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PPP模式治理農村汙水|城廂區創新破解農村汙水處理難題

「美丽乡村」PPP模式治理农村污水|城厢区创新破解农村污水处理难题

記者昨獲悉,城廂區引進PPP模式,採用工程化方式,破解農村汙水處理難題。

城廂區在實施農村汙水處理工程(一期)PPP項目建設,對城市汙水處理廠覆蓋範圍內的村莊汙水,統一收集到城市汙水處理廠處理;對較為偏遠且相對集中的村莊汙水,新建小型汙水處理站處理;對偏遠且分散的村莊汙水,採用加厭氧的四格式化糞池處理。

該項目以飲用水庫周邊、木蘭溪沿線和工業園區內的村莊為治理重點,涉及華亭鎮、東海鎮、靈川鎮、常太鎮、鳳凰山街道等鎮街的40多個村,共包含約839公里的汙水管網、約8900個三格式化糞池、41座汙水處理站和414座厭氧濾池等。目前,該項目已建成汙水管網70.1公里、三格式化糞池4300餘個。

5月9日,記者在城廂區靈川鎮桂山水庫旁的山門村看到,施工人員正在一處民房前鋪設汙水管網。該處的化糞池、檢查井等配套設備已安裝完畢。據該項目建設管理單位安徽國禎環保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山門村目前已經建設完成約10公里汙水管網和263座三格式化糞池,預計8月底全部完工,使農村汙水達標排放。

城廂區住建局工作人員蔡喜山表示,採用PPP模式治理農村汙水,不但能解決項目融資難題,而且能更專業地處理汙水,項目後續的運營管理等也更有保障。目前,項目一期各項工作按序時推進,項目二期正在策劃打包,爭取年底啟動實施。(來源:湄洲日報)

《今日城廂》新媒體平臺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