昌城後,先出《太和正音譜》,再出《太古遺音》、《神奇秘譜》的王府是一番怎樣景象呢?

朱元璋的亲儿子,在南昌做过这件事,惊动了外太空!

姚品文說:“朱權的寧王府,就是城內布政使司署,宋代的隆興府、元行中書省故址。直到110餘年後,朱權五世孫朱宸濠造反失敗後,被沒收入官成為政府衙門,入清後成為巡撫都察院署。”

據康熙《江西通志》記載,我們可以斷定朱權在布政使司署的基礎上改建了寧王府,位置在今南昌市子固路東、勝利路西、楊家廠南、後牆街(或中山路)北。

朱權的王府不太豪華,普通磚瓦而已。但朱權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在寧王府裡設置了一家王府刻書館,名叫“文英館”。姚品文教授認為,除了《太古遺音》、《神奇秘譜》外,朱權在南昌46年時間完成的書作,基本上是在文英館初刻刊印。

入天地,斫古琴“飛瀑連珠”

上太空,管大師鼓琴《流水》

朱權似乎看透了朝中皇家權力的遊戲。他在南昌的神隱生活中,開始以江西人自居。於是在《西江詩法》裡,朱權豪言“吾西江人”。

雲蒸霧繞的南昌西山之巔,是朱權視為出入天表最近的一個地點。他在《太音大全序》中說:誰說大道在天而遠離人間,只是你們不知道離人很近啊。人生於天地間,得乾坤陰陽的精氣,可以奪造化、摶陰陽,所以聖人制琴來養性。

朱元璋的亲儿子,在南昌做过这件事,惊动了外太空!

朱權認為音樂可以純潔心靈,直接與太虛相通。終於,朱權親自選材斫出明代第一琴“飛瀑連珠”。這張歷史上有所記載的曠世寶琴,署上了他“雲庵道人”名號。

琴音可以直衝四方八維,撞破天界。約600年後的1977年,美國向太空發射了尋找外星人的太空船。

這艘太空船上,選用了中國古琴曲《流水》製成的金唱片。演奏用琴,就是朱權親斫的“飛瀑連珠”古琴。

高水流水覓知音。那麼,是誰用朱權的“飛瀑連珠”彈奏的《流水》,用來在太空尋找地球人的知音呢?

姚品文教授說,1977年8月22日,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被錄入美國“旅行者1號”太空飛船攜帶的那張鍍金唱片上。

朱元璋的亲儿子,在南昌做过这件事,惊动了外太空!
朱元璋的亲儿子,在南昌做过这件事,惊动了外太空!

江南君說

如今

《流水》是否還響徹太空

已經成謎

但願,將來江西琴派

能否崛起不會成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