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配送到家市場可能消失?你能想像沒有外賣的日子嘛

10年後配送到家市場可能消失?你能想象沒有外賣的日子嘛

各位農創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板磚大餘。今天一位新農人提了這樣一個問題:達達-京東到家正式宣佈已完成最新一輪5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分別為沃爾瑪和京東。三天之前,UU跑腿獲東方匯富·匯德豐戰略投資2億元人民幣。到家配送的市場為何會獲得投資人的青睞?

他希望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實際上我主要研究、觀察和從事的行業是農業、互聯網和金融的一個結合領域。這個問題已經超出了我的觀察和研究領域,我不太想回答這個問題,我也認為我沒有能力回答這個問題。

但是這位新農人比較執著,他說到家配送和生鮮、淨菜是直接相關的,他還是希望我能夠從生鮮的角度上聊一聊這個話題。盛情難卻,我就簡單的說幾句,說的不到位,也請大家見諒。

就我來看,到家配送服務的確最合適生鮮、淨菜包括餐飲的配送,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我想講的是,到家配送即由門店配送到家,這是一個非常短距離的事情。那為什麼需求會這樣旺盛?

這主要和中國的一種文化相關,即宅文化。這種文化誕生主要是在85到95這一代人身上。這十年出生的人有比較強的宅文化。宅文化的產生有非常大的社會背景。這一代人,他們壓力很大,工作節奏很快,也沒有經歷過太多的社會動盪,所以他們偏懶。懶不是個貶義詞。這一代人也不太擅長社交,因為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活的也比較自我,所以最後導致了宅文化的產生。

而宅文化自然而然就會催生配送到家這樣一種服務。實際上,我們也能觀察到,便利店越來越社區化發展、越來越下沉。但是目前便利店還沒有下沉到小區,在這樣一個時間點上,就產生了這種跑腿到家的服務。

換言之,如果便利店、餐廳在你小區周邊一公里範圍內,我認為配送到家這個市場會逐步消失。而實際上,我們周邊很多店會集中在商業區周邊,它可能離我們家庭的範圍在3公里左右,但這又超出了步行距離,所以就會產生了跑腿到家的服務,像達達-京東到家。

由於門店下沉還沒有深入到社區,但宅文化的形成、人性的需求誕生,所以短期之內,即10年之內產生了這樣一個市場。

而就我個人來看,這個市場在10年後,會逐步關閉,並且一定會關閉。這個關閉將由什麼帶來?宅文化這一批人隨著年紀逐漸增大,將逐步改變這樣一種宅的習慣,願意走出來。90後現在已經28歲了,再過10年38歲了,有了孩子、成家立業。所以在10年後,這個市場會逐步消失。

如果講為什麼現在這個服務能夠獲得高額投資,我個人認為,是短期內需求非常旺盛。因為資本也是短期趨利的。同時,像京東、UU跑腿,他們都是在做商業閉環,這部分都是他們生態中的補充部分,是來達到他們整個生態大流程中的補充部分。所以短期內可以獲得融資,長期看沒有未來。

與此同時,還有一個特徵,我認為是我們必須要關注的。就是當期消費降級這樣一種情況的產生。它會帶來整個社會的消費頻次和消費慾望的降低。消費頻次降低對於企業經營而言,可能比成本上升的傷害更大。

因為這時候,企業經營者和供給者會處於一個進不能進、退不能退的境地,進需求不足、退服務下降。所以它得維持這個高昂的成本,但是服務頻率又下降了,人的工作量不飽和,在這樣一種狀況下,自然而然會催生外賣和配送服務。

其實我們可以看見,供給者有提高消費頻次的需要,而消費者有消費降級、宅的傾向,所以短期內配送到家服務的需求高度爆發,這是他們能夠獲得高額融資的原因。隨著消費慾望的回升、隨著年齡的增大、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隨著社會配套的進步、隨著大企業流程的閉環、科技的發展,這個市場會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