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金哨」伊爾馬托夫對於手球的判罰爲何和國內裁判不一樣呢

第20輪中超聯賽,中國足協裁判部請來了真正的大牌外籍裁判。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亞洲金哨伊爾馬托夫攜兩位助理裁判員執法了本輪長春亞泰VS河北華夏幸福的比賽。

伊爾馬托夫,1977年出生,多次執法FIFA和AFC的大型賽事,參加了2010年、2014年、2018年三界世界盃賽,也是目前全世界執法世界盃場次最多的裁判員(11場)。多次榮獲亞洲金哨稱號。

“亞洲金哨”伊爾馬托夫對於手球的判罰為何和國內裁判不一樣呢

對於伊爾馬托夫來說,其執法能力和水平毋庸置疑。但其執法本場的中超聯賽,卻引發了爭議。爭議的關鍵就是本場比賽補時階段出現的疑似手球犯規。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個手球的判罰。

全場比賽進行到94’+時,華夏幸福隊前場右路傳中,長春亞泰隊33號隊員,跳起封堵來球。通過轉播畫面,我們可以看到球是打到了長春亞泰隊33號跳起的右腿上,然後又打到33號抬起的右手臂上。裁判員沒有鳴哨進行判罰。

“亞洲金哨”伊爾馬托夫對於手球的判罰為何和國內裁判不一樣呢

“亞洲金哨”伊爾馬托夫對於手球的判罰為何和國內裁判不一樣呢

隨後在球成死球后,我們可以看到伊爾馬托夫通過耳麥和VAR進行溝通,溝通之後,伊爾馬托夫沒有選擇觀看視頻,而是維持原判,比賽繼續。

“亞洲金哨”伊爾馬托夫對於手球的判罰為何和國內裁判不一樣呢

“亞洲金哨”伊爾馬托夫對於手球的判罰為何和國內裁判不一樣呢

從轉播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當球成死球時,裁判員和VAR是有溝通的,而且在溝通中我們可以看到,伊爾馬托夫頻繁點頭,說明VAR提供手球的內容,伊爾馬托夫是看到的。對於這個球,我們從轉播所提供的畫面,很難判斷這個手球發生在罰球區內還是罰球區外。我們暫且不考量此球罰球區內外的問題,單純的去看看這個手球是否構成手球犯規。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手球的過程。進攻隊員傳中,防守隊員封堵,先觸碰到了防守隊員的右腿,然後球彈起,之後又碰到了防守隊員伸開的右手臂。首先,我們可以明確一點,防守隊員此時手的位置已伸的很高,按手臂是否屬於正常位置來說,顯然已不是正常的位置。按照常規方式考慮,此球由於手臂的擴張、非正常位置的情況下,已構成故意手球犯規,裁判員應當判罰防守方的故意手球犯規。但奇怪的是,為何高水平的伊爾馬托夫沒有判罰這個手球犯規呢?我們先不針對這個判罰做出評價和結論。再來看看兩個發生在世界盃賽中的,類似的手球做下對比。

1、 葡萄牙VS摩洛哥的比賽中,摩洛哥前場罰角球,角球罰到罰球區內,葡萄牙隊3號佩佩膝蓋停球,然後球觸碰到其左手臂,當值裁判員沒有進行手球判罰。

“亞洲金哨”伊爾馬托夫對於手球的判罰為何和國內裁判不一樣呢

2、 尼日利亞VS阿根廷,尼日利亞傳中,罰球區內阿根廷隊16號跳起頭球,然後球觸碰到其左手臂。當值裁判員沒有判罰手球犯規。而且此球視頻裁判介入後,裁判員場邊回看後,仍然沒有判罰故意手球犯規。

“亞洲金哨”伊爾馬托夫對於手球的判罰為何和國內裁判不一樣呢

“亞洲金哨”伊爾馬托夫對於手球的判罰為何和國內裁判不一樣呢

通過以上這兩粒發生在世界盃賽場上的手球判罰,結合今天所討論的這粒手球判罰,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幾個共同點:1、裁判員均沒有對此類手球進行判罰;2、這三個球,全部都是,先觸及到防守隊員的身體之後,再觸及到擴張的手臂,而不是直接打到手臂上。通俗的講,就是球經過防守隊員身體折射之後,再觸及的手臂。

通過以上分析的相同點,我們可以總結出,在世界盃賽場上,類似的“折射”之後的手球犯規,都是不判罰的。由於伊爾馬託發也是剛剛參加完世界盃賽的執法工作。因此,對於發生在中超賽場上的這個手球依然選擇了不判。

那麼,選擇不判的理由到底是什麼呢?鷹眼曾經在世界盃賽期間,多次發表了關於手球判罰的判例分析,而且多個判與不判的手球也確實令人不解。世界盃賽結束之後,我們帶著本屆世界盃賽的幾個爭議手球判罰的視頻,通過各種渠道,向參加世界盃賽裁判工作的FIFA講師和裁判員去求解。其中,得到了一個答覆:FIFA在世界盃開賽之前,對所有參加執法工作的裁判員進行了關於統一尺度判罰的宣講,其中關於手球部分的重要一點就是,對於不是直接打到非正常位置的,手臂擴張位置的手球,也就是說先打到身體,然後觸碰到手臂(前提條件是,第二次觸碰手臂,手臂沒有主動的去迎擊球,而是正常的反彈到手臂上的球),都提請裁判員考慮不進行故意手球的判罰。也就是說,雖然IFAB關於故意手球規則的條文沒有發生改變,但FIFA對於故意手球判罰已有新的精神。新精神的理解,又迴歸到故意手球的本源,就是強調“故意”二字。就像文中所舉的判例,由於隊員的目的是想用身體(非手臂)處理球,而恰好也是球先觸及的身體,但由於身體的反彈,又觸碰到手臂,則不認定為故意手球犯規。這與球直接打到擴張的手臂上還是不一樣的。

因此,發生在長春亞泰VS河北華夏幸福最後時刻的手球,伊爾馬托夫不進行判罰,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對於這個球,如果是國內裁判進行執法的話,想必絕大多數裁判員會對這個球進行故意手球犯規的判罰。因為規則的新精神還沒有傳遞到我們國內的執法裁判員。這裡存在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像伊爾馬托夫做出的手球的判罰,不光運動隊、媒體不理解,而是連執法中超的裁判員也不理解。可伊爾馬托夫所執行的手球判罰精神,在國際賽場上是沒有錯誤的。換言之,目前國內關於手球判罰的標準與國際上執行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這裡想要說明一點:對於現行規則,我們國內目前執行的是2017/2018IFAB審定的足球競賽規則,但在國際賽場上,已開始執行2018/2019IFAB審定的足球競賽規則。這與我們國內聯賽始終是完整年度的賽事有關,而國際賽場的賽事通常是跨年度的。新規則往往從當年度7月開始執行。而2018/2019年足球競賽規則,已於2018年6月開始的世界盃賽上開始執行。新規則的修改,一定會伴隨著規則的宣講和規則精神的宣講。在國內賽場上,一般會在年初聯賽開始之前,所有參加執法工作的裁判員進行學習,在學習中,裁委會會對整個年度統一尺度判罰進行宣講,包括在聯賽開始之前對運動隊宣講規則。這種情況就會形成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我們的裁判員和運動員對於規則的學習和運用,永遠會與國際上相差至少半年的時間。這個問題,看似可能是個小問題,但其實不然。比如,我們的國家隊、國奧隊參加洲際賽事的比賽,國際上已執行新規則,但國字號的隊員很可能對新規則卻不知道、不瞭解,則很有可能會在國際賽場上由於不瞭解規則而“吃虧”。像這樣的先例,以前時有發生......

國內聯賽的賽場上,外籍裁判的身影越來越多。客觀的講,有水平高的,也有水平一般的。但存在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外籍裁判執法尺度的問題時常與國內現行尺度不統一。有些是裁判自身原因,而有些是客觀原因,例如新規則的修改,以及規則精神的變動等。所以,眼下當務之急是,如何儘快與國際接軌,時時掌握著國際賽場上執法的最新動向。這不僅能夠使執法裁判員受益,更大的受益者其實是運動隊、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