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盤錦田莊台鎮的「二淺河」

在家鄉田莊臺鎮西南朝榮興方向走約十里左右,有一個叫“二淺河”的地方。這條

“二淺河”是遼河在哪一段的河中心,稍靠北岸隆起的一個土島。小島的北側與遼河北岸之間,形成一條與遼河並聯的u型二道叉河。這條河叉在在漲潮時水深流急,退潮後人可以淌水過河。

打春以後,這個小島上漸漸長滿綠油油的蘆葦、蒲草、蒲蒡草和其它雜草。因小島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植物長得非常旺盛。這裡的蘆葦是造紙和編織葦蓆的上等資源,蒲草是編織床墊子的好原料,蘆葦葉子又是端午節包粽子的優質用料。

這個島上也生長著一種比河蟹還小的螃蟹,俗稱“鰠蛺子”。這地方的 小螃蟹比其它地方長的個大、肉肥,是做飼料的好原料,也可以食用。但 在那個年代多數人們還沒有食用這種叫“鰠蛺子”的小螃蟹的習慣。

每到夏季的八月中旬至九月,小鎮上好些人就到“二淺河”周邊去割蒲 草、蒲蒡草。把割下的草捆成數十個小草捆,再把這些小草捆捆成一個大 的“草筏子”,放在河灘上,等漲潮時順著潮流漂劃到小鎮離家最近的岸 邊。把這些草運回家中晾曬,做燒 柴用等。我也和大人們一起到那裡去抓叫“鰠蛺子”的小螃蟹,回家後用鍋 煮熟、晾乾、碾碎。用這樣的飼料餵雞鴨下出的蛋,鹽鹹後食用,蛋黃全 是通紅的油,味道特別鮮美···

大姐回憶說,小時候,每到端午節,都會去“二淺河”的蘆葦塘裡打粽葉,不知道害怕。到了冬天,小鐮刀一把,去二淺河撿柴禾。有時一天去兩次。不幾天,一大垛柴禾,留冬天取暖和燒飯用。現在想起來,也感到很有意思。有一年夏天,放暑假,大姐結伴去二淺河玩。穿蘆葦蕩子,玩到快黑天了,趕緊回家,到了大壩上,看見有一個人在大壩上坐著,看見他們上來,就起來追,他們嚇得使勁喊,正好有一個老人把大姐他們護送了,並說那個人姓回,是瘋子。走到前面不遠,看見地面有兩米多寬的一段大坑,中間用一塊橋板樘在路面上。老人家把我們一個一個帶過來。一直把我們送到家。這個老人姓童。他和我的爸爸都是朋友。

還有在1970年代初期,田莊臺有一人家丟了一個幾歲的小女孩,都傳說是“拍花的”拍走了。小孩家人們四處尋找,有人說曾見到在“二淺河”附近,有一個男人抱著一個小孩出現過。小孩家人不間斷地在葦塘周圍搜尋,在二三天後的一個清晨,聽見蘆葦蕩裡傳來小孩的哭聲,就這樣尋著哭聲把小孩找到了。當時這件事很是震驚。

對“二淺河”這地方印象之所以深,因在十一歲那年與自己還有過生死之緣··· 那是1 9 7 1 年十一二歲。夏季的一個下午,一個表舅大我五歲,帶著自己和一個年齡與自己相仿的小表舅,叫“二淺河”的地方。趕在還沒漲潮的時間把我們帶過河。到哪裡去抓小螃蟹、找鳥蛋玩。

當我們從葦塘裡出來的時候,已經開始漲潮,大約午後四五點鐘。自己雖然生長在遼河邊,但是不會游泳。表舅決定把我帶過“二淺河”。就這樣他託夾著我向對岸游去。

起初表舅還問我行不行哪,我說還行。隨後水浪一個接著一個朝我的頭上打來,當時還憋了口氣。之後只記得整個身體浸入水中,睜開了眼睛,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微微黃黃的、而又清亮的世界。看得很遠很遠。有各種水草在舞動,還有很多大魚小魚游來游去;又好像是在一條寬廣的大馬路上,很平坦,一眼望不到邊。道路兩旁開放著各式各樣的鮮花、生長著各種樹木。那景緻真是那個美。用長大後知道的一個詞彙和現象形容,那就是——海市蜃樓。當時沒有害怕的感覺或其他什麼的。

不知過了多久,自己感覺有些輕鬆了,隨後又有風吹過來,水浪打在臉上。逐漸的意識到,是不是已經過了“二淺河”了。實際上沒有過去,表舅不知怎的在途中決定不過河了,把我又抱回原來的岸上。

夏季的日頭快落山了,天邊微紅。潮水快漲到小島上了,這時天以壓黑,我們選擇比較高一點的小土堆上守望著。好久才發現遼河面上有一隻小船,就這樣表舅大聲朝小船方向多次呼喊,小船朝我們划過來,表舅向船家講述了我們的事情,之後好心划船人把我們送到小鎮的碼頭上,回了家。

如今離開田莊臺40年,昔日的“二淺河”因河道的變遷已不復存在了,曾經的往事時常在記憶中迴盪著。

記憶盤錦田莊臺鎮的“二淺河”

記憶盤錦田莊臺鎮的“二淺河”

記憶盤錦田莊臺鎮的“二淺河”

記憶盤錦田莊臺鎮的“二淺河”

記憶盤錦田莊臺鎮的“二淺河”

記憶盤錦田莊臺鎮的“二淺河”

記憶盤錦田莊臺鎮的“二淺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