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化之五台山-十方堂

藏文化之五臺山-十方堂

大殿裡

藏文化之五臺山-十方堂

誦經

藏文化之五臺山-十方堂

出家人

藏文化之五臺山-十方堂

我的大恩上師

藏文化之五臺山-十方堂

精神吧

藏文化之五臺山-十方堂

生活照

藏文化之五臺山-十方堂

生活照

藏文化之五臺山-十方堂

宗喀巴大師像

十方堂又稱廣仁寺,是五臺山藏傳佛教的著名寺院之一,在五臺山寺廟群之中心,佔地方正。在佛教中,十方堂的十方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下方、上方十個方位,意為四面八方,包容天地。據《五臺縣志》記載,廣仁寺建於清道光年間,寺名“廣仁”取廣施仁慈之意,現為五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仁寺位於臺懷鎮,坐北朝南,佔地面積3645平方米,共有殿堂僧舍54間,皆為清代建築。廣仁寺有三進殿宇,從南向北沿寺廟中軸線依次為天王殿、宗喀巴大師殿、文殊殿,殿內供奉銅質佛像二千二百餘尊。殿兩側配樓房長廊,佈局齊整,有明顯的藏式風格。天王殿旁坐鐘鼓二樓,正背上裝飾有二鹿迎頭相對,中間豎立著金輪寶,顯示著不同於其他青廟天王殿的特色。中間宗喀巴大師殿,面寬二間,周圍四面出廊。殿前的抱廈,和大殿之間空出較大的距離,這與其他寺廟中抱廈緊挨殿前簷的形式不同,從側面看去,顯得構築方式秀麗美觀;大殿和抱廈的立柱間,在簷臺下部鑲嵌石板,形成圍欄,石板壁上雕刻有藏文和蒙文;大殿當心間前後簷下墊板上刻有藏文,柱頭的罩板也刻有藏文,殿內主供黃教祖師宗喀巴大師大銅像,兩壁有號稱千尊的宗喀巴小銅像。宗喀巴大師的銅像為頭戴尖頂帽,面部清秀圓潤,身穿袈裟,兩手摺曲胸前,結說法印,兩臂外側蓮花經書法器,結跏趺坐於蓮花須彌座上。

宗喀巴大師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真實人物,生於公元1357年,圓寂於公元1419年。他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創始人,本名“羅桑扎吧”,生於青海湟中縣,藏語中稱湟中為“宗喀”,故被尊稱為宗喀巴。幼時從噶當派名僧達瑪仁欽座下出家,學習顯密教法十年,十六歲時赴西藏深造,先後在前後藏各地投師求法,在噶當、薩迦諸大師指導下研習五論、五明,造詣深厚。大師鑑於當時當地佛教戒律廢弛,僧侶生活放縱,遂以噶當派教義為立說之本,結合自己的見解,建立體系,從倡導戒律入手,進行改革。大師著有《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等著作,闡明顯密二宗修行次第,提倡不分顯密都必須恪守戒律,形成一代宗風。

明代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大師在帕竹地方政權資助下,在拉薩大昭寺創辦大祈願法會。同年在拉薩東建立甘丹寺,這標誌格魯派的體系也已形成。其諸大弟子紛紛在各地建寺弘法,並以其涅槃日——十月二十五日為宗教節日,擴大影響。

後期大師在蒙古和碩特部及清王朝的支持下,格魯派逐漸成為西藏地區執政的教派,並在蒙古地區,乃至全中國佛地廣泛流行,成為藏傳佛教中最大的宗派。宗喀巴也被尊為佛陀一樣果位人物,供養起來。在五臺山大部分寺廟中有其塑像,黃廟中更盛。

第三層殿,面寬五楹,簷額上懸掛一塊書有藏文的木匾,意為彌勒殿,殿內供彌勒菩薩等銅像。彌勒造像,身著菩薩衣裝,常戴天冠,而不是俗人所說的大肚彌勒佛。

據《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經》講,阿逸多出生在印度天竺一個大婆羅門家庭,是一個極顯耀的貴族。他成為時間佛的弟子後,先於佛入滅(離開人間),上生到彌勒淨土——兜率天,享受種種樂事,兜率天的意思是“妙足天”,這裡是“候補佛”的樂園。

十方堂,彌勒殿內兩壁的經架上存放順治16年間的藏文《甘珠爾》經版一部。藏傳佛教——喇嘛教翻譯和整理的藏文大藏經,佛說的經律稱為《甘珠爾》,佛弟子及祖師的著作稱為《丹珠爾》。十方堂存放的《甘珠爾》,豐富了五臺山佛經藏書,尤為重要的是此經屬於善本書,是珍貴文物,實屬罕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