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個民族美女如雲,卻非本族人不嫁

塔吉克族,世代居住在帕米爾高原,有“高山之鷹”、“雲彩上的人家”之稱,是中華五十六個民族大家庭中唯一擁有純正歐羅巴血統的少數民族,如果你走在塔吉克人聚居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族自治縣的大街上,可能會產生一種錯覺,彷彿是來到了歐洲。你會看到大街小巷的人長得都是這種高鼻樑、大眼睛的樣子——

中國有個民族美女如雲,卻非本族人不嫁

怎麼樣,心動了吧,現在你迫不及待的想和塔吉克族的朋友們打個招呼,但是別急,俗話說入鄉隨俗,關於打招呼這件事,塔吉克人有他們自己的方式。

見面要接吻

首先是吻手禮,這是塔吉克人最主要的見面禮儀之一,兩人見面時先握手,然後俯身互吻對方的手背。男女互相見面時,女的要吻男的手心,男的則要用手輕輕地按一下女的頭部,以示敬意。

此外,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那就是平輩的女子如果關係要好,見面時會互相親吻對方的嘴唇,就像下面這樣——

中國有個民族美女如雲,卻非本族人不嫁

從這些基本禮儀中就能看得出塔吉克人的熱情開放,並且在他們的文化習俗中,親女重女是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如果一會兒去別人家裡做客,或是參加婚禮、葬禮、節日等,主人會將來賓中年齡最大的婦女視為最尊貴的賓客,進門得請她先進,其他人則按先女後男、先大後小的秩序進入。在塔吉克人的桌席上,右手邊為上席,左手邊為下席。客人進屋上炕後,女賓坐右邊,男賓坐左邊,女賓中年齡最長者坐右邊首席。如果為客人們宰了羊,要把裝有鮮美的羊頭和羊尾的盤子,先放在年齡最長的女賓面前,以示尊重。

不會丟東西的地方

好了,打完了招呼,我們走到了牧民區,你驚奇地發現,牧民的氈房和帳篷,普遍都沒有門,只掛有一張氈門簾。你拉住一位路人,一問才知道,原來這裡的牧民世代居住於此,彼此之間都相互信任,所以幾乎沒有發生過入室搶劫、盜竊等案件。縣城裡的監獄,據說都閒置了十幾年。

而且這裡的人如果在路邊發現了別人丟失的東西,也絕不會隨意翻看,佔為己有,而是把東西放在明顯的路邊,然後用一圈石頭圍起來,好讓失主回來尋找的時候能夠很快就發現。

塔吉克族是一個崇拜太陽,以山鷹為圖騰的民族,所以在他們看來,任何見不得人的苟且之事,都逃不過鷹的眼睛,“草原是牛羊的天堂,不是窩藏豺狼的地方”。

“鷹”歌“鷹”舞

因為塔吉克人有崇拜蒼鷹的習俗,所以他們的主要樂器鷹笛都由山鷹的翅骨製成,最主要的舞蹈鷹舞也是以模仿山鷹的動作而形成的。

中國有個民族美女如雲,卻非本族人不嫁

塔吉克民間傳說中有許多都與鷹有關,鷹總是會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化解災難,是勇敢、正義的化身,也是英雄的象徵。一般在重大節日或婚禮的時候,大家就會跳起優美蒼健的鷹舞。

鷹舞多為雙人舞。舞蹈時,舞者屈膝、聳肩,模擬雄鷹展翅飛翔、迴轉盤旋等動作,其動作剛健、強勁。為鷹舞伴奏的是鷹笛和手鼓,一般男子吹鷹笛,女性敲手鼓,然後大家圍在一起歌唱,非常熱鬧。

說了這麼多,想必大家也都想一睹為快了,正好前面有一場婚禮正在舉辦,我們就一起去湊個熱鬧吧。

冰山下的婚禮

這會兒正是雨過天晴,遠處的雪山在藍天的映襯下,潔白的耀眼。終年被冰雪覆蓋的喬戈裡峰和慕士塔格峰,像是兩位慈祥的長者,正低頭看著他們的兒女,在這個吉祥歡快的日子裡迎接他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今天是他們婚禮的第二天,按照塔吉克人的習俗,新人的婚禮要持續三天,不玩盡興不罷休。

第一天,新郎和新娘各自在自己的家裡打扮和準備,新郎頭上纏上紅、白兩色的布,新娘則要戴上繫有紅、白兩色手絹的戒指。客人們在第一天先要前往女方家祝賀,在這裡你可以盡情地吃肉喝茶,任意享用瓜果點心,接受主人一家最熱情的款待。吃喝完畢以後,大家就可以一起到院子裡跳舞,—直跳到午夜時分。

第二天的接親是婚禮的重頭戲,新郎騎著高頭大馬,被一眾親友簇擁著,浩浩蕩蕩來到女方家接親。當接親的隊伍來到女方家門口時,女方的父母和親戚朋友要在門口迎接。男方這時候就要拿出準備好的接親禮物——一隻肥羊,送給女方家裡,而伴娘則要代表新娘向新郎敬上放有酥油的奶茶,新郎當眾喝光,表示接受了女方的盛情和甜蜜的愛情。我們跟著新郎一道進入女方家的院子,客人們早已經圍坐在那裡等候多時了,新娘頭戴紗巾,腳穿紅鞋,在伴娘的攙扶下緩緩步入大廳,與新郎一道接受阿訇的祝福,接著,長輩們向新娘新郎和伴郎伴娘的肩頭撒麵粉以示祝福,新娘新郎向長輩行吻手禮。人們吃完喝完之後,便開始舉行高原上特有的賽馬、叼羊等娛樂活動。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吹起鷹笛,打起手鼓,歡樂的氣氛被進一步推向高潮。

中國有個民族美女如雲,卻非本族人不嫁

第三天的早晨,新郎和新娘同騎一匹馬回男方家,孃家人和男方家會交換禮物,等所有禮節都結束之後,新娘就能揭去臉上的面紗,開始過正常的生活了。

沿著縣城往西走,就來到了國境線邊上。這裡地勢險峻,地形複雜,是中國,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四國之間的一條唯一可通車的陸路通道上的重要樞紐。“9·11”事件以後,一些境外恐怖組織就是通過這條路進入新疆的,因此把守祖國的西大門的重擔,就落在了這支雪域高原民族的身上。

守衛邊疆的帕米爾雄鷹

據當地人介紹,近二十年裡,這裡發生過百餘起偷渡事件,而大部分都是由當地牧民發現並截獲的,面對窮兇極惡的歹徒,塔吉克人從不畏懼。到了每年的徵兵季,當地的青年不需要動員,就會踴躍報名參軍。

參軍戍邊,在塔吉克人眼裡,是一種無比光榮的使命。電影《冰山上的來客》講的就是以塔吉克族青年阿米爾為代表的邊防戰士,與境外敵對勢力鬥智鬥勇的故事。他們的真誠、樸實,以及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誠,令人為之動容。而在銀幕之外,他們同樣勇敢、堅毅,一代代塔吉克人堅守在祖國版圖的西北角上,為我國的邊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被稱作最愛國的少數民族。

中國有個民族美女如雲,卻非本族人不嫁

自西漢時期開始,塔吉克族就一直與中央政府保持密切往來,絲綢之路開闢以後,帕米爾地區和漢民族地區的來往變得更加頻繁,此後歷經兩千餘年,在抵禦外來入侵的戰爭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836年冬,浩罕侵略軍進犯色勒庫爾,塔吉克青年庫爾察克率領本族人浴血奮戰,寧死不降,為保衛祖國的領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的故事被寫入史詩,至今仍在塔吉克人之間傳唱。

1877年,左宗棠出兵收復新疆。另一位塔吉克青年艾里布利用清軍勝利的聲勢和塔吉克人民驅逐侵略者的要求,殺死阿山夏,收復色勒庫爾。清朝政府賞給艾里布藍翎五品頂戴,管轄原色勒庫爾回莊轄地,併兼管色勒爾西北九處柯爾克孜族遊牧地。

1891至1894年間,沙俄勾結英國,企圖進佔塔什庫爾幹。塔吉克族人民起而反抗,自發組織“色勒庫爾綏遠回隊”,由駐防當地的馬隊旗官兼任管帶阿奇木伯克兼任總哨,負責保衛地方。許多塔吉克牧民自願遷到塔什庫爾幹南部的熱斯坎姆附近邊卡和明鐵蓋等處,長期在那裡墾牧戍邊,擔任邊防重任。

新中國成立以後,居住在這裡的農牧民、幹部職工與駐軍一起,爬冰臥雪,戰鬥在風雪高原,為保衛邊疆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888公里的國境線上,45條對外通道眾只有4條有部隊直接駐守,其餘41條對外通道要依靠生活在這裡的農牧民守衛。 每一處牧民定居點就是一個哨所,每一位牧民群眾就是一名衛士、一名情報員。塔吉克牧民只要發現有敵情,哪怕不吃不喝,騎一天馬或走一天路,也要將情況報告給邊防軍。不管環境多惡劣,塔吉克族人民忠於祖國的意志是堅定的,他們沒有拿祖國一支槍,沒有拿祖國一分餉,卻是祖國邊境線上最忠實的力量。

中國有個民族美女如雲,卻非本族人不嫁

數千年來,塔吉克人在這片神奇壯美的高原上,創造出燦爛多彩的民族文化。塔吉克族鷹舞、塔吉克族婚俗、塔吉克族引水節和播種節、塔吉克族民歌、塔吉克族馬球運動、塔吉克服飾等六個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草灘溼地、塔什庫爾幹石頭城、塔吉克民俗村被授予“國際高原風情旅遊目的地”。此外,心靈手巧的塔吉克人,還擅長製作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這些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正不斷的走出帕米爾,走向全世界。塔吉克人也將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繼續書寫屬於他們的傳奇。

中國有個民族美女如雲,卻非本族人不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