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繼順風車後,滴滴快車、專車也出事了!滴滴,卸載還是留著?

「最新」继顺风车后,滴滴快车、专车也出事了!滴滴,卸载还是留着?

繼順風車事件後,滴滴快車、專車接連被爆出問題。滴滴,普通用戶該如何面對你?

快車司機約女乘客去賓館被封禁賬號

聊天記錄曝光

拿過乘客手機給自己五星好評,加上微信後對乘客進行言語騷擾。8月26日,一名乘客在上海使用滴滴快車時,遇到了這樣一名司機。

「最新」继顺风车后,滴滴快车、专车也出事了!滴滴,卸载还是留着?

8月27日下午,記者從滴滴方面獲悉,經過調查該乘客的投訴,目前已經將涉事司機賬號封禁。

網友“忽暖蜜長擁”8月26日爆料稱,她當天早上在上海張楊路叫了一輛滴滴快車,上車後司機很健談,一直“搭訕”,自稱是她的老鄉,並詢問她男朋友的事。中途,她在外灘附近取完東西之後,請求司機將其送到另一個地方。快下車時,司機提出加微信。她表示,自己出於不好意思拒絕,並且擔心拒絕了司機不讓下車等狀況,便通過了微信請求。

該名網友在爆料裡還稱,司機說快車和順風車不一樣。沒過一會,司機提出約會,遭到拒絕。到達目的地之後,司機主動要過她的手機,自己給了自己五星好評,聲稱為了評上優選的司機。下車時,她發現司機多收了15.6元的路橋費,但沒敢糾纏,下車了。

該名網友表示,她本以為事情就此結束,沒想到,到家吃完飯一看手機,發現該名快車司機給自己微信發了許多“騷擾”消息,如“今晚可以去賓館玩會嗎?”等,內容極其不堪。

這一爆料在網上發出後,引發了許多網友的關注,有網友建議該乘客報警。

記者8月27日下午就此事詢問滴滴出行方面,據一名工作人員回覆,經過對該爆料與乘客投訴的調查,目前涉事司機賬號已經被封禁。

滴滴專車遇警察查車

司機竟踩油門到底!

8月27日,滴滴又引發了新一輪的關注。有廣州網友爆料,在她身上發生了一起專車“驚魂”事件。微信對話截圖在朋友圈流傳。

事發現場↓↓

「最新」继顺风车后,滴滴快车、专车也出事了!滴滴,卸载还是留着?

對話截圖↓↓

「最新」继顺风车后,滴滴快车、专车也出事了!滴滴,卸载还是留着?「最新」继顺风车后,滴滴快车、专车也出事了!滴滴,卸载还是留着?
「最新」继顺风车后,滴滴快车、专车也出事了!滴滴,卸载还是留着?「最新」继顺风车后,滴滴快车、专车也出事了!滴滴,卸载还是留着?

據截圖顯示,該網友在坐滴滴專車時遇上警察封路,結果專車司機踩油門到底,逃警了,在廣州市中心車速達到130。“我那個時候已經覺得要死,沒命了。”坐在車上的時候,網友覺得,司機就是亡命之徒,窮途末路,死都不要被抓住。

後來車輛被警察攔下,她去錄了筆錄。整個過程,該網友嚇壞了。

今早,滴滴方面回應稱:經瞭解,8月26日17:00左右,滴滴專車司機搭載乘客途中遇到交警查車,因有多條違章記錄未處理,司機擔心被交警扣車,因此未按交警指示停車仍繼續前行。在交警駕車追行約五百米之後,司機在大北立交紅綠燈處停車。目前,司機未被拘留,但因多次違章未處理,其車輛已被交警扣留,由於違反道路交通法規,司機現已被平臺封禁。經核實,該司機沒有犯罪記錄和其他違法行為。對於乘客的遭遇,我們感到萬分抱歉,我們將持續加強司機培訓,增加司機安全觀念,守護乘客安全。

滴滴順風車案嫌犯被批捕!

9月底前整改不到位滴滴出行app面臨下架

「最新」继顺风车后,滴滴快车、专车也出事了!滴滴,卸载还是留着?

8月27日,樂清市人民檢察院對“女孩滴滴順風車遇害案”犯罪嫌疑人鍾元,以涉嫌搶劫罪、強姦罪、故意殺人罪依法批准逮捕。

據人民網8月27日報道,24日,浙江省溫州市發生女乘客乘坐滴滴順風車途中被害的惡性事件,也暴露了滴滴公司網約車管理的缺陷與漏洞。對此,8月27日,深圳市網信辦、深圳市公安局、深圳市交通運輸委聯合約談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簡稱“滴滴公司”)相關負責人,責令滴滴平臺於9月底前完成4項全面整改工作,否則,將對其採取聯合懲戒、撤銷經營許可證、APP下架等措施。

約談會上,各單位通報滴滴公司安全生產及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情況。滴滴公司未按照規定向政府部門傳輸報備順風車數據,也未配合公安部門做好駕駛員背景核查工作。根據滴滴平臺向政府監管平臺傳輸的網約車數據顯示(順風車數據未傳),平臺內仍有近5000名駕駛員、近2000臺車輛未取得營運證件。

尤其是順風車業務,已出現多宗影響惡劣的安全及營運服務事件。其中深圳就有多宗:8月14日有深圳媒體報道,滴滴駕駛員王先生反映,平臺存在“外掛”軟件,用“外掛”可以讓車費翻倍;8月4日12點,兩名13歲的深圳少年,從深圳打滴滴順風車到重慶遊玩,路程約1500公里,路況複雜且存在疲勞駕駛的情況,滴滴被指派單規則不合理,及對乘客不負責。

滴滴司機白師傅認為,滴滴順風車確實存在安全隱患。他說,滴滴順風車和快車、專車不在一個平臺,管理是分開的。“順風車運營車輛不用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駕駛員也不用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就可以上路接客。”

“短短三個多月,滴滴再次出現順風車乘客遇害事件,這無疑給整個社會蒙上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約談會上,深圳市政協辦公廳副主任劉麗萍直言,滴滴公司並非技術上無法改進,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社會責任。

深圳市交委調研員俞力說,目前深圳依然存在大量無資質的人員和車輛在提供快車、專車服務,滴滴應該加快清理無證人員和車輛,“如果滴滴公司不能落實整改意見,再次發生類似惡性事件,我們將追究平臺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對此,深圳市交委責令滴滴平臺於9月底前完成4項全面整改工作。首先,即日起堅決清理平臺內不合規的車輛、人員,禁止平臺向未取得許可的車輛及人員派單;同時,立即停止在深圳的順風車業務,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規範經營順風車業務;另外,要堵塞安全管理漏洞,重視與完善投訴處理工作,徹底解決平臺上時有發生的虛假註冊等軟件問題,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最後,建立與完善信息員及駕駛員誠信管理制度。

深圳市交委相關負責人指出,如滴滴公司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市交委將聯合相關職能部門,採取包括但不限於啟動對平臺的聯合懲戒、撤銷經營許可證、APP下架、停止互聯網服務、停止聯網或停機整頓等措施。

約談會上,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政府事務總監陳宇回應,滴滴公司已經進行初步整改,對事故中客服存在的問題進行積極改善。他表態稱:“滴滴一定會按照交通部、深圳市委、市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的要求嚴肅整改、認真落實,給主管部門和社會一個滿意的答覆。”

交通部刊文

若不能為乘客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這樣的企業不要也罷

交通運輸部官網27日刊發評論文章《堵住“滴血”的漏洞》,文章針對“女孩乘滴滴順風車遇害事件”表示,事前不做有效防範,事中不能積極干預,事後標榜高價補償,滴滴的安全底線在哪裡!生命只有一次,豈是金錢可以贖買的?安全漏洞的背後是企業安全管理制度的機械僵化,根源上卻是企業負責人安全責任的嚴重缺位。

文章全文如下:

8月24日,浙江樂清女孩趙某乘坐滴滴順風車前往永嘉途中,慘遭司機姦殺。3個月前,在河南鄭州,一名空姐乘客遭滴滴順風車司機殺害。兩案如出一轍,同是滴滴,同是順風車,同是女乘客死於非命。我們震驚於兇手的殘忍,更無法容忍企業對生命安全和社會責任的漠視。

“8·24”案件發生時,正值滴滴承諾的順風車業務整改期。滴滴發佈的“對於樂清順風車乘客遇害的道歉和聲明”承認,該公司前一天就收到過“8·24”案件中作案司機對另一名乘客欲行不軌的投訴,但沒有針對投訴進行調查處置。事發當天,遇害者的朋友在接到“救命”信息後多次向滴滴客服求助,滴滴方沒能及時採取有效干預和救援措施,甚至警方兩次向滴滴客服索要嫌疑人及車輛信息也遭到拒絕,致使救助行動延宕數小時之久。事發後,滴滴聲稱“未來平臺上發生的所有刑事案件,滴滴都將參照法律規定的人身傷害賠償標準給予3倍的補償”。

事前不做有效防範,事中不能積極干預,事後標榜高價補償,滴滴的安全底線在哪裡!生命只有一次,豈是金錢可以贖買的?安全漏洞的背後是企業安全管理制度的機械僵化,根源上卻是企業負責人安全責任的嚴重缺位。

任何事後的補償和追責都無法挽回已失去的生命。保護乘客生命安全,最關鍵的措施就是事前防範,需要企業的責任擔當,更需要政府的有效監管,這也是國務院保留出租汽車(包括網約車)“三項行政許可”的重要原因之一。企業開展順風車業務,對社會有積極的一面,但這並不意味著就可以不盡安全管理的責任。尤其是個別企業,打政策擦邊球、鑽法律空檔,以順風車之名行非法營運之實,逃避甚至抵制政府依法監管;大量佔用公共道路資源幹著營利的買賣,卻試圖逃避承運人依法應當承擔的責任。如此漠視生命安全、藐視法律權威的行為,必須依法受到嚴懲,必須堅決嚴格糾正。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任何市場主體都要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在法治框架內運營,特別是涉及生命安全的運營行為,絕不能遊離於法治之外。平臺企業不能仗著自己錢多,掌握的車輛、駕駛員、乘客信息流量多,就有恃無恐、任性而為。

滴滴事後稱“無法將乘客和車主任何一方的個人信息給到警方之外的人”,且不論這種藉口能否說得通,即便這種理由能成立,這不也恰恰說明了政府掌握平臺運營數據、實施有效監管的重要性嗎?如果警方可第一時間從政府監管平臺拿到相關信息,救援行動是不是可以更快展開呢?

市場主體是多元化的,具備同樣服務能力的平臺企業不止一家,如果某家企業不服管又不自律,總拿乘客的生命當兒戲,社會公眾會用“腳”投票,政府也絕不會袖手旁觀。換句話說,如果不能為乘客生命安全提供切實有效的保障措施,這樣的企業不要也罷。

回到“8·24”案件,除了將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作為平臺企業的滴滴及其負責人,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有關方面應該認真研究,今後不能再模稜兩可。最要者,必須以此為戒,痛下決心,徹底糾正個別企業長期存在的組織非法運營的行為。如果不能有效約束企業漠視生命、罔顧法治的行為,這便是法律的恥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