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打贸易战的底气何在?

特朗普打贸易战的底气何在?

近日,CNBC全美经济调查公布今年第二季度最新民调结果,51%的受访者赞同总统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比第一季度上升了6%,不认同的比例则下降6个百分点到36%。这是特朗普2017年1月上任以来,民调首次出现过半数美国人支持特朗普的经济政策,而且比奥巴马总统首次上任后同期所获的满意度高出1个百分点。54%的受访者认为经济很好或非常好,创下CNBC这份民调十年来的最佳纪录,43%的民众认为经济普通或不好,缔造了本份民调有史以来的最低纪录。

特朗普打贸易战的底气何在?

最近,特朗普掀起的贸易战再次升级,不仅“点射”中国,而且是“扫射”欧盟。除了对中国的关税战此起彼伏、不断加码外,美国还宣布对主要交易伙伴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征收钢铝附加关税。贸易战还从钢铝向其他领域延伸。如6月22日,特朗普就威胁对从欧盟进口的汽车加征20%关税。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表明,关税战是双输。5月3日,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在内的1100多位经济学家联名致信特朗普和美国国会,警告美国政府不要采取加征关税的保护主义政策,避免重蹈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覆辙。88年前的1930年,1028名经济学家曾写信敦促美国国会拒绝保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但国会还是通过了。实施该法案的直接后果是使美国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骤降50%以上。

既然理论和历史都反对关税战,为何特朗普还是要坚持这样做?特朗普是拥有超强的底牌,还是出于意气和无知?从美国最近的经济新闻来看,美国经济正在发生某种变化,使得特朗普打贸易战的本钱增多。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会产生误判。

充分就业,

特朗普多了商战本钱

美国劳工部6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失业率降至3.8%。当月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22.3万个,高于市场预期的19万个。如此低的失业率,在美国历史上非常罕见。上一次是发生在18年前的2000年,当时还是网络泡沫时代;而再往前,就要追溯到1960年代末期了。美国民意调查机构拉斯穆森报告(Rasmussen Reports)进行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目前68%的美国人认为,只要愿意,美国任何居民都可以找到工作。该比例为历史最高水准。

在就业结构上,也看上去很美。非裔美国人的失业率继从4月份的6.6% 降至5.9%,与白人失业率(3.5%)的差距也降至了自1970年代劳工部发布失业率以来的最低点。这意味着,处于美国底层的非裔的收入在提升。

与此同时,使用食物券的美国人自特朗普上任后下降7.8%至4,008万人,创下2010年2月以来的八年最低位,同时也较2013年高峰的4,700万人下滑近15%。这些都有助于缓解长期困扰美国的族裔矛盾与贫富差距。

对此佳绩,特朗普当然沾沾自喜。他在对美国海岸警卫队的讲话中说,这些数字是美国“激动人心的时刻”的标志,而更多的好消息正在路上。他说:“我们再次受到尊重。我们在国外受到尊重,我们正在国内恢复财富。是时候了。”

当然,政客的说辞,往往带有藻饰成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说法往往更令人信服。6月20日,鲍威尔出席葡萄牙举行的欧洲央行论坛,提到美国当前失业率时说,很多其他劳动力市场的指标显示已经接近完全就业。调查显示工商企业招收新职员已经出现困难。鲍威尔介绍,很多预测认为失业率会下降至3.5%附近并持续一段时间。如果这一预测成真,意味着美国将迎来20世纪60年以来最低的失业率。

特朗普打贸易战的底气何在?

■ 美国劳工部6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失业率降至3.8%。当月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22.3万个,高于市场预期的19万个。

对此,保守派在欢呼,美国企业家、专栏作家韦恩•埃林•鲁特(Wayne Allyn Root)6月5日刊文说:“‘特朗普奇迹’展现出来了”。自由派也不得不服气。6月1日,被特朗普讽刺为“假新闻”源地的《纽约时报》发表了资深经济记者欧文的专栏文章,标题就是:“就业数据好到让我们词穷了。”在文章中他表示,发现很难找到形容这股经济强劲表现的单词,或许可以勉强使用“精彩”和“优秀”这两个词。

充分就业,除了说明美国经济强劲外,更有政治意涵,就是给特朗普国内政绩加分,使得他在对外贸易谈判上底气更足。

美国经济泡沫再现?

目前看不到

然而,这种繁荣是否是巨大的泡沫?是否是下一次危机的前兆?如同2000年网络泡沫前的虚假繁荣一样,会诱发金融危机或恶性通货膨胀?

鲍威尔的看法是,美国金融系统稳定,长期来看脆弱性也较为温和。虽然以历史指标来看,部分资产价格确实较高(他指的应该是房地产),没有看到过度借贷和高杠杆的迹象。此外,银行的资产水准和流动性都较危机前强劲了很多。

美联储会6月21日公布的最新一次银行压力测试结果,也佐证了鲍威尔的说法。结果显示,35家美国大型银行全部通过压力测试。本次压力测试中假设的极端不利情形包括全球经济严重衰退以及美国失业率大幅上升至10%等。这意味着,即便世界经济发生严重衰退,这些银行仍然会有充足的放贷资金。

此外,一些经济界的大佬也纷纷出来讲话。摩根大通CEO戴蒙说,“美国经济复苏远没走完,很可能更强。”戴蒙指出,过去的经济周期里,美国经济不到9年能复苏40%,现在才增长了20%。

在美股方面,特朗普仅上任1年,标普指数就累升逾23%,远胜1928年以来总统首年平均的13%涨幅。而且,代表98%美股的罗素3000指数,已超越30万亿美元大关,一度创30.6万亿美元历史新高。美股的高涨、市值的飙升,不仅让华尔街丰收,也让美国普通股民收益满满。“股神”巴菲特表示,毫无疑问美国经济让人感觉很强劲,在未来几年还将持续增长。巴菲特还用棒球来比喻美国经济,表示如果现在进入到第六局,打赢这场比赛的强力击球手已经来了。

我们已经分析过,这种增长的新动力,一是来自于企业减税,二是来自于金融松绑。

特朗普打贸易战的底气何在?

■ 而从1980年以来,IT行业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美股中占比最大的,现已占据美股主导地位超过30年。

科技当道,

美国经济调整完成

美国道琼斯指数创始以来硕果仅存的创始成分股——通用电气公司(GE)在6月26日被美国医药连锁企业沃博联(Walgreens Boots Alliance)取而代之。通用电气曾经是美国最成功的企业之一,“股神”巴菲特就曾表示,通用电气是“美国商界的象征”。其被除名,是一个时代结束的象征。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道指)的30只成分股通常是选自美国经济和商业精英企业的蓝筹股。道指的每一次调整都意味着美国经济结构的微调。该指数上次调整是2015年,苹果取代AT&T入选指数。如今,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有望突破万亿美元。

百年来,道指成分股的变化,完全符合经济学上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描述: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从重化工业到服务、高新技术企业。美国早期的道指蓝筹股是铁路、电报电话、石油、煤矿、钢铁、公用事业、汽车,通用电气就是其中的代表。到上个世纪80年代,消费类、金融服务类公司逐渐兴起,可口可乐、强生、沃尔玛、摩根大通等成为新一代骄子。随后,作为信息革命的产物,科技企业登堂入室,1999年,微软和英特尔股票加入。目前道琼斯指数成分股“蓝筹股”的30家企业里,只剩下7家是工业制造企业,剩余的23家都是代表服务、技术、零售和创新领域的企业。

在一份研报中,高盛展现了1800年以来各历史阶段中,左右美国股市的主导行业,也与道指蓝筹股的变化轨迹大同小异。1800-1850年,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占主导。在此期间,两个行业在股市中的占比几乎一度接近100%。1850-1910年,运输业占主导。在1880年的顶峰时期,运输行业市值接近股指的70%。1910-1980年,能源和材料行业主导。而从1980年以来,IT行业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美股中占比最大的,现已占据美股主导地位超过30年。

目前,在全球市值前十位中,科技互联网公司占据了7位,其中TOP 5更全都是美国科技企业,即苹果、谷歌、微软、脸书、亚马逊(FAAMG)。而就在10年前,全球市值最高的还是石油天然气生产商埃克森美孚公司,GE位居第二,然后是微软(软件业)、花旗集团(金融业)、美国银行(金融业)。

据美银美林统计,美股科技股市值总和已经超过6.6万亿美元。高盛的一份研报披露,美国科技股的市值堪称富可敌国。FANG(Facebook、Amazon、Netflix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于法国的年均GDP; FAAMG则超过了德国的年均GDP。

高盛在一份研报中认为科技股没有泡沫。过去的十年中,科技股涨势较佳。特别是所谓的FAAMG股票大约有87%来自于利润的支持,只有13%左右源自估值扩张。而且,FAAMG的整体市盈率在22.6倍左右,还不到互联网泡沫时期前五大科技股市盈率的一半。高盛并得出一个乐观的结论,未来科技股还将持续统治数十年。

特朗普打贸易战的底气何在?

■ 通用电气公司(GE)被除名,是一个时代结束的象征。

因此,GE的被除名,可以说是一大信号: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已经完成,科技企业取代传统制造业,引领美国经济的潮流。更重要的是,这一趋势走在了世界主要国家之前。且不用说以茅台领军的中国企业,即便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根据普华永道的数据,德国市值前五名中,只有第一名软件公司SAP,算得上是“纯种”的科技企业,其余居后的西门子、大众汽车、安联保险、拜尔制药,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或金融业。

而在科技企业中,传统意义上科技企业,如IBM,其地位已经被移动互联网企业所取代。这表明科技已经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再有,传统的工业、重工业领域,当然也包括传统的金融业,如果不进行科技改革,必将面临淘汰。

美国外贸结构的变化

特朗普开打贸易战的理由,就是美国每年承受巨额的贸易逆差,所以他要从关税战开打。一般舆论认为,关税战是一种双输的行为,这只是理论上的坐而论道。具体到每个国家,输赢的程度有大小。对于美国而言,美国最占便宜的是其外贸依存度相对较低。出口业务占美国GD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5%以下。如果把进出口业务加在一起,即外贸依存度,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美国的比率是27%(2016年),比其他G7国家要低得多。如德国84%、英国59%、日本31%、法国60%、加拿大64%、意大利56%。中国有37%。因此,对外贸易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相对较低。

在贸易上,美国还有两大杀手锏。第一就是美国成为石油输出大国。随着页岩气的开发,美国由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华丽转身为石油出口国。目前,美国的出口量已经超过了许多欧佩克国家,巨额的产量使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急剧下降,到2017年仅剩了27%。而且,石油出口的激增,有助美国缩减贸易逆差。如受创纪录石油及燃料出口的帮助,美国4月贸易逆差降至7个月以来的最低。商务部6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逆差下降2.1%,其中石油和各种燃料的出口达到199亿美元历史新高,并且是十年前的四倍。

特朗普打贸易战的底气何在?

■ 随着页岩气的开发,美国由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华丽转身为石油出口国。

这一趋势在未来还有望得到加强。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未来10年全球石油供给增长预料有80%以上来自美国。而中国2017年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70%。美国增加的石油产量,很大一部分将输往中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也成为美国原油最大买主。

第二就是美国在服务业出口的强势有望增加。美国对外贸易处于逆差状态。而在服务贸易领域,美国则一直处于顺差状态。而且对世界主要国家都是贸易顺差状态。特别是金融业和信息服务业是美国保持服务贸易顺差的主要领域。美国在服务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可以确保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依然无法撼动。

因此,清醒意识到美国经济状况、产业结构和外贸结构的变化,才能明白特朗普的确有发动、且能持续打贸易战的本钱,我们才能不产生误判。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