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佛寺的布局以及進出講究,以後不用擔心做錯

很多人一心向善,願意去佛堂,但常常進去後見到佛像就拜就許心願,裡面的格局也好,佛像也好,一律不識,今天咱們就來簡單講一講。

天下的佛寺嚴格來說其實都差別不會很大,首先就是山門,山門上的門釘一般也是一座佛寺規格的代表,跟寺廟在歷史上的地位有關,一般中間大門橫豎都9個門釘是最高,當然有的地方也並沒有門釘。

淺談佛寺的佈局以及進出講究,以後不用擔心做錯

而進門的時候,如果開三道門,記得從兩邊進,中間是為空門,出家人走的。兩邊是無作門,無相門,無作是斷因果,而所謂無相,欲涅槃,則要離十眾生相。這兩道門都可以走,代表本身對佛門的崇敬。不過記好一點,門檻別踩,寺廟的說法是門檻為佛祖的肩膀,自己的人生坎坷,其實深究起來,大家都踩門檻,那麼踩多了,門檻就容易壞,僧侶還要拿錢出來換門檻,毫無疑問加重了經濟負擔。當然中國傳統文化,不論去哪裡,別人家的門檻都是不踩的,這是起碼的尊重,然而現在很多年輕人甚至包括中年人都缺乏這方面的瞭解。.

淺談佛寺的佈局以及進出講究,以後不用擔心做錯

天王殿

一般來說,進山門第一重殿都是天王殿,四個方向供奉四大天王,門口是哼哈二將。四大天王也有一番含義,其實你自己看,四大天王的寶物都有缺陷,傘無骨、琴無弦、蛇無鱗、劍無鞘,有兩種說法,其一就是說這四種寶物都有缺陷,寓意人生沒有完美,而在一些地方則認為,劍無鞘保鋒(風),琴無弦保調,傘無骨保雨,蛇無鱗保順,所以合起來就是風調雨順,所以拜四大天王,是求風調雨順的。

出天王殿後,第二重殿則為彌勒殿。彌勒在佛教中是未來佛,居住在欲界六天第四天的兜率天中,佛經中說在佛涅槃後56億7千萬年後彌勒成佛,接替佛祖的位置,所以嚴格來說,平時所稱呼的彌勒佛,是錯誤的,應稱作彌勒菩薩,例如《瑜伽師地論》相傳就是由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下來的。在佛門中,彌勒的修行法門一直都非常受重視,尤其以法相宗最為看重。

淺談佛寺的佈局以及進出講究,以後不用擔心做錯

彌勒菩薩

不過如今的彌勒造型,出自五代時期浙江奉化的契此和尚,也就是布袋和尚,所以看起來胖胖的,很和藹。而最初的彌勒造像,則看起來和佛祖很接近,比如樂山大佛就是彌勒坐像。

淺談佛寺的佈局以及進出講究,以後不用擔心做錯

樂山大佛

普通人拜彌勒,求彌勒,往往求財,有句話叫做和氣生財,還有人認為手裡的乾坤袋能納財,還有人說管未來,錢財就是一個人的未來,那麼拜彌勒求財總沒錯。從這裡又衍生出了男配觀音女配佛的說法,這裡的佛,就是指彌勒。但筆者認為,這應該是從中國傳統的命理學衍生出來的,在八字的六親中,正財就代表妻子,而一個男人能發財,我們往往也說他的妻子旺夫,所以代表求財的彌勒,就交給愛人來戴。

當然這樣的認知,終究比較膚淺,一個男人不能將是否獲得財富歸咎於自己的妻子,這是很不負責任的,就好比古時候商紂、唐玄宗的故事,人們總是歸咎於妲己和楊貴妃一樣,是缺乏擔當的表現。但不可否認的是,要積累財富,家庭和睦是非常重要的。

彌勒的背後,一般還會供奉一尊像,這就是韋陀菩薩。佛門中這就相當於外交官,有著自己的潛臺詞。一般韋陀手中會有一把金剛杵,如果指地,則不接待掛單,如果橫託,則免費接待一天,而如果指天,則可以接待三天。古時候非常重視顏面,而僧侶很多也並不擅長和別人計較錢財,於是想出此法,面對外來僧人時,就可以免去很多尷尬。

淺談佛寺的佈局以及進出講究,以後不用擔心做錯

韋陀菩薩

當然也有很多直接把彌勒和四大天王放在同一座殿的情況,主要的原因就是寺廟規模比較小,所以想出的方便之法。

而出了彌勒殿,就是大雄寶殿,中間佛祖,兩邊是阿難尊者和迦葉尊者,後面是四大菩薩,依次為觀音、文殊、普賢、大勢至。當然也有的情況是直接供奉三身佛,即法身佛、報身佛和業身佛。

淺談佛寺的佈局以及進出講究,以後不用擔心做錯

大雄寶殿

這裡給大家簡單說一說拜四大菩薩都求什麼,拜觀音可能都知道,求平安,拜文殊則求智慧,拜普賢求長壽,拜大勢至求解災。

要請香要供奉,最好都在這一重殿進行。當然,也希望每個人去廟宇中,都量力而為,不要參與商業活動,也不要搞封建迷信,如果確實心向佛門,願意去做一點事情,也應點到為止。如果遇到有人拉你去參與商業行為,也應果斷拒絕,如今各項政策法規都非常嚴格,都能夠保護你,遇到不合理的情況,一定要堅決反對。

淺談佛寺的佈局以及進出講究,以後不用擔心做錯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北關,四川娃子一枚。原創不易,寫作不易,感興趣就加關注冷兵器戰場吧,我們是一個有溫度的自媒體。

下期預告:來自印度神話中的佛教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