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見面的湘鄉,在外地人眼裡是這樣的……

在我們身邊,有這麼一些人,他們離開自己的家鄉,來到活力四射、魅力無限的湘鄉,以不同的角色定位,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為這座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奉獻著自己的才華與智慧,為湘鄉的發展與進步提供了綿綿不絕的人才動力。久而久之,這些外鄉人把湘鄉當成故鄉,把湘鄉當成真情所依,在這裡,他們安家落戶,奉獻自我,成為城市中躍動的音符,也體現著這座城市開放包容的格局與擔當。

在梅橋鎮酒鋪學校,有一位向秋菊老師,她對待工作嚴謹認真、一絲不苟,對待師生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是孩子們眼中的好老師。向秋菊的老家在岳陽平江,1996年大學畢業以後,便來到湘鄉,和丈夫一起從事教育工作,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與年華,留在了湘鄉,留在了青春的記憶裡...

老師:向秋菊

我的老家在岳陽平江,1996年大學畢業以後我來到湘鄉,在梅橋鎮酒鋪學校工作了20多年,這座校園是我最熟悉的環境,課堂上、校園裡,無數次與學生互動的情景,在我腦海中迴盪;這裡的一花一草一木,都見證了學生的成長、我的教學生涯和學校的發展。

湘鄉人民淳樸善良,熱情好客,剛來的時候,我最大的困難是聽不懂湘鄉方言,是淳樸善良的同事、朋友、學生,反覆用湘鄉話和我交流,用普通話跟我解釋,直到我能聽懂,慢慢的我也能講一口流利的湘鄉話了,融入到湘鄉這個大家庭裡。

我感觸最深的,是鄉村的巨大變化。20年前,我從市區坐車到學校,走的是機耕道、灰塵漫天,一路顛簸要走1個小時。現在,全程都是寬敞平坦的水泥路,自己開車20多分鐘就能到。這裡,天空湛藍、空氣清新、河水清澈,這就是我眼中的湘鄉。

我們每天見面的湘鄉,在外地人眼裡是這樣的……

變化的是環境,不變的是情懷。湘鄉人的熱情,湘鄉人的精神,無數次感動著我,感染著我,湘鄉是我家,異鄉是我家。

白建明是一位普通的建築工人,2008年,他從老家四川廣元來到湘鄉,一直從事建築施工工作,因為其精湛的工匠技藝,代表湘鄉參加了2018年湘潭市職業技能大賽砌築工競賽,並獲得了砌築工亞軍的好成績。

我們每天見面的湘鄉,在外地人眼裡是這樣的……

建築工人:白建明

我是一名普通的建築工人,每天頭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腳穿勞保鞋,和各種建築材料打交道,把一塊塊磚瓦,一方方木石,變成一座座高樓大廈,一道道靚麗的城市風景。

每當我站在高樓頂端,俯瞰全城,一幅幅美麗的城市畫卷展現在我面前,融山水洲城於一體,交通網絡四通八達,綠化景觀錯落有致,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在湘鄉工作生活已經十年了,這裡的人文,這裡的環境,對我影響很大,湘鄉因你而精彩,我為我自己而驕傲,我是湘鄉人,湘鄉就是我的故鄉。

在湘鄉,很多人都知道小雨治茶,因為它的美食品位,因為它的優雅環境,到處都體現著別緻的臺灣情結。小雨治茶的老闆黃介信,就是一位臺灣人。

我們每天見面的湘鄉,在外地人眼裡是這樣的……

創業者:黃介信

我們每天見面的湘鄉,在外地人眼裡是這樣的……

我是來自臺灣新竹的黃介信,年輕的時候,我在深圳工作,認識了一個美麗的湘鄉女孩,收穫了美好的愛情和家庭。2009年,我和妻子辭去深圳的工作,一起回到湘鄉,開始了我人生中嶄新的旅程。

我們每天見面的湘鄉,在外地人眼裡是這樣的……

我們自主創業,開了這家小店,從一家到兩家,從老城區到東山新城,生意越做越好,我的湘鄉朋友圈也越來越廣。在我的眼中,湘鄉是一座小城市,面積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它有開放的胸懷、包容的姿態、優美的環境、厚重的歷史文化。既有江南水鄉的靈動秀美,也具現代化都市的方便快捷。

湘鄉,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很自豪的說,我是湘鄉人。我希望更多的臺灣朋友到湘鄉來,我和你們一起登東臺山、游水府廟,攬勝湘鄉美景,品嚐湘鄉美食,我給你們當嚮導。

古韻龍城,大美湘鄉

這裡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很強的城市包容性

吸引越來越多的外鄉人安居樂業

身在異鄉不是客,異鄉也是故鄉情

開放的包容的湘鄉歡迎您

我們每天見面的湘鄉,在外地人眼裡是這樣的……

記者 陳高 李源

剪輯 周成

後期 李愷悅

來自:湘鄉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