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國女作家首富,大紅大紫之後爲何背上文妓這一罵名?

在新中國成立前後,上海曾出現過這樣一位大紅大紫、盛極一時的女作家:

她不僅容貌秀麗,而且文采斐然,被譽為美女作家,一度與張愛玲齊名,當時有“蘇張”之說;

她在27歲那年因不堪忍受家暴與背叛,毅然向丈夫提出離婚,此後42年裡再未嫁人,直到她病逝;

她創辦了中國首家完全由女性支配的刊物,曾靠寫作榮膺“民國女作家首富”這一殊榮;

她在解放前後飽受爭議,尤其是因曾為大漢奸陳公博歌功頌德而倍受指責,時至今日仍被不少人斥之為“文妓”;

她就是近現代文學史上一顆耀眼的明珠、著名女作家蘇青。

她是民國女作家首富,大紅大紫之後為何背上文妓這一罵名?

其實“蘇青”只是個筆名,她本姓馮,名和儀,1914年出生於浙江寧波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她的祖父是晚清舉人出身,父親曾出國留學,母親則以教育為業,這樣的家庭背景使她從小就獲得良好的教育。

馮和儀小小年紀便已顯露出在文學方面的潛力,寫得一手好文章,到她上中學後,就經常有精短散文見諸報端。國文老師曾對她的文才大為歎賞,甚至給予她“中國之光”這樣的至高評價。

1935年,著名的《論語》雜誌登載了馮和儀的處女作《生兒與育兒》。這本雜誌的主編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學大咖林語堂,他對馮和儀的文學才華大加讚賞,使得馮和儀大受鼓舞。此後,這位21歲的姑娘便陸續寫出了不少與女性解放有關的文章,經《論語》、《宇風》等刊物發表後,迅速在文壇嶄露頭角。

此時的馮和儀,無疑已進入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她不僅文名鵲起,美貌也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她本就眉清目秀、氣質嫻雅,只不過皮膚沒那麼白,總之是一個楚楚動人的才女,因此有了一個“黑美人”的綽號。

她是民國女作家首富,大紅大紫之後為何背上文妓這一罵名?

早在中學時代,馮和儀便與一位男同學兩情相悅。他名叫李欽,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個標準的高富帥,曾與馮和儀在學校聯袂扮演羅密歐與朱麗葉。

他倆高中畢業後,男方便請人到馮和儀家中說媒。馮母欣然同意,馮和儀自己當然也很高興,不過她不同意男方所提出的馬上結婚的要求,表示只能先訂婚,大學畢業後再結婚。

1933年,馮和儀與李欽同時報考國立中央大學,結果馮和儀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李欽卻榜上無名,只得另行考入東吳大學。

馮和儀進入中央大學後,很快就因為才貌雙全引起校內眾多男生的關注與追求,男生都稱她為“寧波皇后”,幾乎每天都有人給她寫情書或示愛。馮和儀一律拒絕,並明言自己早已訂婚。

不過,李家聽到一些風聲後都坐不住了,催著她與李欽馬上完婚。無奈之下,馮和儀在1934年回到寧波與李欽舉辦了結婚典禮。但第二年就因懷孕被迫中斷了學業。

但三年後,隨著抗戰爆發,這對夫婦輾轉到上海定居,他們的婚姻卻陷入了危機。

她是民國女作家首富,大紅大紫之後為何背上文妓這一罵名?

學法律出身的李欽在上海做了一名律師,但他完全沒有事業心和責任感,根本不關心養家,只知吃喝玩樂,用錢也毫無節制。他身上沒錢就到處賒欠,債主找上門來討債,每每使馮和儀陷入窘境。此外,他還揹著馮和儀在外面有了女人。馮和儀是何等聰明的女人?為此,她和丈夫經常發生口角。

李欽繼續我向我素,馮和儀忍辱負重,好言相勸,李欽不但聽不進去,反而破罐子破摔,動輒對馮和儀破口大罵,最後竟發展到她拳腳相向,

即便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馮和儀對家暴和背叛再也忍無可忍,憤而提出離婚。最後他們終於達成協議,馮和儀撫養大兒子,另外兩個孩子歸李欽(後來馮和儀得知李欽經常打罵他們,便帶回自己身邊)。

過去寫文章對於蘇青來說只是一個業餘愛好,離婚之後就成了謀生手段了。她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還請了個保姆,生計著實艱難。

離婚後不久,蘇青就在《古今》雜誌上發表過一篇題為《論離婚》的散文,以獨特的觀點和精到的筆法對男女婚姻作了一番精彩論述。沒想到這篇文章卻深深打動了當時的上海市市長陳公博。陳公博此前也經歷過婚姻上的動盪,因此讀起《論離婚》來深有共鳴。

她是民國女作家首富,大紅大紫之後為何背上文妓這一罵名?

《古今》雜誌的老闆朱樸就是汪偽政府的交通部次長,他知道馮和儀離婚後,便對她寫文章奉承奉承陳公博,以此解決工作問題。

為了家庭生計急昏了頭的馮和義,一時糊塗之下犯了一個不該犯的錯誤,竟然違背了一個文人應有的原則,聽從朱樸的建議寫了一篇《的印象》,對陳公博大加吹捧。只是她沒想到,這篇文章卻成為她後半生噩夢的肇始!

陳公博讀到那篇文章後,非常高興,當他得知馮和儀衣食無著後,便專門寫了一封親筆信,邀請她擔任市府專員,職責是給自己處理文書工作,月薪1000元。

這樣的條件馮和儀當然沒法拒絕,於是她便進入政界。不過,她只幹了兩三月就辭職了,原因是她只適合做文人而不適合從政——她閒著沒事居然寫了篇文章批評公文的衙門作風來了。陳公博當然不高興,便請她下了崗,但是每月的薪酬仍然照付。

下崗就下崗吧,只要有錢拿。馮和儀就拿著這些錢成立了天地出版社,創辦了中國第一本由女性主導的刊物《天地月刊》,也就是從那時起,“蘇青”這個筆名逐漸廣為人知,讀者和文友都只知蘇青而不知其原名了。

她是民國女作家首富,大紅大紫之後為何背上文妓這一罵名?

能夠自主創業,而沒有選擇做一名拿稿酬的寫手,說明蘇青是一位頗具膽識的文化人。整個出版社從無到有,從汲汲無名到大放異彩,靠的主要是她一人之力。而且舉凡寫、編、校、審、印等各個流程,事無鉅細均要一手經辦,回到家中還要照管兒女,這番魄力與精力是令很多男人都自愧不如的。

尤其難得的是,蘇青的出版事業蒸蒸日上,她一邊幹著各種雜活一邊寫書,竟還能保持極高的產出率。特別是之前她《結婚十年》這本書,一經出版後即大受讀者熱捧、爭相購買,市面上的書遠遠供不應求,出版社便先後刊行達36版之多,實在令人咋舌!後來她的散文集《浣錦集》也同樣大受歡迎,刊行了十幾版。

有人曾對民國時期眾多女作家的收入進行過統計,據說結果顯示,排在榜首的並不是人們印象中的牛人張愛玲,而是蘇青。因此現代人便給她便戴上了一頂“民國女作家首富”的桂冠。

她是民國女作家首富,大紅大紫之後為何背上文妓這一罵名?

但正應了那句俗話:人怕出名豬怕壯。蘇青在上海文壇的大紅大紫,再加上她的確給陳公博唱過讚歌、打過工,於是很多人也將她劃入“漢奸文人”的黑名單,再加上她當年不少文章中用詞非常大膽,不諱言男女之事,因此又被冠以“文妓”之惡名。

可想而知,蘇青背上這樣的黑歷史,在當時那個時代背景下是無論如何都洗不清的。後來她在文壇便逐漸歸於沉寂,甚至悄無聲息了。原來她為了生計,已改用馮允壯的筆名,混跡於戲曲創作圈了。

1955年,蘇青因一封信涉嫌“胡風分子”入獄,1956年被釋放,不但惡名更著,而且連維持基本的生存都成了問題。

萬分困頓的蘇青陷入貧病交加的境地,先後患上心臟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連生活都難以自理。這樣的境地,怎一個慘字了得!

1982年,這位曾盛極一時又飽受非議的才女溘然長逝,享年69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