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不見的水墨動畫

水墨動畫片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動畫的一大創舉,它將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引入到動畫製作中,那種虛虛實實的意境和輕靈優雅的畫面使動畫片的藝術格調有了重大的突破。與一般的動畫片不同,水墨動畫沒有輪廓線,水墨在宣紙上自然渲染,渾然天成,一個個場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畫。角色的動作和表情優美靈動,潑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壯麗,柔和的筆調充滿詩意。它體現了中國畫“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意境深遠。《小蝌蚪找媽媽》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動畫片,1961年7月由美影攝製完成,其中的小動物造型取自齊白石筆下,該片一問世便轟動全世界。

如今這種我國獨有的作畫形式缺失是一大遺憾,今天小編就來回憶一下曾經的那些用水墨畫製造的動畫吧。

第一部水墨畫是《小蝌蚪找媽媽》,當時這部作品的原畫有取材於有齊白石創作的魚與蝦,假如是齊白石真跡那這動畫可謂天價。故事講述了青蛙媽媽產下蝌蚪卵後離開了,蝌蚪卵們慢慢長出尾巴變成一群小蝌蚪。然後蝌蚪們開始尋覓自己的母親,闡述了青蛙這一物種的成長過程,是一部具有科普發矇寓教於樂的好教材。

消失不見的水墨動畫
《牧笛》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3年攝製的水墨動畫片,背景設計是西安的國畫家方濟眾擔任,然後從國畫大師李可染那邊借出幾幅牧牛圖參考作畫。該片以牧童尋牛的故事為明線,以笛聲為暗線,講述了一個小牧童在放牛時睡著了,夢到本人的牛離開了,在尋牛流程中,他吹起自己用竹子做的笛子,牛聽到笛聲回到了他身邊,夢醒後他用笛聲引著牛回家的故事。
消失不見的水墨動畫​ 《鹿鈴》是根據“白鹿洞書院”流傳的美麗傳說改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1982年出品的水墨動畫短片。在原作的基礎上還賦於新的內容,這部作品在作畫和故事完成度都有一個較高的水準。也使得該影片在1983年獲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和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同年7月獲蘇聯第十三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動作片特別獎。
消失不見的水墨動畫​ 同樣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作品,《山水情》是由1988年出品的水墨動畫電影,應該來說是最後的水墨畫作品。該片講述了老琴師在歸途中病倒,並在荒村野渡遇到漁家少年,漁家少年在協助老琴師病癒後,老琴師傳授琴技,並把古琴贈送少年,老琴師離開時,少年撫琴相送,兩人敘寫純真師生之情的故事。
消失不見的水墨動畫 另外還有《百鳥衣》《雪鹿》《鶴蚌相爭》《雁陣》《童心》《三個和尚》《珍愛水源》《秦》《夏》《小燕子》《猴子撈月》等作品。水墨動畫需求消耗大量時間和人力,還有很多國畫巨匠參與其中,因而通常都是以短片形式出現,這種不惜工本的創作表現的是對藝術的最高追求,在如今的社會環境下是不太能夠出現了,是這樣的人沒有了嗎?不,是我們的心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