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師團軍事郵便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紅色收藏藏品歷史背景

南京大屠殺是指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殺中,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超過30萬。

第16師團軍事郵便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紅色收藏館藏品

第16師團軍事郵便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抗戰期間日軍第16師團軍事明信片 紅色收藏館藏品】


老彭說故事

日軍第十六師團於1905年在京都編成,為陸軍甲等常設師團,裝備精良,兵力滿員,在編成之初就參加了日俄戰爭,實力雄厚。盧溝橋事變爆發以後,日軍緊急備戰,在全國進行了戰爭動員,開始大量徵兵,第十六師團也從平時的一萬八千人擴充到約二萬五千人,開始參與罪惡的侵華戰爭。

第16師團軍事郵便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昭和11年7月19日 第十六師團慰靈祭暨觀兵式 深草 記念 】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以後,日軍已經展開了全面侵華態勢,企圖速戰速決,3個月內滅亡中國,到了7月底,平津相繼失陷。9月以後,日軍第十六師團在天津塘沽港登陸,編入日軍華北方面軍第二軍戰鬥序列,到了10月底,第十六師團被編入上海派遣軍戰鬥序列,由華北調往上海。

第16師團軍事郵便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1937年日本《東京日日新聞》“百人斬” 新聞報紙】

第十六師團暴虐成性,沿途一直燒殺搶掠,犯下慘案無數,令人震驚。在從無錫向常州的追擊過程中,該師團野田毅少尉和向井敏明少尉相約在抵達南京前,看誰先用刀斬殺100人,誰就取勝。之後兩人便開始瘋狂斬殺中國軍民。在抵達紫金山時,野田毅已斬殺105人,向井敏明更變態,斬殺了106人,此事就是日本《東京日日新聞》等報紙大肆宣揚“百人斬”,令人髮指。

第16師團軍事郵便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大日本帝國郵便 一錢五釐郵票】

我收藏的這個明信片,是日軍的軍事郵便。郵票的面額是一錢五釐,上面有“大日本帝國郵便”銘文,還蓋了一個非常奇特的郵戳。很明顯,這是一個特製的紀念戳。郵戳刻制的很精美,有“第十六師團慰靈祭暨觀兵式 記念 深草11.7.19.”。郵戳的整體是閱兵式的圖案,士兵及日軍軍旗刻畫非常細膩,還有一排三個慰靈塔,應該是1936年7月19日第16師團舉行了祭祀儀式並且舉行了閱兵式。這些喪盡天良的日軍鬼子自己陣亡了幾個人就要大肆祭祀,卻拿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人不當回事,肆意虐殺,在國際上已經臭名昭著。該師團一名叫東史郎的侵華老兵在戰後不堪良心的譴責,寫下了著名的《東史郎日記》一書,向中國人民謝罪,無情地揭露日軍當年的殘暴行徑,2006年1月3日11點45分病逝於京都府醫院,享年93歲。

第16師團軍事郵便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日本侵華老兵東史郎和他的《東史郎日記》】

第16師團軍事郵便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第十六師團師團長中島今朝吾陸軍中將】

十六師團攻下南京城以後,獸性大發,隨即血腥屠城。據不完全統計,死於該師團的民眾高達16多萬人,這種殘暴的反人類行徑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指責,當時就在國際上的眾多媒體雜誌給予披露。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十六師團被調往菲律賓戰線。1944年底,美軍登陸萊特島,與島上十六師團守軍決一死戰,十六師團旋即大部被圍殲,所剩無幾,師團長牧野四郎亦被擊斃。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支曾沾滿國內軍民鮮血的日軍甲級師團,最終走向了可恥的滅亡,而南京大屠殺元兇之一,時任第十六師團長中島今朝吾,於1945年10月28日,因尿毒症和肝硬化病死,雖然逃脫了戰後對日本戰犯的正義審判,不過他永遠也逃脫不了道德法庭的絞殺。

本文版權歸作者彭胡灣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紅色收藏館文章已開通全網維權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