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親獨自帶倆孩子坐火車卻無人肯換座,該生氣嗎,你怎麼看?

4245980885


其實每個人都不容易,將心比心,要求不那麼高,可能得到的更多。

如果經歷這件事情而生氣的人,大多數都認為自己是第一,別人都需要為自己的利益而讓步。自己最不容易,別人都比自己過的好,因此,別人都要讓著我。

其實,這樣的心理是要不得的!大千世界,每個人都忙忙碌碌的過著,各有各的不容易。多想想別人的不容易,自己也就心平氣和了。而且,說實話,出行前,儘可能的安排好自己的行程和鋪位是極端重要的,一般情況下,帶兩個孩子出門,最好是買到至少一個下鋪再出門的。否則,就有可能碰到極端的情況,就像這位女士遇到的情況,可能沒有人給你讓鋪位的。

從道理上講,一個母親帶著兩個孩子坐臥鋪,是挺不容易的,她先找到列車員和列車長看是否能換,結果對方好像很冷淡,她又找了很多人想換鋪位,還是沒有人換。感覺這就是遇到了極端的情況了,就是沒有人給讓的。只能說運氣很差的。不過千萬不能生氣的,別人給讓鋪位是別人幫忙,別人有困難不給讓也是人家的權利。有什麼好生氣的呢?
那麼如何去換鋪位可能成功率更高呢?

1、很禮貌的很多都能換來座的

平時坐臥鋪,還是有不少人換鋪位的,但是好像都很禮貌,都是先試探下對方是否有同伴什麼的,是否換鋪位方便,另外就是再聊天拉進關係,關係近了,在提出是否能補償一些費用來換下座位,儘量讓對方不感到困難的前提下,讓自己方便一些。這樣,好像一般都能夠換鋪位成功的。

2、一般找年輕人換成功率更高一些

一般情況下,年輕人好說話一些,因為年輕身體條件也很好,因此,如果自己有困難跟年輕人非常禮貌的請求幫助換一下座位的時候,另外一定要主動提出真心的要給一定補償,年輕人一般都會換的。至於對方要不要都無所謂的。但是一般情況下,如果對方不要補償,請對方吃一盒盒飯或者吃點水果也行啊!這樣也能補償對方,讓對方好心立馬有好報!

綜上所述,換鋪位不成功,自己確實不方便,但是也是不應該生氣的。別人幫助自己,是自己的福分,別人不幫助自己,也是別人的權利。


睿思天下


先讓我們看看這位當事媽媽自己的描述:

今天01:28分從贛州上車前往廣州東站的我帶著兩個孩子。由於票源緊張 只好買了兩張不同車廂的中鋪,其中一張是孩票。   有人告訴我上車跟列車長說一下能否調劑為下鋪,當時我想能調為同一車廂的中鋪我就滿足了,因此,上車前我就左思右想如何跟人家說才願意幫忙?我第一反應想到的是列車員,問她能否調劑,她鐵心般毫無表情的拒絕了,我看著沒戲就想到位置上的乘客能否願意幫忙,結果都是都遭到殘忍的拒絕 ,直接回答我:不樂意,不願意 不行 不可以 不能等的字眼,連委婉拒絕的表達都不是,讓我的心瞬間涼的結了冰!我在質疑 現如今的社會怎麼變成這樣了?人人都那麼殘酷那麼現實,難道就沒有一個好心人嗎?是我人品問題還是社會在退步?我想不明白他們明明都可以幫的忙為什麼會這麼冷血無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我們中國人辦大小事都愛講求個天時地利人和。從這幾個方面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這位媽媽之所以會被“冷血無情”拒絕的原因。

第一個,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時間。

這位媽媽可能不是從起點站上車的。半夜三更上車,正是很多乘客美夢正酣的時間。之所以我認為這一點更重要,因為我也是一位經常獨自帶著兩個娃坐長途大巴坐飛機坐高鐵的瘦弱母親。我對於旅途中的各種不適不便勞累困頓以及旅途及孩子們的各種突發情況都經歷得不算少。在我看來,尋求工作人員和其他乘客的幫助救援是很重要但是也是很講求技巧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對於時間節點的把握上。求助的第一個好時機,是在大家都初初上車或登機的時候,這個時候雖然兵荒馬亂,但是大家特別是單身旅客對於自己的座位鋪位行李位置都沒有什麼執念,如果這時候看準時機及時求助求換位,態度真誠謙和委婉禮貌語氣充滿無助與感激,大部分單身乘客是會滿口答應甚至主動協助我放置行李的。第二個好時機就在於大家已經初步安定下來茶餘飯後通過天南地北的聊天而有了初步熟絡感的時候,這時候溫言求助充滿感激或者送給人家一些小零食小禮物等等,也一般不會遭到拒絕。這個要看具體時機和情商,需要見機行事,但這兩個時機都不能在選在人家特別睏乏疲累的時候。換言之如果我跟這位母親一樣,深更半夜才上車,那我絕對不會去驚醒任何人,而是會果斷放棄另一個車廂的鋪位,把兩個小孩放在同一個中鋪上睡覺,做好防墜落的措施,自己看緊重要財物,坐到旁邊的小桌椅上去陪護打盹。就這樣對付過這一夜等天亮其他乘客起床後再上前坦誠自己的困難無助,請求換鋪。這時候睡飽了的乘客會比較好說話,也更會同情你這位明明有床卻整晚守著孩子不敢過去睡的可憐媽媽,大家將心比心,這件事會容易很多。如果換成功了就可以趁小朋友都在我眼皮底下而躺平休整一下,但仍然不敢真的睡實了。

第二,地利。

所謂地利,我在這裡解釋為你所處的交通工具。從一開始訂票,你作為獨自帶倆娃外出的母親,就應該儘可能多地考慮到各種情況甚至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在我的認知和經驗中,絕對不可能把自己與小孩處於任何明知危險或不便的境地。如果我訂票訂成這個樣子,我會放棄此次列車,要麼直接放棄行程要麼想其他辦法比如坐飛機或大巴。可能很多人會跳出來酸不溜丟地說不是所有人都能負擔得起飛機票什麼什麼的,那我只能說,負擔不起就不要勉強出行,我也不是什麼有錢人,這次暑假原計劃去孩子外公外婆家住兩個月,最後也是因為覺得機票太貴寧願把這錢省下來多帶孩子買點書多參加點活動而放棄了探親計劃。窮家富路,帶著孩子出行本來就需要預備格外富足的精力耐心與金錢。我是寧願少買幾個包幾件衣服,也要把選擇更好更便捷安全的交通工具這一項排在首位。退一萬步說,有逼不得已的情由必須走這趟,而且必須買不到合適時間和鋪位的票,那我早早就會作好艱苦熬夜的心理準備,而不會在事情發生的時候去怨天尤人怪別人怪社會。從自述文字中可看出,這位母親明知自己兩張票不在同一車廂但小孩卻離不得人的這種矛盾情況,也明知自己上車時間是半夜,卻仍然天真或者說傻乎乎地把這一問題的解決措施全部押在了“找人換鋪位”這一被動舉措上,一旦得不到滿足便怨聲載道指責所有人都“冷血無情”,可以說是相當不明智的。

第三,人和。

人性總是複雜的。在一定的條件下,人人都可化作天使,暖心助人不求回報。而在另一些條件下,人人亦可化身魔鬼,心裡的黑暗面無限放大,作出或冷漠或殘忍的決定。正所謂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苦苦掙扎與浮世紅塵之中的普通人,喜樂憂煩貪嗔痴都少不了。很多時候,我們為了一句溫暖體貼的話而化開心中的冰雪,也為了一句蠻橫無禮的話而緊鎖心門。這位媽媽,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你在怨恨別人無情社會冷漠的同時,有沒有反思過自己的不足?你有沒有注意到在緊張焦灼中你是否注意控制了自己的聲量與語氣,有沒有可能在還沒求助之前就已經吵醒了周圍乘客早已引發不滿情緒了?有沒有在提要求的時候太過於予取予求不為其他人著想而是單方面希望所有人來滿足你配合你?有沒有動過“如果我不能睡那就乾脆吵得你們都睡不了”之類的自私想法?有沒有以“誰弱誰有理”進行道德綁架的嫌疑?有沒有想過你沒買到合適的票不是其他旅客也不是列車員造成的,其他乘客不需對你的安全便利是否睡得好負責?你是否明白帶了兩個孩子不能成為你不顧時間與場合就不容分說擾人清夢的藉口?半夜被打攪的人不會有好臉色好聲氣好耐心好脾氣的,你還指望他們瞌睡欲死地從熱被窩爬出來黑燈瞎火收拾隨身物品爬上爬下整理自己的行李拎到另一個車廂去跟你換鋪位?估計只有真雷鋒才能做到了!

如圖,我家兩隻小朋友也算是走一路睡一路的經驗豐富人士了。我一般會早早訂票訂行程,不規劃完全就不出門,訂票訂酒店如果出問題也會重新規劃或者放棄出行。總之在我眼裡沒有什麼事比我和孩子的安全更重要,但說實話,出門在外,就算到處都是空位,就算小朋友就睡在眼皮底下,我也不敢完全放鬆睡大覺的。我相信人心人性,但不依賴於陌生人,從不敢把自己沒把握的事寄託在不認識的人身上。






朱曉西


火車換位子我還真沒幹過,不過我坐飛機換過位子。

當時是在馬爾代夫,因為語言問題吧,我可能表述得不好,值機的女服務員給了我兩個同排但隔著走道的位子。女兒當年三歲多不到四歲,堅決不肯自己坐,我只好拜託空乘幫我協調座位。當時的感覺是,那十分鐘的等待真是漫長得不得了,期間我也是各種安慰勸說寶寶,寄期望於她突然開竅,願意跟我隔著走道坐,可惜就是不能成功。我連抱著她坐飛機的準備都做好了,所以最後當空乘小姐溫柔的對我說“給你找到兩個位子,不過在最後一排”時,我高興得幾乎跳起來。一邊帶著寶寶換位子,一邊不停跟空乘道謝,看見人家換過來的兩位女士,也是連道“給您添麻煩了”。最後女兒也被我感染了,拿了自己小揹包裡的零食送給幾位阿姨吃。

這是我唯一一次乘坐遠距離交通工具的換座經歷。從那以後,我就總結教訓。第一,英文不好沒關係,出行前我提前查好常用的句子怎麼說。比如值機的時候有要求,住店的時候有要求,吃飯的座位有要求,你都得提前查好了,到時候跟人家說出來讓人家聽懂了,你就不會吃悶虧。第二,獨自帶娃出遠門,一定要提前訂票,現在火車有12306,飛機可以在網上值機了,比幾年前可方便太多了,多辛苦點自己盯著點,還是能夠訂到適合的位子的。第三,如果真的是突發狀況,不得不找人幫忙換座位了,就多點耐心好好求人,畢竟人家誰也不欠你的,給你換是人家心善,不換也可能人家另有原因,萬不能心生怨懟的,這樣不利於自身健康。第四,萬不得已,我就抱著娃擠著,遇到狀況可能不是我的錯,但也更加不是其他乘客的錯呀。

綜上所述,我認為沒有換座成功,不必著急生氣。比如乘務員拒絕幫忙協調,可以再找乘務長問問,當然不要告狀,否則人家都是同事,他們潛意識裡就不高興幫你了。再比如這附近的乘客不願意換,可以一間包廂一間包廂問過去,說不定什時候就問著一個願意幫忙的了。再比如,可以一上來就明確表示這是由於自己的錯誤給別人添麻煩了,客客氣氣的表示願意加錢換座,別人也不一定會要你的錢,可能看你心誠就願意換了也說不定。最後要是都不成,可以辛苦點讓孩子們擠一擠睡,當媽的就坐著吧,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買不到挨著的票,不是其他乘客的錯。


babyblue31401197


看了這個問題,特意到網上查了一下。這是一名叫 @恬紫葉的網友發在天涯上一篇名為《獨自帶兩孩子乘座K311合肥——廣州東的痠痛》的帖子。


下面內容來自她的帖子:

今天01:28分從贛州上車前往廣州東站的我帶著兩個孩子。由於票源緊張 只好買了兩張不同車廂的中鋪,其中一張是孩票。   有人告訴我上車跟列車長說一下能否調劑為下鋪,當時我想能調為同一車廂的中鋪我就滿足了,因此,上車前我就左思右想如何跟人家說才願意幫忙?我第一反應想到的是列車員,問她能否調劑,她鐵心般毫無表情的拒絕了,我看著沒戲就想到位置上的乘客能否願意幫忙,結果都是都遭到殘忍的拒絕 ,直接回答我:不樂意,不願意 不行 不可以 不能等的字眼,連委婉拒絕的表達都不是,讓我的心瞬間涼的結了冰!我在質疑 現如今的社會怎麼變成這樣了?人人都那麼殘酷那麼現實,難道就沒有一個好心人嗎?是我人品問題還是社會在退步?我想不明白他們明明都可以幫的忙為什麼會這麼冷血無情?


關於讓座的問題在悟空問答也算是老生常談,隔個時間就會崩出來幾個。懷孕質疑他人為何不讓座的,帶孩子出門批評他人不讓座的,問題的出發點都是:我這麼不方便,你們這些人為何不能給我個圖方便!讓個座不行麼!基本上都是對他人的道德期待特別高,而沒意識到自己其實也在給別人添麻煩。

說實話,我覺得這樣的問題沒什麼好生氣的。同樣身為母親,我和@恬紫葉一樣也有帶孩子出遠門的經歷,和她不同的是,我出門前通常會做最壞的打算:搶不到火車票,又沒人讓座的情況,怎麼辦?是不是能HOLD住?不行的話,能不能換種別的交通方式?哪怕多花精力多花點錢,只要能讓兩個寶寶和和自己在旅途中舒服點,是不是考慮其它的交通方式?


以自己的不方便,來希望別人圖個方便,說白了,有道德綁架之嫌。換個角度想想,作為其它乘客,他們會不會覺得和一個哭鬧不休的嬰兒同在一個車廂,太倒黴了,現在這孩子的媽又要求換座,好不容易搶來的下鋪票,真心不願意!


恬紫葉也說了自己搶票不容易,其它乘客一樣是好不容易搶到的票啊。自己帶孩子不方便,別的乘客也可能剛加完班,或者身體不舒服不想讓座。你可以開口請求幫助,他人也有拒絕幫助的權利。沒有人是一定必須要幫你,要讓座給你的,讓座是美德,不讓座是本分。不要把照顧自己和寶寶的責任轉嫁到一個萍水相逢的人身上。

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出行中保證自己和孩子的安全舒適是首要任務,承擔這個任務的主體是媽媽本人,而不應該寄希望於出行途中因為自己帶兩孩子去要求他人給予方便。


知乎上曾經有人提問《火車下鋪的年輕人遇到想換鋪的上鋪孕婦怎麼辦?》,總結了一個網友們的回覆,下面幾種人請求讓座成功率最高:

1.態度好,主動幫忙搬行李,主動補差價。

有時候不是一個上鋪下鋪的問題,也不是補不補差價的問題,也不是我願不願意爬上爬下的問題,而就是一個尊重的問題,你有求於我,你尊重我,那我會選擇尊重你。一副理直氣壯你必須讓座的態度,好走不送。

2.大多數人都非常認可以及支持給“懂禮貌”和“確需幫助”的人提供換鋪的方便。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說一段自己的經歷,16年年底時,我要坐火車回老家,因為是遠嫁的,回一次家也比較麻煩。路途遠,而且路上還要倒車,自己帶著兩個孩子家人不放心,所以前半段路程老公送,因為家裡店鋪離不開人,後半段就沒再讓他去送,自己抱著小大拉著大的就上了車,因為回家要用的東西已經提前快遞走了,所以額外帶的東西不多,帶兩個孩子也就不那麼費力,最主要的是上車之前已經和老大溝通好了,因為弟弟小,時刻需要媽媽照顧,所以作姐姐也要幫助媽媽照顧弟弟,還要做到寸步不離的跟在媽媽的身邊,否則媽媽一個人沒有辦法帶著兩個人一起去姥姥家,所以後半段,老大很聽話的跟在身邊,而且後半段的火車上基本都是和我一個地方的人,老家人用方言說話,聊起來都距離不遠,很親切,同座位的是一對老夫妻,和爸爸媽媽年齡差不多,看我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主動幫我照看老大。而且我在春門之前做了充足的準備,給老的帶了他喜歡的書,遊戲機,給小的帶了他喜歡的故事機和小玩具,買了他們格子喜歡的零食,所以後半路也很順利。到達媽媽家後,我也是提前買了回程的車票,鑑於來時候三個人擠一個座位,我買了兩張票,而且和售票員說明情況一個人帶兩個孩子,要求座位號儘量是靠在一起的。這樣給孩子買了兒童票,所以回程一樣順利,因為老大就坐在身邊,我只要照看好小的,看著他們玩,上廁所就可以了。

說這些呢,其實我是想告訴帶著孩子春門的父母們,無論你要帶幾個孩子出門,坐什麼樣的車,你應該在春門之前做好詳細的規劃,考慮好所有可能面臨的問題,並且做好解決的辦法。

首先出門坐車,大家都是花錢買了車票的,憑票坐車,別人沒有義務去照顧你,更不會因為你是帶著兩個孩子的媽媽就要犧牲自己選好的座位讓給你,也許人家也是和親人朋友挨在一起的呢,慢慢旅途誰都想有人在邊上陪著聊天遊戲消磨時間。

其次就是明知道自己帶著兩個孩子出門不買挨著的座位會很麻煩,買票的時候就該做準備,要求售票員給你選擇相鄰的座位。不能因為無人換坐久生氣,因為別人幫你是別人善良,不幫你也是人家的本分,何況碰到你說的這樣的堅決不換座位的人不多,實在不願意換座位你也可以請他們幫助照看孩子,這樣一來孩子不鬧還好,若果孩子鬧騰,相信很多人在狹小的車廂裡是不能忍受的,也就會想到最好的解決辦法,自然是和你換座位,讓孩子到你的身邊。所以說別人怎麼做都沒有必要生氣,辦法總比困難多,照看好孩子慢慢想辦法。


幸福繪足跡


這有什麼該生氣的,別人又不欠你的,給你換,說明你遇到了一個好人,不給你換,人家坐自己的位子,你說人家錯在那兒?不過話說回來,一個母親帶孩子坐火車,確實挺累的,況且還是兩個,大夥兒能幫就幫一下吧!記得我小時候回老家,那會兒還都是那種硬座綠皮車,車上人多了去了,經常買不到座位票,我媽倒是沾了我不少光,那會兒人一看到帶小孩兒的婦女,基本上都會有人給你讓座,有時候列車員也幫你張羅,當然我媽也不好意思,就這麼自己坐一會兒,然後再讓別人坐一會兒,大家輪流換著坐,整個車廂都充滿著濃濃的人情味。其實,挺懷念過去的日子,沒錢但很快樂。


崔大乘


當事人自白:從贛州上車前往廣州東站的我帶著兩個孩子,由於票源緊張,只好買了兩張不同車廂的中鋪,其中一張是孩票。有人告訴我上車跟列車長說一下能否調劑為下鋪,當時我想能調為同一車廂的中鋪我就滿足了,因此,上車前我就左思右想如何跟人家說才願意幫忙?我第一反應想到的是列車員,問她能否調劑,她鐵心般毫無表情的拒絕了,我看著沒戲就想到位置上的乘客能否願意幫忙,結果都是都遭到殘忍的拒絕。直接回答我:不樂意,不願意,不行,不可以,不能等的字眼,連委婉拒絕的表達都不是,讓我的心瞬間涼的結了冰!我在質疑,現如今的社會怎麼變成這樣了?人人都那麼殘酷那麼現實,難道就沒有一個好心人嗎?是我人品問題還是社會在退步?我想不明白他們明明都可以幫的忙為什麼會這麼冷血無情?

現在有兩種觀點:

一種是兩種自私自利為自己,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另外一種就是利他的,為他人做出一定犧牲。

這兩種力量在任何年代都是同時存在,並不是時代讓人變得更壞了,而是每個時代有兩種正反力量在競爭。

大家好像喜歡在車上說話,甚至陌生人之間也會說很多的話,而最近這些年,大家好像是獨立的,自我的意識佔了主導地位,很多人上了車之後,不願意和人交談,不敢和人交談,有很多的戒備心,防止不法分子對自己造成傷害。

當然還有關於環保意識,公益精神,為他人犧牲的事件,在社會上經常討論爭執。

比如前幾年網絡上爭論特別多的:年輕人該給老人讓座,還是老人該給年輕人讓座?有些人說,年輕人上了一天班,很累了,所以老年人應該給年輕人讓座,有的人說應該尊老愛幼,老年人身體不好,要給老年人讓座。

這樣的問題扔出來之後,都會在網上引起持不同觀點的人熱議,事實上,不斷拋出這樣的熱點問題,讓大家不斷的討論,最終結果就是兩方的人都會受到教育,他們都會在爭論中學會體諒他人。

其實每次討論的結果,都會在某種程度上教育著每個人,都會讓我們更多的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網絡上的討論對大家是有益的。

還有網友說的取票排隊的事情,自己好心讓人插隊,但等自己時間不夠也需要插隊的時候,其他人冷漠的拒絕了,網友就受不了了,恨他們為什麼不能像自己幫別人一樣幫助自己。

但小編要說的是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要知道可信的只有自己。別人不換,也情有可原,無需指責。讓插隊的人的基本禮儀是你把你的位置讓給他,然後你去隊伍的最後重新排隊,也就是你們兩個的位置對換。而不是讓人家插在你的前面,這不是好心,這是素質問題,沒有考慮到排在你後面人的感受。對於換鋪位的乘客,如果自己對鋪位真的沒有要求,那麼舉手之勞就可以幫別人一個大忙,何樂不為呢?她需要幫助時你不伸手,那麼某天你需要幫助時,也不會有人伸手給你。社會還是需要正能量的。

所以小編告訴你換座的一些技巧!(當然你要有必須換的需求)


你如果想和別人換座位,就先讓別人獲得好感,比如幫別人看下行李,搬下行李,甚至送別人一點小禮物,這樣再去向別人提出問題和請求。合理合情的要求,人的大腦就不容易產生拒絕,這樣就是利用了大腦認知失調原理。

如果一次不行,我們就多問幾次。很多時候人們剛開始都是懷有很濃的戒備心,防止別人損害自己利益,但是當人們坐了一會兒,慢慢地就會放鬆下來,這時,你再去提要求,就會容易一些。

問的人更多,更有可能遇到熱心幫助的人。

希望大家在下方留言,說出您的看法!


瀋陽晚報


我也是一個做了媽媽的人,看了看事情經過,我覺得沒有必要為這件事生氣。

我很理解媽媽想要照顧兩個孩子的心,每一個媽媽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想要去調劑,好方便照顧孩子們。火車票難買,遇到這種情況十分的無奈。



我們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遇到坐火車的情況也是同樣,有時候買的到連座的,有的時候買不到。這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孩子小的時候,我們也會問可不可以調換一下座位?也遇到過好心人特別痛快的就換給我們,心裡挺感激的。有的時候人家也是帶孩子的,不願意換,那就不換唄。


畢竟這是公共場合,車票上寫了座位號,每人一座,不換給你也是應該的。不換座位就不是好人了嗎?就是冷漠嗎?換給你完全是好心。不要強求別人做太多。這就有點兒道德綁架的意思了。


做個cool媽媽


現在有一部分人就這樣,買到不喜歡的票,比如火車中鋪上鋪,就等著到時再找人換就好了,也不想別人會不會拒絕的問題

,一旦別人拒絕了吧,猛烈的道德攻擊就來了,貌似自個兒就站在了道德的至高點,使勁兒的言語攻擊別人,沒愛心!沒道德!也沒意識到是自己給別人造成麻煩了!

換位思考一下,同樣買票都難,尤其是春運,搶票更不容易,短時間還好,坐上20幾個小時的,大家都想有個好位置,在長時間的旅途中輕鬆一些,如果遇到老人或者是帶小孩的,也不是不能理解,我也見過很多人主動詢問需不需要換位置的,可如果是一副理直氣壯“你必須要給我讓座的姿態,換誰誰願意?!

有個朋友前年過年,帶著兩個孩子從浙江回四川,春節機票太貴了,一家人來回得小一萬了,買車票結果只搶到硬座票,沒辦法已經快過年了,不能換時間,結果一切從簡,行李先寄回去,一家人上火車只帶吃的,帶了墊子,大的晚上睡座位底下,小的抱著,勉強過了一夜折騰回家了。

今年再也不想受那個罪,就借了一輛車,免過路費期間從浙江開回去的,相對輕鬆一些。

所以,家有老人或小孩出遠門,建議提前考慮到交通工具的問題,如果定了時間,買了不合適的票,一看能不能換時間再買票;二真不能換時間,到時想換座位,先表明自己的確需要幫助,態度良好一點,主動補差價等等,別人也能考慮。


甜甜圈伐木累


這個座位還真不是那麼的好換,往好的方面想,換個座位沒什麼要緊,能給別人提供方便,自已也沒有吃虧,何樂而不為?往外處想,情況就不一樣了,你一個母親帶兩個孩子,萬一有什麼閃失,換座位的責任就來了,到時誰會去給換座位的講理?誰又能保證不怪他,還不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再者,現在是法治社會,去門旅遊和辦差都要講究個秩序,況且在列車上,更要遵守交通規則和紀律,列車上的乘客來自五湖四海,都是憑票對號入座,便於列車的管理與安全。你與人素不相識,憑啥別人要給你換座呀,你不嫌麻煩,別人還害怕麻煩呢。

另外,在當初打票的時候,就應該先為孩子作好考慮,這一趟座位沒買好,可以改乘下一班列車,售票時要向售票員反映情況,相信售票員會給予幫助和照顧的。你自己沒有買好票,上車後怪別人不換座,怪別人道德品質差,我不敢持相同的意見,也不贊成這個觀點。

現在的道德準則包含了一些什麼?我認為,在公共場所,乘車搭船座飛機,秩序是第一首要的準則,你不遵守秩序,你就破壞了準則,到時如果出現了意外或糾紛,誰來負這個責任?誰又能擔當得起?

因此,我認為,不換座乘客是對的,沒有錯。這位母親帶著孩子需要照顧,應該與列車上的乘務員尋求解決的方法,與乘客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