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夫妻長沙干19年環衛 最對不起家中年邁父母

外地夫妻長沙幹19年環衛 最對不起家中年邁父母

天氣炎熱,老餘忙完手裡的活趕緊脫下帽子扇風。夫妻倆感情很好,基本不吵架。老餘話少,不管方姐說什麼都是認真聽著,並且報以微笑。

“明年12月我就退休了,老餘還有兩年。退休後想找點事幹,趁身體還好多掙些,不能讓老餘太累。”今年54歲的方鳳嬌(下稱方姐)是湖北荊州人,和丈夫餘清安(下稱老餘)結婚34年,育有三個女兒。由於家裡人口多開銷大,1994年老餘便來到長沙工作,幹過木工也做過廢品生意;1999年,方姐也來長沙。此後,夫妻倆便在雨花區侯家塘街道做起了環衛,這一做就是19年。

外地夫妻長沙幹19年環衛 最對不起家中年邁父母

夫妻倆回垃圾站3樓免房租的“家”,一條狹窄的樓梯道一半的空間擺了老餘從居民那收來當廢品賣的洗衣機。

長沙高溫天熱過“雙搶”,夫妻倆花“熱汗錢”買了臺空調

“老餘先離開家的那幾年,生活雖說是好過了些,對我來說卻最難熬。”方姐回憶,一到夏天搞“雙搶” 的時候,自己看著五畝地發愁。“那時候沒有收割機,從割禾到搬運晾曬,事事都得親力親為。”方姐擦了擦臉上的汗打趣地說:“繼續待家裡的話,一個月前正是‘雙搶’的好時機。農村‘雙搶’熱是熱,可真沒長沙夏天熱。”

方姐和老餘並不是家中最先來長沙做環衛的,夫妻倆算是“承了父業”。老餘父母在侯家塘街道幹了十幾年環衛,退休後回湖北老家照看孩子,方姐和老餘把活接了過來。

初入行,夫妻倆被安排清掃梓園路。兩年後,老餘換了條路繼續掃,方姐改守街道垃圾站。方姐守了16年,夫妻倆在垃圾站頂樓住了16年。除了免房租和水費,每個月還有200塊錢電費補貼。

8年前夏天的一個晚上,夫妻倆實在熱得睡不下,想在幾平米的臥室裝個空調。經過好幾天的比價,買了臺最便宜的。

儘管有電費補貼,夫妻倆還是不捨得開空調,比起空調他們更想天氣趕緊涼下來。

外地夫妻長沙幹19年環衛 最對不起家中年邁父母

每天閒暇時,老餘都會幫方姐整理垃圾。看見老餘身上有汗,方姐拿毛巾擦乾。老餘身後撿來的小風扇是垃圾站裡唯一的納涼物件,像這樣的風扇,老餘廚房有一臺,臥室有兩臺。

烈日下的環衛夫妻:每天喝4.5升水換3次乾衣

早上五點,垃圾車準時來垃圾站拖運。在此之前,老餘已經幫方姐清理好了所有垃圾。垃圾車一走,老餘騎著買來的“三輪垃圾車”去清掃街道,方姐坐“副駕”。

“一個人掃街需要3個多小時,兩個人只要一半時間。”早晨六點多,夫妻倆就能開車回“家”。運氣好的時候,老餘倒一車垃圾就能歇著;運氣不好,還得裝第二趟、第三趟。多數時候,老餘運氣都不太好。

老餘倒垃圾的間隙,方姐已經上樓換了乾衣服,手裡還拿著老餘的乾衣。“天氣太熱,半小時就出汗了,不及時換乾衣容易感冒。”由於有了前車之鑑,每次出門前除了給老餘準備1.5升的水壺,還得捎上件乾衣。這種準備,方姐一天要做三四次。

夏天,哪怕太陽再毒辣,夫妻倆也不穿長袖。在倆人看來,曬黑不打緊,涼快最重要。但方姐夏天從不穿涼鞋,而且著長褲。“垃圾站蚊子太多了,儘管每天都點蚊香和檀香,但還是很容易被叮。”沒人倒垃圾的時候,方姐就站在樹底下乘涼。

外地夫妻長沙幹19年環衛 最對不起家中年邁父母

垃圾推車太重,老餘自費買了臺“三輪垃圾車”,每天騎車帶方姐去掃街道,再把垃圾運回垃圾站。

19年來夫妻倆從未睡過懶覺,也未和人紅過臉

“自從做環衛以來,再也沒睡過一個懶覺。”方姐說,難得的休息日,早上5點就自然醒。

19年的環衛生涯,夫妻倆的脾氣變得愈發好。“有些人喜歡亂扔垃圾,明明旁邊就是垃圾桶,非要扔地上。”方姐說,剛入行時遇見這種人會很生氣,慢慢就習慣了。

方姐守的垃圾站位於居民樓中央,除了周圍居民的生活垃圾,附近飯館的餐廚垃圾也會往裡倒。“有天早上幫老餘掃街回來,恰巧碰上飯館老闆來倒垃圾,都已經走到垃圾站門口了,她非把餿了的飯菜倒外頭。”夫妻倆看見這情形氣得牙癢癢,請求餐館老闆把垃圾倒垃圾箱內,老闆卻轉頭就走。“遇見這種事換誰都得生氣,但人家要扔你勸也勸不了,總不能罵人或者強迫別人撿起來,再生氣也只能氣壞自己。”

外地夫妻長沙幹19年環衛 最對不起家中年邁父母

最近幾天,小女兒帶了兩個孩子來看老餘和方姐,一家五口晚上就擠在這間臥室裡。

中秋節又不能回家,年邁的父母是夫妻倆最大的牽掛

上個禮拜天,方姐找人代班抽時間回荊州老家看摔了腿的老母親,老餘又沒回去。“這輩子最對不起的就是父母,他們年紀大了需要子女陪在身邊,我們卻做不到。”

一連幾個春節,老餘都一個人在長沙過。“沒人代班,想回回不去。”令老餘欣慰的是,春節那幾天加班有額外的工資,方姐不在可以下館子或者叫女兒點外賣。

半個月前方姐就看了日曆,中秋節快到了。“找不到人代班,又不能回家。很想媽媽,不知道她的腿怎麼樣了。”夫妻倆一臉惆悵。

荊州到長沙直線距離250公里左右,坐大巴三個多小時。先退休後,究竟是留在長沙照顧不會做飯的老餘還是回家照顧3個80多歲的老人,方姐已全然沒了主意……

採訪手記: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過這樣的體會:不管是行走在大街上還是穿梭在小巷裡,很少有人會去抱怨路面不夠乾淨。是路面本身就不髒的緣故嗎?我想,這是小概率事件。絕大多數時候,是因為有一群人在默默清理。我們把這群勤勞的人統稱為“城市美容師”。

據相關數據顯示,長沙生活垃圾日產量已經超7000噸。為了保持市容整潔,垃圾必須做到日產日清,“城市美容師”就是這其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如果僅靠“城市美容師”這一群體的力量去收拾城市的殘渣、去對抗城市的不文明現象,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自覺成為文明的踐行者。

方姐和老餘已年過五旬,倆人把近三分之一的人生獻給了長沙的環衛事業。我想感謝夫妻倆,感謝他們還城市以美麗。同時,我也要感激每一個和夫妻倆一樣偉大的“城市美容師”,你們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