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家倒閉因爲P2P爆雷?你想的太簡單了|揭祕三個關鍵原因

鄰家倒閉因為P2P爆雷?你想的太簡單了|揭秘三個關鍵原因

各位農創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板磚大餘。今天我想回答一個行業觀察的問題,一位做金融的朋友問:鄰家便利店在一夜之間毫無徵兆地倒掉,168家店全部關閉,如何看這件事情?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從三個方面進行回答。

這位做金融的朋友提到鄰家便利店是善林金融投資的,他認為善林金融的爆雷直接影響了鄰家便利店的發展。

這個觀點我接受一半,因為鄰家便利店是一個獨立法人實體。作為一個獨立法人實體,不管它的股東方是誰,股東方只有一個出資義務,出了其中一部分錢。當然如果股東沒有完全盡到出資義務,比如說他要出一個億,但他只出了五千萬,的確會對鄰家便利店這個獨立法人的運營有一些影響。但這個影響並不至於讓鄰家便利店這個獨立的法人能夠去進行倒閉。

也就是說倒閉的原因是鄰家自身的原因。為什麼這麼說呢?從三個方面來講:

第一個,我們一定要知道一家便利店生存的根基到底是什麼、最核心的競爭要素是什麼。便利店的特徵要體現出便利,所以它在選址上、開店的位置上的要求是要臨近於商業區或者是居民區。你是開社區便利店還是商業區的便利店?這是一個定位問題。實際上,我們會發現鄰家由於開店太快,在這個選址的問題上它偏向於商圈,但是不太明顯。所以它的選址上首先就是有問題。這就決定了鄰家便利店的流量並不是特別的高。

第二個問題,一個便利店它真正的盈利能力是來自於什麼?是來自於賣賣貨嗎?在這個問題上,我想特別講買賣貨是一個基礎的成因,因為每個便利店的流量相對是比較固定的。所以其實流量這個事情並不是讓一個連鎖便利店能夠賺錢的關鍵原因。它的關鍵原因是來自於供應鏈的能力。

比如說同樣的水果,別人的採購是八塊一斤,你的採購價是七塊一斤,那你整個的盈利能力就是不一樣的。同時生鮮這個品類在便利店中,有比較強的引流作用,它也會讓流量更加的穩固和穩定。所以生鮮這個品類在便利店中的作用我們也能看得見。從這一點來講,鄰家便利店由於快速發展起來,所以它的供應鏈並沒有非常強的向上遊的溢價能力。它一直都是在加大這樣一種投入。包括來建立便利店的中心倉,這些動作都是在增大投入。所以盈利能力不強、選址定位不明確是鄰家便利店虧損的兩個重要原因。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也是鄰家便利店倒閉的第三個原因,其實是便利店這個市場是一個競爭高度激烈的市場。我們這個行業有眾多的巨頭。由於供應鏈沒有競爭優勢,流量選址也不是特別的穩定,在增大投入的前提下,鄰家沒有辦法實現正向現金流。比如說它的供應商賬期也很短。沒有辦法實現正向現金流這才是直接導致鄰家便利店一夜之間關閉的最重要原因。

我們都知道大家為什麼都願意做便利店,因為它每天在收現金,比如說鄰家便利店有160多家店,如果一個店一天賣一萬塊錢,那它每天有160多萬的現金流。實際上,由於供應商的賬期它沒有優勢,它極有可能每天流出的是300萬,那它明顯就難以為繼。這樣就完全靠股東來輸血。而這個時候善林金融又輸不了血,那必然就出了問題。

所以這個事情我們可以把它一體化來看,也可以把它拆開來看。就我個人觀點可能拆開來看更加客觀。從鄰家便利店整個的經營上來講,導致它倒閉的是這三個原因:第一個,流量不穩,和選址有關;第二個,供應商的價格和賬期沒有優勢;第三個,不能實現正向現金流。這是鄰家便利店難以為繼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