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邵革軍解讀兩個重要《決定》

關於《中共遂寧市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決策部署奮力推動富民強市再上新臺階的決定》和《中共遂寧市委關於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的決定》的說明

邵革軍

(2018年8月27日)

受市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遂寧市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決策部署奮力推動富民強市再上新臺階的決定》和《中共遂寧市委關於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的決定》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一、兩個《決定》稿起草的主要考慮和形成過程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遂寧發展也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需要與時俱進對遂寧發展作出新的戰略謀劃和部署。為此,這次市委全會擬作出兩個《決定》:一個是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決策部署,奮力推動富民強市再上新臺階的決定;一個是關於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的決定。

作出這樣的安排,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考慮: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為我們做好一切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須深學篤行、知行合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問題,為我們走好新時代長征路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是為四川改革發展量身定做的“定盤星”。我們要在深入學習貫徹的基礎上,進一步全面系統梳理,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主動自覺將其貫穿到遂寧工作各方面和全過程。二是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對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作出了新的戰略謀劃,必須精準對標、貫徹落實。特別是提出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將遂寧納入環成都經濟圈,並賦予“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的定位;省委書記彭清華來遂調研時,對我們作出要融入全省大局、堅持產業興市、推動鄉村振興、抓好班子帶好隊伍等重要指示,為遂寧發展指明瞭方向。我們要對標省委部署,系統謀劃好遂寧發展的奮鬥目標、總體思路和工作舉措,確保省委決策部署在遂寧落地見效。三是遂寧發展的歷史方位發生了深刻變化,必須審時度勢、應勢而為。建市30多年來,經過全市人民的接續奮鬥,遂寧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特別是近10年保持了年均12.7%的速度。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過去的高速增長,主要是由於當時的發展階段以及由此所決定的後發優勢,包括勞動力、土地、資源等生產要素成本低,市場需求空間大,資源環境承載力強等,當前這些優勢大幅減弱,傳統發展模式已經走到盡頭,高速增長已缺乏相應支撐;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已經擺脫了物資短缺狀態,人民群眾的需要也不僅是對物質文化的需要,還包括對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諧的社會氛圍等多方面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定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加快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必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握好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我們要對照這些要求,對推動高質量發展進行科學謀劃,加快遂寧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綠色發展步伐。

基於以上考慮,我們在起草過程中注重把握四個原則:一是堅定政治方向。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對標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和清華書記來遂調研重要指示,逐一研究貫徹落實意見,確保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在遂寧落地生根。二是注重傳承創新。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重整行裝再出發,既傳承市第七次黨代會、市委七屆五次全會確立的發展願景、作出的戰略謀劃、部署的重點任務;又結合新的形勢任務,對事關全市未來發展的思路舉措進行豐富完善。三是著眼指導實踐。堅持問題導向、發展導向、目標導向,緊扣事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力求可量化、可操作、可檢驗,提出務實管用的政策舉措。四是突出開門開放。充分運用全市“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成果,認真吸納課題調研報告,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建議,最大程度凝聚全市上下智慧與共識。

為做好兩個《決定》的起草工作,今年6月下旬,市委成立了全會文件起草組,在市委常委會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起草過程中,市委多次聽取起草工作彙報,多次專題研究文稿起草有關問題。初稿形成後,分別徵求了市委委員、候補委員,市紀委委員,市級黨員領導幹部,縣(區)黨委、市直部門(單位)黨組(黨委),市老領導、市第七次黨代會代表等方面意見;專門召開各民主黨派市委(支部)、市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座談會,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座談會,廣泛聽取對《決定》稿的意見。徵求意見過程中,各方面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共歸納為310餘條,起草組認真研究和斟酌,採納吸收230餘條。8月23日,市委常委會對兩個《決定》稿進行了討論,同意提交這次全會審議。

二、兩個《決定》稿的總體框架和主要內容

兩個《決定》稿一個是管總的指導性文件,一個是聚焦高質量發展的專項文件,定位上合理分工,內容上各有側重。

《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決策部署,奮力推動富民強市再上新臺階的決定》,分3個板塊、11個部分。第一板塊即第一部分,強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決策部署和清華書記來遂調研重要指示,切實擔負起省委賦予遂寧的重大歷史任務。第二板塊即第二至第十部分,其中第二至第五部分分別部署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一條主線,扭住“雙聯雙拓”兩個依託推動“全域開放”,實施“三大倍增”計劃,構建“一核三片、四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第六至第十部分分別部署了改革創新、鄉村振興、民生改善、民主法治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等五大抓手,形成“一二三四五”遂寧發展總體戰略。第三板塊即第十一部分,強調加強組織領導,壓緊壓實責任,推動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決策部署和清華書記來遂調研重要指示落地落實。

《關於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的決定》,分3個板塊、9個部分。第一板塊即第一部分,是總論,強調全面貫徹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決策部署,把握遂寧高質量發展新要求。第二板塊即第二至第八部分,平行展開,分別對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形成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打造遂寧特色現代產業新體系、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新活力、建設幸福美麗新農村、展現綠色生態新形象、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需要等7個方面,針對性提出推動遂寧高質量發展的務實舉措。第三板塊即第九部分,從工作保障層面,強調狠抓工作落實,提升推動遂寧高質量發展新能力。整個寫法上採取條目式,突出重點,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主要體現了務實性、操作性。

三、需要說明的幾個重點問題

兩個《決定》稿提出了一系列事關今後一個時期全市發展的重大思路、重大部署、重大舉措。下面,就涉及全局的幾個重大問題作簡要說明。

第一,關於堅定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統領遂寧各項工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深刻回答了新的時代條件下“中國之問”“時代之問”“人民之問”“執政之問”,是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綱領、旗幟和靈魂,為解決當代中國前途命運問題提供了科學指引。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來源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宏大理論體系,根植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四川的生動實踐,聚焦於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時代課題,為治蜀興川標註了時代方位、提出了總體要求、作出了戰略謀劃、指明瞭方向路徑、描繪了美好藍圖,是我們做好工作的根本遵循。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科學謀劃四川各項事業發展,吹響了邁步新時代、踐行新思想、展現新作為的時代號角。省委清華書記緊扣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多次組織召開會議、多次深入基層調研,特別是7月16日深入我市調研指導,作出了重要指示。清華書記的重要講話和指示,內容十分豐富,指明瞭我們富民強市的發展定位、第一要務、民生目標、生態使命和政治保證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動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和清華書記對遂寧重要指示落地生根,是對全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幹部政治站位、政治能力、政治擔當的直接檢驗。我們必須參悟透、領會好,全面吃透“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的豐富內涵,深刻領會“十個指明”的根本要求,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必須把握準、運用好,把握精髓要義,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在實現總書記為四川作出的總體擘畫中,譜寫遂寧發展的絢麗篇章;必須盯住抓、落實好,立足本地本部門實際,科學確定目標任務、思路舉措,推動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實處,推動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和清華書記對遂寧重要指示見到實效。

第二,關於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的發展定位。區域發展定位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事關全局、影響長遠。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立足遂寧區位優勢、結合我市發展特色,明確要求遂寧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為遂寧發展標註了歷史方位,是我們今後一個時期做好各項工作的邏輯起點。

“成渝發展主軸”是遂寧所處的獨特區位。成渝經濟區是西部人口最為稠密、產業最為集中、城鎮密度最高的區域,正加速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第四極”。但由於過去長時間成渝兩個核心城市極化效應、虹吸效應較強,加之重慶的發展方位是向東,成都的發展重心是向南,成渝經濟區中部缺少中心城市的過渡和支撐,致使中間地帶形成塌陷,嚴重製約區域協同發展。在這一輪新發展中,成都提出東進,川渝兩地簽署了《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行動計劃》和12個專項合作協議,遂寧地處成渝中部,自然條件、發展基礎、經濟地理等優勢比較突出,完全有條件擔負起破解成渝經濟區中部塌陷的重任。一方面,成渝兩個核心城市的輻射效應在不斷擴大。國內外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是,在城鎮化率達到50%以後,區域經濟的空間形態往往會由“虹吸集聚”逐步向“輻射擴散”轉變。這個轉變過程,對遂寧這樣區位優勢獨特、自然風光秀麗、投資環境優良、創新創業氛圍濃厚的城市來說,是我們優化本地區產業經濟地理、重塑經濟版圖的重要契機。另一方面,便捷的交通讓遂寧與成渝兩地聯繫更加緊密。隨著成遂南達高鐵、綿遂內城際鐵路等重大交通項目的推進,遂寧的成渝經濟區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將得到進一步鞏固,交通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凸顯。當然,作為高鐵節點城市,受成渝兩地強大的集聚能力和服務功能的影響,也可能導致資源要素流失、服務市場萎縮等。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深入研究如何既最大限度利用交通優勢深度融入成渝,又與成渝兩地形成互補優勢,帶來更多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發展要素。基於此,《決定》稿立足遂寧處於成渝發展主軸這一區位,緊扣經濟發展大趨勢,提出建設成渝經濟區區域性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區最具活力城市,就是要當好成渝經濟區重要“支點”,更好地支撐成渝經濟區中部“脊樑”。

“綠色”是遂寧鮮明的發展特色。我市從2007年提出“環境立市、綠色崛起”發展戰略以來,經過10餘年的不懈探索,綠色已成為遂寧發展的鮮明底色。進入新時代,綠色發展已上升為我們黨提出的新發展理念重要內容,面對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的現實需要和人民群眾對美麗遂寧的殷切期盼,持續推進綠色發展仍然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基於這些考量,《決定》稿提出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發展主線,就是要始終保持綠色發展戰略定力,不斷推動發展方式的綠色化轉型,切實把生態優勢、環境優勢轉化成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讓遂寧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與經濟相融雙贏的發展典範。

“經濟強市”是遂寧緊迫的目標任務。當前,遂寧經濟總量、發展質量有了很大提升,但與經濟強市的標準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清華書記曾指出,經濟大省看總量,經濟強省看均量,這也同樣適用經濟強市的衡量。對照這些標準,遂寧既不大也不強,2017年全市經濟總量僅佔全省的3.1%、排全省第15位,人均僅為全省的78%、居第14位。為此,堅持高質量發展,不斷做大總量、提高均量是建設經濟強市的當務之急。《決定》稿提出實施產業倍增、企業倍增、收入倍增“三大倍增”計劃,就是要通過產業的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推動產業壯大、財政增收、群眾致富,不斷增強區域經濟綜合實力。

第三,關於構建“一核三片、四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區域協調發展旨在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建市以來,歷屆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堅持把協調發展理念貫穿工作始終,深入實施“統籌城鄉、‘三化’聯動”“區域聯動”等發展戰略,對推動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要看到,遂寧仍然是欠發達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很突出,不充分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小、人均低;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射洪縣、船山區(含經開區、河東新區)經濟總量超過300億元,但其他3個縣(區)僅在150億元左右,城鄉之間發展也不平衡。這種狀況,是過去長期發展中形成的,同建市時的產業基礎有關;同建市以來船山與安居、蓬溪與大英行政區劃調整,帶來的發展格局重構有關。我們要歷史地看待、客觀地把握,從新時代發展的大背景、區域協調的大格局中分析原因、實現突破。

在這次“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各級各部門對市情實際、發展形勢都進行了廣泛討論、深入研究,形成了很多很好的意見建議,達成了一些基本共識。大家普遍感到,當下區域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多地表現為核心城市之間的競爭。從省級層面看,全國各省省會城市、自治區首府的發展基本都保持本省、自治區領先地位,引領全省發展;從市級層面看,各市競相發展,也主要靠中心城區的支撐帶動。對於遂寧而言,我們要改變發展滯後的面貌,要奮起直追,就必須加快打造一個資源、資金、人才、物流等方面優勢明顯的區域發展極核,在全省、成渝經濟區乃至全國範圍內吸納優質資源要素,輻射帶動全市經濟發展。大家一致認為,各縣(區)、園區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都立足自身區位特點、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基本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定位和發展路徑,但面對你追我趕的大背景,在產業發展、招商引資中也存在同質化的傾向,必須發揮比較優勢,在錯位發展中實現協調發展。

基於這些原因,《決定》稿立足現實發展需要,在傳承歷屆市委、市政府推動協調發展戰略部署的基礎上,創新提出構建“一核三片、四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一核”就是通過一體化打造船山、安居兩區和遂寧經開區、市河東新區兩個市直園區,加快建設中心城區經濟發展極核,不斷放大輻射帶動效應。“三片”就是加快打造射洪、蓬溪、大英等三大經濟片區。作為全市經濟發展極核,中心城區要立足遂寧,放眼全省全國,進一步做大做強經濟實力,高水平打造引領全市發展的“綠色經濟極核”,不斷增強各類資源的集聚集成能力和對全市各片區的輻射帶動能力。要支持船山區發展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都市農業等產業,提升中國西部現代物流港產城融合發展水平,建設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全國現代物流示範區。支持安居區發展鋰電新材料、天然氣化工、汽摩裝備製造、通用航空等產業,建設全省特色工業示範區和清潔能源示範基地。支持遂寧經開區發展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飲料、生物醫藥等產業,建設全省現代產業發展示範區和全國百強經濟技術開發區。支持河東新區用好用足良好自然生態本底,科學有序推進城市開發,提速發展文化旅遊、科創教育、動漫軟件、健康養老、數字經濟等產業,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打造綠色宜居幸福城市典範。射洪片區是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的工業基地,以沱牌捨得為代表的食品飲料、以天齊鋰業為龍頭的鋰電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發展基礎堅實、增長潛力巨大,人口、產業、財力等比較優勢明顯,是我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第二經濟增長極。要大力發展鋰電新材料、新能源、生態釀酒、循環化工等產業,進一步做大經濟規模,建設全省工業強縣和縣域經濟排頭兵。蓬溪片區是全省重要的農產品主產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近年來工業也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要大力發展智能家居、綠色食品精深加工等產業,建設全省新型工業化產業基地和鄉村振興示範縣。大英片區具有良好的旅遊基礎條件,特別是近年來“無中生有”建設的大英死海遠近聞名。要進一步用好這些旅遊資源,提升優化旅遊產業佈局;同時要用好區位優勢,立足產業基礎,加快形成能源化工、化學新材料、汽車零配件及裝備製造三大產業集群,建設成遂協同發展先行區和全國知名旅遊度假目的地。

需要指出的是,中心城區經濟發展極核和三大經濟片區並不是獨立的個體,“四區”必須協同聯動、競相發展。要樹牢“一盤棋”思想,在區域規劃對接、改革聯動、創新協同、設施互通、服務共享、市場開放等方面加強統籌協調,有效避免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杜絕同質化惡性競爭,著力打造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同頻共振的區域發展共同體,不斷優化遂寧經濟版圖。

第四,關於形成“雙聯雙拓、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遂寧地處四川盆地中部,是典型的“不靠海、不沿邊”內陸城市,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吸引資源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動力。歷屆市委、市政府都把對外開放擺在突出位置,大力實施“中通戰略”“突圍戰略”“樞紐提升”等戰略部署,在建設交通樞紐、搭建開放平臺、深化招商引資等方面下深水、出實招,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主要表現在對外開放的區位優勢未能凸顯,綜合運輸樞紐能力尚待提升;開放平臺功能亟待優化,開放軟環境仍需改善;一些部門和領導幹部開放、服務和創新意識不強,等等。我們要儘快補齊這些短板,在新一輪開放合作中贏得主動。

對此,《決定》稿在充分對接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的開放部署基礎上,提出加快形成“雙聯雙拓、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雙聯”就是要聯動成渝。遂寧與成渝呈等距三角,是成渝合作的重要區域連接點,在參與成渝之間的對話交流、產業互補互促等方面具有先天區位優勢。省委賦予遂寧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的定位,客觀要求遂寧在聯動成渝上發揮重要樞紐作用。同時,省委還提出“支持成都向東發展,帶動資陽、遂寧、內江等周邊城市崛起”“拓展川渝合作示範區範圍,建設成渝中部產業集聚示範區”等要求,為遂寧更好地聯動成渝指明瞭方向。我們要找準比較優勢,依託與成渝兩地已經形成的便捷交通運輸體系,積極承接成渝兩個區域發展極核的輻射帶動、產業轉移和非省會城市功能疏解,強化與成渝的產業協作配套,把“撕裂效應”轉化為“截留效應”,把“快道優勢”轉化為“選擇優勢”,發揮“開關”作用,努力實現“中間突圍”。當然,與成渝的聯動,不可能搭起“天橋”跨過環成都經濟圈和周邊城市,這就離不開與環成都經濟圈各市協同發展,離不開與川東北經濟區、川南經濟區合作發展。“雙拓”就是向東、向南拓展。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突出南向、提升東向、深化西向、擴大北向”的戰略方針,同時強調這也不可能平均用力,在現階段,要把南向和東向開放合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們要在堅持“四向拓展”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向東、向南拓展。“向東拓展”就是要在瞄準東部的先進生產力上下功夫。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發展,充分對接長三角、京津冀地區,主動吸納先進產業、創新要素、優秀人才等關鍵性資源。“向南拓展”就是要面向貴州、雲南、廣西拓展南向出海通道,強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合作,拓寬我市開放型經濟發展空間。大家要充分認識這一佈局的現實考量,破除“盆地思維”,樹立寬廣視野,不斷強化工作統籌、優化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水平,推動“雙聯雙拓、全域開放”重要部署落到實處。

要把開放大通道作為重要支撐。重點抓好成遂南達高鐵、遂渝高鐵、綿遂內城際鐵路建設,打通向東連通長三角、珠三角,向南融入長江經濟帶、連接北部灣的大通道;建成遂德、南遂潼高速公路,完成成南高速擴容建設,加快推進遂渝高速擴容、三大樂高速公路和遂寧至天府國際機場快速通道建設,促進與成渝城市群互聯互通;加快提升西部鐵路物流園貨運專線運力,加速接軌“蓉歐”“渝新歐”班列,將“遂寧造”和“遂寧鮮”產品運往世界各地;加速推進安居機場建設,積極爭取早日升級為民用運輸機場,實現航空資源利用最大化;全面推進涪江復航,打通涪江與嘉陵江、長江主航道的貨運航道。

要把平臺載體作為關鍵基礎。要建設園區平臺,加快推進東盟產業園、歐美產業園、臺商工業園、西部國際技術合作產業園等園區建設,做大做強中國西部現代物流港,依託園區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要優化提升口岸平臺,申建保稅物流中心(B型),強化與自貿試驗區的全面對接,推進區域“通關一體化”。要搭建完善展會平臺,務實辦好綠色經濟遂寧會議、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大會,充分發揮中國物流論壇永久性會址作用,舉辦國際性物流論壇會議,為遂寧發展積聚更多資源、拓展更廣市場。

要把招商引資作為重中之重。招商引資是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集聚資源要素的重要途徑,今天的招商項目就是明天的增長點。遂寧發展缺大項目、好項目的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產業項目投資嚴重不足,必須下更大力氣推動這項工作。要解放思想,算大賬、綜合賬、長遠賬,對大項目、好項目,在政策框架下要捨得給優惠,“一企一策”研究。要突出重點,瞄準世界、中國、民營500強等,努力招優引強。

第五,關於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這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清華書記在遂寧調研時指示我們,要堅持產業興市,大力推動產業發展。通過這些年的努力,遂寧主導產業不斷壯大,產業層次不斷提高,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經濟發展質效逐步提升。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一產仍然不優,傳統農業占主導地位,農產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現象突出;二產仍然不強,產業集聚度不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較弱,核心競爭力不強;三產仍然不大,第三產業佔比低於全省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我們必須搶抓新一輪產業革命機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夯實遂寧高質量發展的根基。為此,《決定》稿對接省委確立的“5+1”產業體系,根據遂寧產業基礎,提出了重點發展電子信息、鋰電及新材料、機械與裝備製造、油氣鹽化工、食品飲料五大優勢產業,文化旅遊、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以及數字經濟,加快構建“5+2+1”現代產業體系。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集聚集群是重要“加速器”。產業集聚集群,是推動地方經濟轉型發展的強大引擎。目前來看,我市五大優勢產業和文化旅遊、現代物流等已經具備一定基礎,發展勢頭也非常不錯。下一步,要通過強鏈、延鏈、補鏈,完善產業配套,壯大產業規模,打造一批規模體量大、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集群,加快建設“中國鋰都”、西部重要的高端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機械與裝備製造基地、油氣鹽化工產業基地和成渝經濟區綠色食品供應基地。要發展壯大文化旅遊業,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開發一批文化旅遊精品,建設一批重點文化旅遊項目,不斷提升遂寧旅遊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快建成國際知名特色康養和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實施物流節點、物流通道、電商物流等九大工程,建成國家級綜合物流樞紐城市。要以數字經濟為依託,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網絡購物、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科技創新是核心“驅動力”。當前,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改變產業發展模式,催生新的產業形態,塑造現代產業體系。我們要用科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特別是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發展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真正讓科技創新成為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戰略支撐。同時,人才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要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大力引進留住用好企業家、科技研發、企業管理、工匠能人等各類人才。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現代金融是重要“支撐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離不開現代金融與實體經濟的協同發展,離不開金融給實體經濟注入血液。當前,我市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要堅持問題導向,加強政府引導,用好用活產業發展基金,鼓勵企業直接融資,支持地方金融機構做大做強,規範發展互聯網金融等業態,加快發展普惠金融,推動更多金融“活水”配置到“5+2+1”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民營經濟是絕對“主力軍”。民營經濟越發達的地方,經濟越有活力,政府財政收入越高,經濟發展越有後勁。各級各部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契機,在市場準入、政府採購、信貸獲得、稅收徵管等方面對民營經濟實現更優待遇,破除“彈簧門”“玻璃門”等各種顯性隱性歧視和限制。同時,要結合機構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大力推進“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更好激發民營企業家的創業熱情、投資熱情、經營熱情。

第六,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振興,不僅是擦亮遂寧農業大市金字招牌的重大機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路徑。清華書記在遂寧調研時,對我市的農業園區建設、農村產業發展、農村環境治理等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決定》稿聚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對統籌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作出了安排部署,就是要加快我市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我們要統籌推動“五個振興”,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域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支持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提升“遂寧鮮”區域公用品牌市場佔有率,為鄉村振興奠定物質基礎。產業發展中,要大力實施村級集體經濟攻堅行動,走出一條具有遂寧特色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之路;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要引導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要提振農民精氣神、孕育農村好風尚,築牢文化根脈和文明根基。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化村民自治實踐,不斷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特別是要在總體謀劃、全面推進基礎上,抓好一些“吹糠見米”的重點工程,大力推進“美麗四川·宜居鄉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和汙水處理、“廁所革命”等重點工作,儘快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第七,關於脫貧攻堅和民生改善。這兩項工作事關民生福祉、事關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是黨委和政府最重要的工作。我們要時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努力讓發展實績更有“溫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脫貧攻堅戰是黨中央部署的“三大攻堅戰”中,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具決定性意義的攻堅戰。6月中旬,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對今後幾年完成脫貧目標作了全面部署。目前,全市還有167個貧困村需要退出、4.9萬貧困人口需要脫貧,這些大多屬於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另外,我們防止返貧的壓力也不小。因此,《決定》稿緊扣《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要求,對脫貧目標、脫貧質量以及鞏固提升等各方面都作出部署,就是為了更好統籌繼續攻堅與防止返貧。我們要堅持聚焦再聚焦、精準再精準,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高質量做好住房保障、產業發展、就業培訓、教育支持、醫療救助、生態扶貧、社會幫扶、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夯實穩定脫貧基礎,有效防止返貧,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村、不落一人。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追求。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面對民生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始終堅持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難也要解決好。《決定》稿緊扣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對醫療、教育、就業、社保等進行了全面安排,特別是注重落細落小,對新增公辦學校、基層衛生院(室)建設、新建城市綠道、人均體育場地等工作都提出了定量的要求,就是要真正讓經濟發展更有溫度、群眾生活更有質感。我們要始終把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進一步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

第八,關於推動文化繁榮興盛。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遂寧具有1600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紅色文化、書法文化、詩酒文化、井鹽文化資源豐富,宋瓷、雜技、曲藝文化品牌凸顯。《決定》稿提出要推動文化繁榮興盛,並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作了部署,就是要依託豐富的文化資源和良好的文化基礎,著力提升遂寧文化軟實力,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與文化高標準建設相輔相成、相融共生。

在8月21日至22日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興文化,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我們要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方向,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加強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大力推動文化繁榮發展,使全市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密結合在一起,為推動富民強市再上新臺階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力量。要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培養一批德藝雙馨的文藝人才隊伍,推出一批文藝精品力作,更好的滿足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的需要。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優化產業佈局,大力推進網絡強市、數字遂寧、智慧遂寧建設,不斷壯大創意文化產業,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打造一批特色文化產業園區和文化產品。

第九,關於生態環境保護和汙染防治。遂寧地處丘陵,涪江穿城而過,生態很好、環境很美、城市很漂亮,要用好山水資源,加強環境保護,夯實生態本底。《決定》稿提出深入推進汙染防治工作、健全生態系統保護體制機制、構建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等,符合中央、省委精神,也符合遂寧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的定位。我們要積極順應時代要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確保全市人民在分享發展紅利的同時,也能夠更加充分地享受生態福利。

當前,生態環境保護既處在負重前行的關鍵期,也處在大有可為的機遇期,必須進一步提振信心、狠下決心,堅定抓好這一戰略工程。要將打好汙染防治“八大戰役”和抓好中省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結合起來,細化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獎懲制,一個問題一張答卷,一場戰役一個方案,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加以推進。需要強調的是,加強環境保護不是限制發展,而是追求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綠色發展。《決定》稿提出的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這是發展理念和實踐的一場深刻變革,對於我們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意義重大。各級各部門要堅持綠色發展不動搖,著力推動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加快發展以資源承載力和生態環境容量為基礎的綠色經濟。要積極引導群眾認同與踐行綠色價值觀,推動綠色生活、綠色消費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第十,關於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謀遠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事關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是一場輸不起的戰役。清華書記深刻指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必須確保萬無一失的“底板”,否則什麼事都幹不成,甚至影響全國大局。和全國、全省一樣,全市社會大局長期保持和諧穩定,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但隨著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利益格局調整持續變化,社會穩定、民間投融資、政府債務等領域重大風險問題較為集中,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我們必須積極作為,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保障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必須瞄準靶子、精準發力,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決定》稿堅持問題導向,明確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行動方向和具體舉措。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加強重大問題風險評估,大力推進風險點位治理,防止風險由點及面升級演變,釀成重大風險問題。要強化責任擔當,做最充分的準備,爭取最好的結果,把職責範圍內的風險防控好,不能把責任都推給上面,也不能留給後面,更不能在工作中不負責任地製造風險,對失職瀆職者嚴肅追責問責,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落實。要完善長效機制,立足前端預防、中端調處、末端處置等環節,健全風險評估、化解和處置機制,實現常態監管、標本兼治,確保不發生重大風險,堅決守住社會穩定、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三條底線。

第十一,關於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和高質量發展環境。政治生態是一個地方政治生活現狀以及政治發展環境的集中反映,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體現。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政治生態”,清華書記也多次強調“四川是天府之國,但不是世外桃源,也絕非‘淨土’”“真正修復淨化政治生態絕非一日之功,解決深層次問題需要持續用力”。近年來,遂寧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從嚴管黨治黨,良好政治生態不斷鞏固發展。但客觀地講,我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全面從嚴治黨依然面臨不少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決定》稿從政治建設、幹部隊伍建設、懲治腐敗等方面對全面從嚴治黨作出部署,各級各部門必須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紮實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堅定不移把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推進。

全面從嚴治黨,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自覺樹牢“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持續抓好作風建設,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市十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高度重視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變種新表現,堅決防止“四風”反彈回潮。要鮮明“崇尚實幹、注重實績、埋頭苦幹、敢於擔當、群眾公認”用人導向,堅持“組織意圖、個人意願、群眾意見”相結合,更加註重在工作一線、在急難險重時刻識別、選拔和任用幹部。要注重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並重,研究制定“充分激勵全市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十條措施”“遂寧市領導幹部容錯糾錯實施辦法”,全面落實“三個區分開來”重要要求,切實為埋頭苦幹、敢於擔當的幹部撐腰鼓勁,引導廣大幹部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富民強市事業上來。要強力正風反腐,紮實開展建築和房地產領域亂象整治,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深入整治“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常態化開展“陽光問廉”,抓好中央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落實。

全面從嚴治黨,推動良好政治生態的不斷鞏固發展,自然就會弊絕風清、心齊氣順,營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與此同時,穩定公平透明的法治環境也是良好發展環境的重要內容。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堅持以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我們要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市,做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要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我們要優化政務服務水平,依法保證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為各類企業家營造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安心經營的良好環境。

討論修改和審議通過兩個《決定》稿,是這次全會的主要任務。大家要以對遂寧發展高度負責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認真思考、充分討論,發揚民主、暢所欲言,積極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使《決定》更加完善,指導全市上下一張藍圖繪到底、重整行裝再出發,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奮力推動富民強市再上新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