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的足球小將告訴我們一個硬道理「中國人也能踢好球」

偉大的人,不是說你能調整自己去適應環境,而是整合現有的資源去改變環境。從這一點來說,對於中國足球青訓方面,白巖松只會痛哭流涕,如公知一般心痛的說中國足球青訓一無所有,說完也就說完了。可是作為足球解說員董路,卻在腳踏實地的去為中國足球的青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嘗試,行勝於言,兩人一對比高低立見。

董路的足球小將告訴我們一個硬道理“中國人也能踢好球”

作為一個人,一定得有樂觀向上的精神,哪怕你在濃黑的深淵。偉人曾經有兩句詩: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這兩句詩白巖松應該好好讀一讀,好好想一想。中國足球落後的根源球迷都知道,一是青訓體系落後;二是中國的聯賽水平低下。只要這兩個問題解決了,亞洲足球還得看中國。日本足球之所以發展的很快,是因為他們在為了足球發展,進行百米衝刺;中國足球的發展,一直在進行折返跑,從運動的軌跡來看,中國足球的潛力比日本大的很多,只要中國人一認真,沒有中國人做不好的事情。

董路的足球小將告訴我們一個硬道理“中國人也能踢好球”

董路帶領他的足球小將,參加德國U9國際邀請賽,他們五戰全勝,讓五星紅旗在德國飄揚。半決賽中,中國足球小將的對手是比利時的亨克隊,對手有兩名超齡球員,中國足球小將依舊以4-2的比分擊敗對手。決賽中,他們與多特蒙德相遇,最終的決賽以4-1的比分擊敗多特蒙德奪得了最後的冠軍。他們比一年前慘敗狼隊的U9有了很大的提升。奪冠的那一刻,董路雙膝跪地,喜極而泣。這是董路自創立中國足球小將以來奪得的最具含金量的冠軍。董路也在他微博寫道:恭喜在德國最終完成捧杯!中國足球小將這一年的嘗試,一定是有些成功經驗可以總結的。

董路的足球小將告訴我們一個硬道理“中國人也能踢好球”

比起公知的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董路在足球小將的探索中,他的辛酸恐怕只有他自己的知道。中國從來就不缺埋頭苦幹的人,他們的嘗試都應該得到掌聲。中國足球的發展之路,只有足球人自己去探索,過程不會一帆風順,模式也不會十全十美。與其抱怨沒有場地,沒有踢球的孩子,不如踏踏實實的能做一點是一點。不管董路足球小將這種模式對不對,未來會給出一個答案,但是現在中國U9在德國取得勝利告訴我們一個硬道理:中國人能踢球,也能踢好球。當這一批孩子在習慣勝利中成長,那麼他們的自信,他們的努力,就會創造出輝煌的明天。

董路的足球小將告訴我們一個硬道理“中國人也能踢好球”

懂足球的球迷都知道,國外的青訓在U9的階段,基本不強調戰術訓練,就是讓孩子們開心的去踢足球,發揮自己的能動性,最終慢慢的確定孩子適合的位置,從七人制再到九人制,最終適應十一人制的比賽,人數越多的比賽,孩子們閱讀比賽的能力、視野的要求、體能的培養,會要求越來越多,這個階段最好不要讓孩子離開家庭,遠離社會,山東魯能二十多年的足球模式,明確的告訴我們,封閉式足校模式,無法培養出超級球星,因為這會束縛孩子們情商的發展,也會讓孩子們彼此沾染上不好的生活習慣。

董路的足球小將告訴我們一個硬道理“中國人也能踢好球”

再次為董路點贊,一個人一輩子很短,能做好一件事也很難,選擇了一條道路就走下去,說不定曲徑通幽處,再過十年,足球小將這批孩子裡面,就會脫穎而出一批批優秀的球員,那麼董路到時候就可以捋著鬍子說:“哥,是中國解說最好的青訓教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