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朝末年,慈禧把實權交給光緒,那會怎麼樣?

拔刀齋6


其實很多的臆想說,都是慈禧這“老孃兒們”把晚清折騰的烏煙瘴氣。如果是光緒親政,一定會不一樣。我倒是覺得,在慈禧這個角度而言,全世界都在打劫中國,清朝沒有亡在慈禧手裡,她把她的“家國”守住,這已經是獨一份的了。

光緒是在1889年大婚以後,按“祖宗律法”,光緒在這時可以親政了。如果說這之後就算慈禧放權,從光緒以後乾的幾件大事,看光緒的政治智慧在哪個水平,大概也能推斷整個國運的走向了。


甲午中日戰爭:

第一件大事,是遇到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當時慈禧和光緒的意見都是一致的:堅定的主戰派。當時的清政府通過多年的洋務運動,建立了一支“現代化”的北洋水師。慈禧和光緒都鑑定認為,我大清的水師已經是世界級水準了,打就打。而事實是:幾年沒有來自海上的戰爭,讓統治者們覺得外國人就是想賺點錢嘛,對我們的土地和人民沒有興趣,於是軍務又開始廢弛了:

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隻,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遲緩。北洋水師有軍艦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戰爭前,北洋艦隊的大沽口、威海衛和旅順三大基地建成。但清朝軍事變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裝備的低級階段,陸海軍總兵力雖多達80餘萬人,但編制落後,管理混亂,訓練廢弛,戰鬥力低下。1891年以後,北洋水師甚至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

很多人說,是慈禧把軍費挪用來過六十大壽了。沒錯,慈禧開始是霸著錢修頤和園不給,還放出話來:“誰讓我過不好生日,我讓他一輩子不好過”。後來在朝廷大臣壓力下,才把修園子的錢交出來。但是,回想一下,就算沒有這檔子事,這樣建立就廢弛的軍隊,人家打上門來,連炮彈都還沒準備好的水師,就算有了軍費,難道可以現買炮彈?現練水軍?遇上往外巧取豪奪的日本,哪裡有不敗的道理?清政府的腐敗,思想的麻木自滿,帝王的不知軍務,註定了一定要捱打。



戊戌變法:

甲午戰爭打完後,列強瓜分在華利益。痛定思痛的光緒幹了第二件大事:1898年的戊戌變法。其實一開始,慈禧也是沒有太多幹涉變法的。但光緒帝幾乎是完全憑熱血青年的本能,在做一件“只發過去烹小鮮”的事。

重用人品讓人實在不敢恭維,出了事跑的飛快的康有為,罷免了禮部六堂官,任命譚嗣同等四人為軍機章京。病殃殃的國家,誰都能下一劑猛藥,因為不破不立,唯獨慈禧和光緒不能!為什麼?因為太虛弱,一刀切的做法,很可能導致整個國家破滅。果然,整個國家內部舊貴族和維新派的矛盾尖銳,大家都跑去內鬥去了。自古以來,哪裡有既得利益者能把收到的東西拱手讓人的呢?就算沒有慈禧領頭,舊貴族也一定會形成一個團體,與維新派對抗的。

到後來就更有意思了,光緒帝一行人竟然在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的建議下,要方面聘請伊藤為顧問,甚至付以事權。


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此人不簡單!日本的明治維新就是他主持的。他曾在日本四次組閣,任期長達七年。但是,甲午中日戰爭是他在任期內發動的!聘用他為變法顧問,無異於“開門揖盜”!我覺得幸好讓慈禧剝奪了光緒的權力!因為之前有朝鮮的案例在前:

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的日本海海戰(對馬海峽海戰)獲勝後,伊藤博文被任命為第一任韓國統監,並於明治四十年(1907年)迫使大韓帝國簽訂第三次日韓協約,將大韓帝國變為日本的保護國。

伊藤博文利用韓國統監的身份,一次次的從韓國身上敲骨吸髓,最後被朝鮮愛國人士安重根的刺殺於哈爾濱。如果他真的來主持中國的戊戌變法,中國的下場就是第二個韓國。可以說,光緒帝根本就是個長在深宮中,沒有任何可圈可點突出政治智慧的皇帝,也說明清政府氣數已盡。



庚子國變:

光緒死前經歷的最後一次大事,就是庚子國變。

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嚇的慈禧老太后帶著光緒和金銀財寶就跑。據說,當時光緒可不想走,喜形於色,最後被慈禧命令太監們架著跑的。光緒強烈認可君主立憲,想著自己跟西方列強們比較合得來,巴不得這些讓自己“喪權辱國”,瓜分中國的列強們,救自己於水火。

假如那個時候是光緒做主,義和團運動也是不可避免的發生,八國聯軍侵華恐怕也會跟著來。即使不是以這種形式,還會以差不多的武力形式存在。就算光緒和洋人合作,同意變成他們所希望的“好打交道的文明的國家”,比如,君主立憲制國家。


我們可以看看鄰國印度的下場。直到現在,還因為當時列強們契下的釘子在不斷的起內亂。私有制下的印度,世界前500名富豪中,印度能佔到1/5的席位。但占人口一大半的窮人,住的條件相當惡劣。最發達城市新德里、孟買等都有好幾處面積頗大的貧民窟,擠滿了一排低矮的用破布、爛席搭起的破房。裡面大都空蕩蕩的,除了一張席子,一幅神像,除此之外什麼東西也沒有。根本別妄想我們今天這樣“全民創業”、“全民致富”,人人都有機會的好時代。萬幸,那個時候沒有引狼入室,讓侵略我們的人,“幫助”我們改變國家。


根本原因:

其實,那個時候的清政府,不是交給慈禧還是光緒的問題。而是,清政府病入膏肓,有識之士,比如曾國藩、李鴻章等手握大權之人,把希望寄託在維持清政府的統治上。光緒帝等主戰激進派,靠著一腔熱血,卻無救國良方,甚至把希望寄託在啃噬國家的列強身上。可以說,晚清政府,藥石無醫,亡國是中華民族唯一的出路。

我是熱愛中華文化的現代創業人如是。謝謝大家關注!


如是史社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慈禧太后是一個貪權戀位的人嗎?歷史事實似乎都在證明這慈禧太后的貪權戀位,似乎滿清的滅亡更大的原因在於慈禧太后的貪權戀位。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慈禧太后是否是一個貪權戀位的人。我們就從辛酉政變、同治帝親政、光緒帝親政這三件事情來說。

慈禧太后為什麼要發動辛酉政變 殺顧命八大臣

看資料都說辛酉政變發生的原因是慈禧太后和顧命八大臣不和,到底因為什麼不和,還沒有人說清楚。現在來分析下慈禧太后和顧命八大臣不和的原因。

先看顧命八大臣的背景和簡介

1、載桓:英法聯軍攻打北京,就是因為載桓因為談判破裂而刑殺巴夏禮等20多個談判人員而引起的,可以說當時負責談和的載桓是罪魁禍首;不懂外交、強硬的守舊派是其特點。

2、端華:沒有什麼事蹟,只知道按輩分,他是東太后慈安太后的姑丈;

3、肅順:肅順是端華的庶出弟弟,傳聞其母是回人;肅順是著名的主站派人物,也是引發八國聯軍侵華的主要責任人物;

4、景壽:沒有什麼事蹟,在辛酉政變之後只是被奪職,沒有被處死,依然保留公爵和額駙的品級;

5、穆蔭:也是扣留談判人員巴夏禮等20多人的主要責任人員,辛酉政變之後被撤職流放,同治3年死在家裡;

6、匡源:沒有什麼事蹟,辛酉政變之後被罷官;

7、杜翰:杜翰唯一的罪狀就是——反對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最積極的人,都是儒家文化惹的禍,辛酉政變之後,杜翰因為父親杜受田緣故被免死罷官,流放,被赦免後,閉門不出,在同治5年去世;

8、焦祐瀛:一個聽命於肅順的人,辛酉政變後被撤職。

現在總結來看咸豐帝的顧命八人組成分:

強硬守舊派3人:載桓、肅順、穆蔭;隨大流派5人:端華、景壽、匡源、焦祐瀛、杜翰。

也就是說,這個顧命八人組,都是強硬守舊派。他們是反對和英法談和,主張繼續和英法繼續開戰的。如果同治帝是由他們輔佐,大清和英法必定繼續作戰。

至於和英法繼續作戰是否明智,這裡不做討論。


對比了咸豐顧命八人組,慈禧太后的主要支持人物分析:

1、奕訢:外號“鬼子六”已經說明了以前,他就是主張談和和開放的;

2、奕譞:沒什麼特別,不過他是慈禧太后的妹夫,自然和慈禧太后是利益共同體;

3、桂良:簽署《天津條約》的他自然是主張談和和開放的;

4、賈楨:事蹟不詳,不過能夠在英法聯軍攻打北京而咸豐撤走後,敢於單獨堅守天安門的人,也是相當的勇敢;

5、周祖培:沒有什麼特別,看不出其價值觀;

6、沈兆霖:沒有什麼特別,看不出其價值觀;

7、勝保和僧林格沁都是軍權人物,也無法看出其價值觀。


總結:咸豐顧命八人組,其實就是強硬守舊派;而慈禧太后等的辛酉政變人物以談和開放派為主。因此,辛酉政變的本質就是大清是戰是和的國策問題。慈禧太后和顧命八大臣的不和,主要是政見不合。

肅順的主戰,奕訢的主和,在當時,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很難說得清楚。但有一個事實必須清楚:由於中國和英法兩國距離過遠,即便英法佔據,也無法和本國形成有效的互動。同時不能排除中國在和英法的戰爭中學習和引入槍炮科技。

也就是說,無論是主戰,還是主和,大清必然引入西方的科技技術。但如果經過長期的戰爭洗禮,就能更快速的學習和讓國人醒悟。

戰未必錯,和未必對!


同治帝親政

1873年1月,年滿18歲的同治帝親政。

1874年10月,同治帝生病;

1875年1月,同治帝病死。

同治帝執政時間雖然只有差不多2年的時間,但從同治帝辦理臺灣牡丹社事件的手法來看,同治帝還是很有治理能力的。

同治帝用人比較開放,在辦理臺灣牡丹社事件時,就大膽使用不是自己親信的沈葆楨、李鴻章等人去辦理。這和光緒帝只信任自己人的風格大為不同。

楊乃武和小白菜之案的辦理,也是發生在同治帝親政時期。

總的來說,同治帝和兩宮太后的關係比較融洽,在重大事情上,還是經常和兩宮太后溝通。

兩宮太后並沒有過多幹預同治帝的治理,唯一一次干預是同治帝想要修頤和園給兩宮太后休養但被滿城大臣以費用過高為由反對,在雙方僵持時,慈禧太后出面叫停了。

同治帝的死因,有兩種說法:官方說法是死於天花;野史說法是死於花柳病。但不同如何,相對光緒執政,同治帝和兩宮太后的關係融洽多了。

同治帝的早死,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一不能穩定其政策,二沒有留下可即位的子嗣。


光緒帝親政

相比同治帝親政時期,光緒帝親政時期可以說是一事無成,反而招致了國家利益大損失。

1889年1月,光緒帝親政。但和同治帝親政不同,在眾多大臣的要求下,慈禧同意繼續訓政;而光緒帝也組成自己的親信勢力:翁同龢、汪鳴鑾、孫家鼐、文廷式、志銳。。

戊戌變法,雖然是光緒帝進行的,但作為訓政者的慈禧太后如果不默認同意,光緒帝也無法展開。

慈禧發動戊戌政變的因素有很多:

1、康梁黨認為是他們圍攻頤和園計劃被袁世凱告發所導致的;

2、變法派提出聘用伊藤博文為變法顧問、中美英日合邦方案,這是變法觸碰慈禧底線的事件,而光緒帝對此默許,也不和慈禧商量。

從光緒帝採信翁同龢之言發動甲午戰爭,重大政事不和訓政的慈禧太后商議來看,光緒帝的治理能力太差,基本就是一個毛頭小子的所為。


綜述,關於慈禧太后:辛酉變法是關於戰、和的國家策略;
同治帝親政時關係融洽;
光緒帝只信任親信,用人偏聽偏信,急躁冒進。

如果慈禧真的把實權給光緒帝,以光緒帝在甲午戰爭和戊戌變法中的作為,大清只會早些進入內鬥模式。


歷史哨聲


光緒十五年(1889年),愛新覺羅·載湉親政。筆者以為,如果此時慈禧把實權交給載湉,清朝很有可能扭轉國運,擺脫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走上中興之路。原因有三:

第一,光緒帝不是“樂不思蜀”的劉阿斗,而是一位頗有抱負的的政治明君。為了振興大清,能做到置個人利益和榮辱於度外,他曾這樣說:“太后如果不給我大權,我情願退位,不甘做亡國之君。”對此,《清史稿》對光緒到帝作了這樣客觀的評價:“德宗親政之時,春秋方富,抱大有為之志,欲張撻伐,以前國恥”。

第二,光緒帝有著任人唯賢的良好政治品質。這從戊戌變法中對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一班維新派的破格使用中可以看得出來。孫中山先生對光緒帝的用人政策高度讚賞,曾這樣感慨:夫康梁,一以進士,一以舉人,而蒙清帝載湉特達之知,非常之寵,千古君臣知遇之隆未有若此者也。百日維新,言聽計從,事雖不成,而康梁從此大名已震動天下。

第三,光緒帝具有良好的政治視野和較強的政治決斷力。他深知閉目塞聽,拒絕外來新鮮事物必然會造成大清帝國的更大的落後,因此在變法前夕,就選派宗室親王、貝勒出洋遊歷,公以下閒散人員由宗人府保薦,目的就是要了解世界大勢,找出自身與歐美的差距,從而為變法進行必要的準備。戊戌變法中從北京紫禁城發出的一道接一道的新政詔令,不但是變革圖強的政治決心的展現,更是其非凡的政治決斷力的體現。可惜的是新政雖然內容全面,針對性很強,但卻遭到封建守舊勢力的抵制和反對,甚至明目張膽地阻撓新政,究其根源,就是因為以光緒帝為首的帝黨沒有實權,以慈禧為首的後黨即保守派牢牢控制著政局,致使變法詔書大多成了一紙空文。變法的失敗使中國又一次失去了民族獨立和振興的機會。


春秋史社


歷史就是歷史,歷史沒有如果!

當然作為我們現在的人,在閒暇之餘,對歷史作出一些假設,在增加我們的興趣的同時,也增加我們對相應歷史的瞭解。

我們知道,清朝歷史上有兩位非常熟悉的女人,一位是孝莊,一位是慈禧,前者幫助康熙掌握政權,開啟康乾盛世;後者則統治了晚清長達40年的時間,簽署了一系列的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在這期間,清朝也一步步走向滅亡,留下了一世的罵名。

假設慈禧主動交出權力,或者在戊戌變法中被動交出權力,那清王朝的歷史會改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即使還權力於光緒皇帝,清王朝能逃脫滅亡的命運嗎?我的觀點是仍會滅亡。

一、清王朝是積重難返,嚴重受封建思想禁錮。滿人剛入關的時候,既敬重漢文化,又害怕漢文化,有強烈的危機感,但是隨著皇宮中的舒適環境,後代皇帝也一代不如一代。再加上封建文化的對人民的思想禁錮,嚴重束縛著當時的廣大人民,人民缺乏創新力,難以接受新事物。中國的封建思想是君權神授的大一統思想,因此皇帝的集權概念已經根深蒂固在每一個平民百姓心間。

二、階級代表的對立問題。光緒本身的階級代表,光緒是銳意進取的,在本意上他是極力的推動社會的變革,但是光緒推動的變革是以全面改革鞏固清王朝統治的封建地主階級還是代表新興中國資產階級,這個傾向是十分重要的問題,由於光緒一生都沒有實際權力,也難以揣測他的傾向,但是當時的中國,應該是有很大的可能走上與日本的明治維新相似模式。

三、外部力量的支持。光緒皇帝從小長在深宮中,沒有掌握實權的大臣支持。當時的中國無論李鴻章、還是左宗棠,都是站在慈禧一方,因為他們是當前既得利益者,自然擁護慈禧維持當前的體質,而反觀這邊的光緒倚重的康有為、梁啟超等都沒有實權。

四、外國列強勢力的干涉。當時的中國,是西方列強各國的東亞最大商品傾銷與資本輸出市場。在當時的山東、臺灣、香港島等已經是列強領土,列強對中國的通商口岸有絕對的控制權。如果光緒變法,列強利益必然受到損傷,則列強一定會通過戰爭或者經濟等方式侵略,而剛起步的中國積貧積弱。結果也就很容易預料了。

五、光緒本人的魄力。歷來但凡能推動國家大的變革的,無不是擁有強大魄力的君主。但是從光緒的種種表現上看,他還沒有這樣的魄力。這樣的變革,即使開始,也是註定要失敗的。

晚清慈禧的存在,讓中國的歷史在變革中多走了一些彎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慈禧強大的政治能力,勉強穩定了當時複雜的局面。如果光緒掌權,而沒有能力穩定當時的局面,再貿然推動變革,其結果必然兄多吉少。所以我認為光緒即使掌握權力,也難逃清王朝滅亡的命運。


方圓史詩


如果慈禧太后把實權交還給光緒皇帝進行君主立憲變革,清政府能不能革新圖強呢,我想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當時的中國已經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狀態。清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病入膏肓的時期,西方列強也對中國虎視眈眈,不可能,看著中國變革圖強,損害到他們的利益。西方列強或者東洋日本都會出手阻撓清政府改革,因為她們害怕在華利益重新被中國收回去。從中國的幾次改革圖強,當中就可以看出經常被日本打斷。最不希望中國改革崛起的當然屬於日本。每次中國走到十字路口,要進行徹底的改革的時候都被日本給打斷。因為日本害怕中國成為日本在亞太地區的勁敵。日本人不可能看著中國改革做大做強不管。所以說慈禧太后如果把實權交給光緒皇帝進行改革中國的維新變法未必能成功。因為西方列強以日本會把中國的改革扼殺在搖籃之中。中國的改革不僅要遇到國內的頑固封建勢力的阻撓,還要遇到西方列強與日本阻撓。改革是十分艱難的。何況當時清政府內憂外患,有沒有把握改革成功?還是問題?關鍵是人家不會看著你改革成功人家會把你扼殺掉。除非清政府的改革,從上到下像日本的明治維新那樣得到全體國民的堅決擁護,改革熱情高漲或許中國能走出一條符合中國的道路與發展。


鐵木真165163663


這個問題其實不用假設,因為歷史已經給了我們大致的答案。光緒帝掌權,清王朝不僅不可能追趕上西方列強,反而行政情況會變得更為糟糕。

現在有個先入為主的印象,彷彿清末時代慈禧太后一直把持著大權,實則不然。慈禧太后在同治、光緒兩朝輔政的主要理由,是君王年幼,而隨著君王成年,必然要還政。其中,同治帝在1872年大婚,隨後就開始親政。而光緒帝則是在1889年大婚,而後就是光緒帝親政時期。

雖然慈禧太后仍然對朝政加以密切關注,但此時慈禧所能做的只是監督、影響,鮮有直接出手干預重大國政決策的例子。

在光緒帝1889年親政之後,其行政風格非常明顯,即稚嫩、急躁,在處理內政外交事務方面,遠比不上慈禧太后的圓滑老辣。

光緒帝在政治上,最初受帝師翁同龢影響極深,信任翰詹科道等清流言官,而對洋務事業缺乏經驗和足夠的興趣,對李鴻章等地方實力派封疆大吏缺乏溝通和信任,對於慈禧太后的施政風格並不贊同,由此也形成了清王朝高層政治中的帝后黨爭。

在光緒主政時期,接連做出了幾項重大決策,諸如暫停北洋海軍建設,諸如在1894年以強力應對日本的挑釁等等,其決策的成敗與否,見仁見智。

自甲午戰爭戰敗後,光緒帝的行政風格為之一變,更為激進。此後開始信任楊銳、梁啟超等維新人物,由於政策之偏激,甚至於引起了一直衷心擁戴光緒帝的翁同龢的反對。1898年,光緒帝實施激進的戊戌變法,由於政策過於激進,缺乏政治基礎,推進艱難,康有為等竟準備實施“圍園殺後”,最終激起慈禧太后的絕地反擊,導致百日維新破產,進一步加深了清王朝的政治亂局。


海研會


肯定搞得一塌糊塗,光緒這人急功近利,又無擔當,即使開辦新政,最後結果和王安石變法一樣,有可能被下面人搞變味,而其又不諳世事,又無主見,好聽婦人之言,屆時清政府會失去底層士紳支持,垮臺更早。

封建制度向資本主制度義轉變中,最根本的關鍵是帝國統治基礎中士紳和舊貴族需要向資產階級轉變,其手中的農業財富必須成為資本,朝大農場,工商,實業轉變。但是,光緒時代的士紳還沒這意識,貿然推行新政,根本沒有人願意支持,所以光緒親政一樣短命。


k歌王子


主要是光緒空有一身愛國腔。他不知道,他所有的一切,都是慈禧給的。他一去從政經驗都沒有。更不懂人情世故,不懂規矩。殊不知,一旦慈禧掛了,他也死不遠了。因為,他沒有心腹,慈禧就是他的恩人,你連恩人的想殺,到時候,外人你更不是無情嗎?下狠心殺嗎。那麼這麼官員,會服你嗎?當然,如果光緒有奕訴那樣的威望與能力,主要不犯大的錯誤,可以續命幾十年,但是,一個好的政治家是要經歷過人情世故,高超絕倫邏輯思維


liyongxing543


滿清只會敗得更快,

慈禧什麼人?26歲,以懿貴妃兼同治皇帝聖母的身份,聯合皇后、恭親王,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

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於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

你覺得慈禧的政治手腕如何?

治國靠手,腕靠能力,不是靠人品,更不是看你勤不勤政、愛不愛國,

說能力,從不認為光緒皇帝能力比慈禧強,說駕馭大臣的手腕,光緒顯然更不行吧?

這種假設沒有意義,滿清出現這種問題是好事,只有滿清抽心一爛,土崩瓦解,才能建立起新王朝。

沒個王朝的滅亡是好事,舊的、腐朽的王朝滅亡,新的才會崛起,任何試圖挽救都是徒勞的。還不如讓他早點死


南朝四百八十寺


去掉美化色彩,光緒是一個不幸的人,父母不能相認,兄弟不能相親,夫妻不能相親愛,君臣不能相依,從他親政後,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就能看出他的個人能力很不夠。至於對修鐘錶,彈鋼琴,痛恨袁世凱,只能說有些狹隘的小聰明吧。從和珍妃的感情和一些野史來看,他有些心裡疾病吧,有易裝行為。客觀的說光緒的說光緒親政十年決斷有二:1指揮甲午戰爭急於求戰又急於求和。2輕信康有為搞沒有群眾基礎的戊戌變法。即使慈禧在完全放權的幾年裡光緒在甲午陸戰中的驚慌急於求和鉅額賠款!是個人問題不要在替他找藉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