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不是藥神》,我看到了一個跪著的中國

昨天 去看《我不是藥神》之前,很多朋友提醒我:“多帶紙巾。” 我也預感到這是一個煽情的電影,我淚點那麼低,這可怎麼得了? 可兩個小時看下來,我並沒有流一滴淚。 只是從頭到尾胸中憋悶,壓抑,整個人都不好了。 因為,我無時無刻不在看著一個跪著的中國,和跪著的民眾。 電影裡,法律和警察似乎全在為瑞士藥商服務的,他們有意無意將老百姓的利益遺漏了,這讓很多有良心的警察,工作得很揪心。

從《我不是藥神》,我看到了一個跪著的中國

媒體和醫院也在為瑞士藥商服務:仿製藥和正版藥明明功效差不多,電視節目裡卻反覆強調:仿製藥不能用,一旦吃出問題,誰也負不了責。

從《我不是藥神》,我看到了一個跪著的中國

各大醫院裡的醫生,也義正言辭地告訴大家:這是假藥,很危險。

從《我不是藥神》,我看到了一個跪著的中國

當然,有人會說,正版藥在研發等方面耗費了巨資,價格這麼高也是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收回成本,才能有錢進行更多新藥的研發。

新藥研發我們不知道用了多少錢,但我們知道,把各國的法律、警察、媒體、醫院,一邊倒地圍著自己團團轉,更需要錢。

這也許正是一瓶藥要價四萬的原因之一?

一個規規矩矩賣印度神油的人,久而久之,變得唯利是圖;

而當他不得不面對著千千萬萬的苦難和死亡後,卻成了一個敢於擔當的漢子。

這,才是人性。

從《我不是藥神》,我看到了一個跪著的中國

白血病,聽到這個名字,我們就嚇得不輕。

但如果我們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任何疾病,都是有原因的。

發病之後,又是有過程的,在不同的階段治法不同。

如果一門醫學,不告訴你疾病的來龍去脈,只是簡單、粗暴、直接地告訴你吃什麼藥就行。

這看似不費腦筋的答案,何嘗不是將自己的生命系之藥商之手,任其漫天要價,敲骨吸髓……

從《我不是藥神》,我看到了一個跪著的中國

這就形成了一個局,一個吸血的局。

在這個局裡,治病是次要的。

關鍵是要讓病人消費!

而且是終生消費!

這也正符合資本嗜血的本性。

至於他們滿口的仁義道德自由博愛,都是羊皮而已

從《我不是藥神》,我看到了一個跪著的中國

我的回答是:白血病根本就不成其為一個病種。

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必然是面對了無數的白血病。

好在,當時並沒有這些嚇人的病名干擾和迷惑他們。

他們只要堅持“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不知不覺也就治好了。

當時,白血病在他們看來,可能在有人身上是一個血熱證;

也可能是因為氣虛或勞損;

甚至,有可能只是一次感冒誤治的後遺症!

一切病,想要治好,首先必須捋清楚來龍去脈。

更何況,疾病並不神秘。

從《我不是藥神》,我看到了一個跪著的中國

它是正常人體對於異常狀況的應激反應。

依然也還是生理現象。

調治方面,往往順勢而為,損其有餘,補其不足,豈有終生服藥之理?

藥就長在天地之間,古聖先賢積累了千年的使用和配伍經驗,還有什麼病不能解決?

真不需要對一個洋藥如此卑躬屈膝!

當然,一個洋藥,能把一個病控制得如此好,不讓人好,也不讓人死,還能讓人保持消費,已經是夠有能耐了。

從《我不是藥神》,我看到了一個跪著的中國

甚至在某些利慾薰心的人看來,這比完完全全將一個病治好更有能耐。

但,這是資本的要求,不是病人的要求。

1949年,中國人民就站起來了;

可後來為什麼又有人跪下去了呢?

一方面,有人喜歡跪著,他們跪著能得到好處,於是引來民眾跪成一片,乖乖掏錢,甘受宰割而不覺;

另一方面,我們失去了傳統,失去了祖宗的遺產,也就只能跪求他人了。

現在,很多人動不動就說:中國落後於國外多少年。

其實落後的是心態,而非時間。

你沒有自己的的東西,只知道在別人劃定的圈子裡,跪著仰面求人,是永遠不可能超越別人的。

這一次要站起來,更加任重道遠。

還好,這樣的電影允許播放了,說明,國人漸已醒。

沒有神藥,也沒有藥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