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三毛什麼樣的?

黃泰然


作家三毛是精神分裂者?這似乎是危言聳聽的一句話,定會惹怒眾多三毛迷。事實上,三毛自小在與人交往過程中,就表現出各種不尋常。她自小自閉、敏感甚至歇斯底里,在後來的歲月裡變得多疑,性格多重。先不論這是不是精神分裂,這著實讓我們痛心和惋惜,一個友善、愛美、有才華的女子被病痛折磨得失去生活的勇氣,若你能感同身受,這簡直是世間最痛苦的一個煎熬。

我們寧願避開談精神分裂,只說她精神和肉體疾患導致不尋常,僅此而已。她的不尋常從過往經歷可以看出蛛絲馬跡來。早在中學時代,她因為受到傷害開始自閉,厭學,不喜和人交往。可以說,她的情感體驗一直很敏銳,善於捕捉到一些虛無縹緲風味,使自己心神俱累,脆弱的感情極易受觸發,某一個激發點都有可能觸發井噴式決口。在她二十六歲時的一次感情受挫想通過自殺來結束生命就是一個例證。

她與荷西生命的訣別可以說讓她陷入歇斯底里境地。有報導說經常看她孤僻獨立,口中唸叨著荷西以及自以為是的對話,這一切都有別於常人。即便是這樣,我只想說,一個人面對失去親人的痛苦,有什麼理由還責備她的不正常,幸運的是她度過了這段灰色時光。

有人說她杜撰出一個荷西,這是誇大其辭,荷西確有真人。偏有人說她“偽善”,我認為應該是“表象式的偽善”更妥帖些。比如實際上荷西只有一個具有初中文化的工人,並不是什麼高級潛水師,有人說他大男子主意,有時候會和三毛吵架,這在我們常人眼裡不是很正常的夫妻間的日常嗎。三毛把她的愛人理想化,這是人之常情,是人的趨利性所致。在她的小說裡,常常美好一些日常,虛構生活中的人和事,這一點我不認為是“偽善”,這是作家可能為了表現作品的主題對事物進行必要的加工,小說難道不可以加工和美化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適當的藝術加工是可以的,並不是寫人物傳記。

荷西的失去讓她急於尋找感情的寄託,在她最後的幾年時光裡,和王洛賓交往的點點滴滴,是她不向理想屈服的例證。怎奈何一個飽經風霜的俗世老人接受不起她的炙熱情感衝擊!她站在王洛賓的小屋前,揮一揮手,又一次收拾起行囊,需要再說什麼嗎?

世間萬物終歸塵埃,懂我的人自然懂我,不懂我的人,留在他身邊作甚!

終於,她受不住精神和肉體雙層折磨,以至在最後毫無留戀之際說出一些交鬼通靈之事,我認為即便是她親口說出的,也是歷經病患折磨,說出的讓人聳聽的有意之話。

一個對愛認真的人,尋求自由和美終極歸宿的人,在理想道路上一次次錯失,這是致命的。

憑這,還說什麼精神分裂,請閉口,她只是一個精神上的悲催者。


上山樵


三毛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四十七年,在1991年1月4日,她因為忍受不了身體與心理的雙重摺磨,在醫院選擇用絲襪上吊自殺。其實三毛很長時間以來都有憂鬱症,不論是她的感情道路還是寫作道路,在某些時間段都給了她不小的打擊,其中在於荷西相戀的五年裡,三毛是可愛的三毛,她很快樂。但因為荷西在一次潛水中喪生,使她的生活好像喪失了全部。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的一個小鎮裡舉行了結婚典禮,她與荷西是很早就認識的,這位西班牙的青年給了她愛情所有的美好。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她與荷西由剛開始進入沙漠似的不適應,一直到最後慢慢的融入了當地的生活,在這期間她的創作也找回了原來的激情,《撒哈拉的故事》等等都是在這一時間創作的。在荷西逝世後,三毛回到了國內,靠進行演講,寫作來生活。再後來她與王洛賓相識,相戀。其實這段感情也頗有撲朔迷離之意。世人都以為她和王洛賓之間的忘年情。但是他的朋友卻曾經說,他和王洛賓相處的很不愉快,更沒有忘年情這一說。因為她和王洛賓之間相處相差了三十多年。這種年齡上的差距所產生的鴻溝是沒有辦法跨越的,是有代溝的。雖然他們通信很多,但可能只是作家之間相互欣賞的慰藉罷了。三毛之所以叫三毛,是因為在幼時讀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對這一名稱印象頗深,於是就起了這個名字。


藝滴設計


她筆下的世界,樂,就樂得溫暖;甜,就甜得透心;澀,就澀得無奈;苦,就苦得真實。

三毛用身體與靈魂追逐自我,追逐自由,追逐愛情,追逐夢想,直到生命的盡頭……

當荷西死後,她的靈魂就不在了……她努力想活,可是無奈她太思念他了。她反覆逃離,卻反覆失落。因為任何地方都沒有他。她的痛,真的痛到深處,讓任何人想流淚。

她的一生,抵過別人好幾生。


echo


人們關心三毛,實際上是關心三毛的足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生,有的人平平淡淡冗長一生,不過到了,卻像沙子一樣,流走了歲月,不見風塵;有的人儘管一生短暫,卻以星點的故事,描繪了掙扎、浪漫的身影,讓人永遠留駐在心。三毛就是這種人,儘管一生很短暫,卻盡力織就兩段傳奇的愛情經歷,所以人們才得以記住,並做緬懷感。面對感情上的挫折和失敗,三毛說,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這種唯我的精神,在三毛的作品中,好像已經告訴了讀者,世上的東西,不管是愛情、婚姻,還是事業、願望,人生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命對任人來說都很珍貴,不願喪失一分一秒,想多留下一分一秒,看花花世界,鴛鴦蝴蝶。但本人想說,如果你看足了,不能留給人們記憶以警醒,那麼多下這一分一秒又有何用?民間在傳頌三毛和王洛賓愛情故事的時候,有點天方夜潭,捕風捉影,實際上,新疆達坂城的姑娘並不美,沒有沒有王駱賓歌中唱得那麼好:“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流浪遠方,流浪”,實則是在映射三毛的影子。三毛憑其此生體驗了一把祖國的悽美,然後深發感慨,寫下過一段故事後失蹤了而已,這不代表她“愛王駱賓愛得死去活來”,只代表她對人生的詮釋總是很現實。她對困境中磨難的人物,總是以骨感的筆去觸動心靈,就像他寫給王駱賓的信一樣充滿憐憫和溫情:“我親愛的朋友洛賓,我不要叫你老師,我們是一種沒有年齡的人……萬里迢迢,為了去認識你,這份情,不是偶然,是天命……你無法要求我不愛你,在這一點上,我是自由的。” 但是,後來時間久了,在新疆的遭遇出現了變故,一是條件太苛苦,二是王駱賓並不是想象中的完美,三毛就回去了,之後又寫了封回信給王駱賓,說:“我還沒回臺灣,先到香港,正好碰到英國讀書時的老朋友,我們同窗,他比我長几歲,我和他訂婚了。我們吃了頓飯,沒通知父母。洛賓祝福我未來的日子平安幸福。平平”。四十多天後三毛在臺灣自殺了。然後很多人抱怨說王洛賓沒答應三毛,她自殺了……二人世界,感情故事,繁煩複雜,局外人如何能看得懂?


淯陽新視界


不好意思悟空小秘書5,26問的我,對三毛不太瞭解,不敢下筆,現在才答:

三毛的一生真的是驚心動魄,短暫的一生一直在嘗試著自殺,她這一生我覺得未必有多快樂,快樂也是與何西在一起的那幾年,那是最開心最幸福的時光!可惜幸福是那麼早就結束啦,與其他人的姻緣好像都不順,因為只有何西是三毛的唯一,三毛也是何西的唯一。互相真正在意對方。三毛有些一廂情願,那些男人是不是真心對你,太不值…

三毛的性格與小的時候那個數學老師說三毛作弊在三毛眼睛周圍畫的那個圈有直接的關係小孩子脆弱的心靈受到啦致命的打擊,對心智還不健全的孩子真的是致命的。這件事影響到她的一生。

三毛外表看著性格像八月的流火

心像易碎的玻璃做的心

心痛的說一句:好傻的三毛死的太不值


不住124034082


擁有自由的靈魂,一直在追逐自由的身心,三毛首先是一個獨立的女性,追逐完美純粹的愛情本身可能就不是太現實,但她還是與荷西演繹了一段浪漫唯美。多年的流浪生活和抽菸熬夜寫作的生活習慣讓她的體力透支,疾病纏身,不堪重負。感性的三毛在我眼中是一個絕世獨立的才女,自由,瀟灑是關鍵詞,一生充滿傳奇!


核桃說說


在我心中,三毛是一個飄逸的詩人,作家。也是一個情感豐富,愛終如一的普通人。心有大海,人在沙漠,心有橄欖,人在流浪。嚮往著紅塵中的夢,卻被現實無情重傷,無法自拔的痛苦,似撒哈拉最後的水滴蒸發,生命對她來說宛如風,沒了方向,四散飄零。也許,隨風而去才是她的最好解脫。


聽一湧


三毛有一顆玲瓏剔透的靈魂,並且才氣四射,也許她的靈魂走的太遠了,以至於精神跟不上。她要的愛情已經飄散在了沙漠的上空,逐漸遠去。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流浪,情無所依,心無所靠。只有歸去,在路上……


紫藤蘿瀑布LZH


一技奇花異朵:曾在紅塵中穿梭:心如干澀的沙粒:奢望雨露滋潤飢渴:靈在世俗中漂泊:難以找到幹純至淨寄託:起身踏上沒有歸期的旅程:在另一個理想的世界:尋求完美的自我、丹鳳朝陽、一致敬三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