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胎停、難產、扣津貼,50位女博士的生育羣像

女科學家都去哪兒了?我不知道。

不過這裡有很多原本立志於做科學家的女博士們,

在生育這件小事前苦苦掙扎,狼狽不堪。


一直以來,女博士這一群體給公眾留下的印象多是另類且模糊的。可能有一些刻板印象,但更多的還是不瞭解。

女博士常常自嘲。偶有傾訴,就像一顆小石子,輕輕投進江河,足夠幸運的話,還能聽到一聲響。

大多數修煉出關了的人,既然已煉的無堅不摧,也不願再磨磨唧唧如祥林嫂般將脆弱往事重提。而一波波新入場的人,如果低估了現實的嚴酷,則稍有不慎就從躊躇滿志落得個身心俱疲。

我的兩篇文章,第一篇姑且算抱怨,第二篇斗膽提了些訴求。這一終章篇,蒐集了評論中50位活生生的例子,作為身處生育泥淖中的女博士群像

當你覺得某人經歷沒有代表性,現狀沒那麼殘酷,後果沒那麼嚴重時,可以看一下這千人千面——真實的狀態遠遠比想象中複雜、多樣。

希望每一顆小石子,都會泛起漣漪。

1. add:跟我驚人的相似,我懷孕6個月博士入學,2015年1月兒子出生。博士經歷了導師苦苦相逼,連試劑的帳都報不了,最後沒錢了自己打算跳樓以告世人,幾經波折轉了導師,博四12月開始做實驗,要不是孩子就沒有今天的我,博五的我仍然在努力。

2. Linger: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講講我的經歷吧。大學本科畢業後因為不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幾經折騰到27歲結婚以後動了考研的念頭,那時候MBA剛興起,於是就報考了。考完發現懷孕了。於是休學一年把娃帶到10個月大離家幾千裡去上了全脫產的MBA。畢業時大部分同學都去了北上廣深,我卻因為老公和孩兒不得不回到原來那個城市(超級不愛的城市),還好,進高校當了老師,實現了轉專業(從工科轉到了管理學)的願望。當時進高校是做好了考博的準備,按照學校合同三年後開始準備,卻在臨考前幾個月得知父親患了癌症。於是為了多回去陪陪他,棄考。第二年,為了不耽誤養育孩子,報考了本校的博士研究生考試。之後開始了攻博的日子,與此同時,我還要任課,當班主任,評副教授職稱。忘了補充一句:自從我進高校以後,學校就開始從原來那個城市搬遷到另一個城市,我和老公就開始了兩地分居的生活。孩兒基本上是我一個人在新的城市將她從小學六年級帶到現在的高三,成績還不錯。言歸正傳,博士讀了五年終於畢業,中間經歷了什麼都不想幹,想出家做尼姑,以及老公一回來就吵架到崩潰的低谷期。 現在人到中年,身邊也有比我小一兩歲生二胎的。他們問我為啥不要,我聽了只覺詫異,好笑。 就是這樣,沒有過不去的坎,這年頭女人真的不容易,尤其是想做一個家庭與事業兼顧的女人,更難。至於二胎,去他奶奶的!

分居、胎停、難產、扣津貼,50位女博士的生育群像

3. CYZ:收到博士錄取通知書的同時,醫院檢查確定懷孕。博士讀了五年半,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一邊讀博士,情緒崩潰無數次,時刻覺得自己要猝死。答辯當天,秘書宣佈同意授予學位的瞬間,我在答辯臺上淚如雨下。五年的奔波和痛苦折磨,無法向人明說。

4. 茂識:還有我們學醫的,很多醫院都是規定懷孕要排隊,沒輪到你你就不能懷……

5. A:化工的女博士還要考慮避免有毒試劑侵害身體,還指望備孕期不接觸那些毒物,可在這之前還要拼命完成科研任務可以保證如期畢業。。。掐指一算,留給自己做實驗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是否該早早滾回實驗室了?。。。 此外,我已經可以想象自己懷孕後擔心自己肚裡寶寶會不會受化學品危害的心情了。。。哎!好多無奈。。。

6. 夏綠欣欣:我是女性,也是在讀博士,讀博期間生了二胎。家人很支持,自己也願意承擔艱辛。一路走來,披荊斬棘,看透世間炎涼。誰要是在旁邊說風涼話,唧唧歪歪,設置障礙阻撓我實現夢想,我頂他個肺。

7. 麗雲:我是理工科碩博連讀5年,第三年生的孩子,生完孩子餵奶半年,愛人斥巨資在學校旁邊租房子(北京),一邊上學一邊帶娃……,家裡老人超級給力的跟來承擔大部分家務,然後順利以校級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按時畢業。現已留京工作,憶苦思甜吧! 感謝導師,感謝家人的幫助和支持!更感謝努力的自己!

8. XYH:太有體會了!懷著娃寫SCI,還要看導師臉色。生完娃寫論文,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神經衰弱! 雖然有生育險,但無法在上學地方享受,保胎生產全自費。 十幾年工齡沒享受過生育假、哺乳假和生育險,因為我在讀博士! 博士畢業後幾年下來成績寥寥無幾,領導給你臉色。不是寫不出來,實在忙不過來。孩子要教育吧,不能全交給保姆,是SCI職稱要緊,還是娃成長要緊。 工作已經拼盡全力盡職盡責了。每天24小時在單位和家庭奔波,出差結束從來不多呆。娃兩歲以內娛樂社交縮減幾乎為零。 有人問,老人呢,雙方老人都七八十了,等著贍養。 好不容易娃要上小學了,可以不亦步亦趨的跟著了,我就要有點自己的時間了,你讓我生二胎,社會給我什麼保障?單位給我什麼呢?會因為生二胎給我留個職稱位置等我晚點評嗎?

9. 二手木匠:讀博期間生孩子導師都能理解,不會抓你幹活的,水過了論文能順利畢業就行了,也不是所有博士都去做科研的,畢業後找個高校,帶帶娃,教教學,生活不挺美好嗎?有精力再考慮生二娃,把自己身體調理好,所謂的最佳生育年齡也可以延後。

10. 胡玉:深有感觸,我是暑假生完孩子,9月份就開始帶著孩子讀博,在學校旁邊租個房子一邊上課一邊帶娃,這樣持續到孩子一週歲,迫於老闆的壓力只能將孩子送回老家了,現在想想那時為什麼不先休學一年? 現在馬上博四了,希望明年年初能順利畢業。

11. 藍櫻雪:當時讀博導師直接說了可結婚不可生育,所以畢業後結婚。兩次莫名自然流產(至今未查明原因),第三次懷孕倒沒問題,就是遭遇妊娠劇吐,住院二十天,出院趕上開學,一直上到生孩子,中間還把國家項目的結題報告寫完上交,一遍忍著噁心一邊寫報告的滋味至今不想回憶。修完產假上班,一學期四門課還有兩門新課,結項通知下來,再寫本子報項目,睡眠嚴重不足。給我再多補貼也不會生二胎了,家裡老人年紀大,入園前孩子怎麼帶?工作絕對不會因為你生了孩子有絲毫減量。全是問題

12. yapin。:博士畢業28歲,到沒有科研條件的高校工作,因為博士期間身體被透支,第一次懷孕就自然流產了,第二次懷孕又見紅,整整在床上躺了兩個月,然後跟每個孕媽一樣懷著期待和美好正常工作上班,第二年生了孩子,開始了寶媽模式,結果被莫名的考核扣掉一個月一千塊的博士津貼,揹著博士不科研的罪名不得不外出博後,還得拖家帶口,就這樣還要二胎幹嘛?雖然我不在乎扣掉的工資,我也想享受生活,但誰願意博士畢業當一個正兒八經的家庭主婦?

13. 晨曦:和作者驚人的相似,28歲入學,29歲懷孕,30歲生孩子,生完孩子迫不及待滾回去開始做試驗,寫論文。每天的日程是早八點到晚9點,中間穿插餵奶(在單位家屬院住),哄睡覺,11點繼續,到凌晨3點睡覺,期間還要餵奶若干次。期間經歷了孩子不跟我,我和孩子一起哭,公婆幫帶,但是我回來也抱著不鬆手(呵呵),心理各種內疚等各種情況。總算連滾帶爬,四年半畢業。現在想想都佩服當時的自己。但是,生二胎,算了吧,實在不想再來一次!

14. 煙波:博四,馬上博五,帶娃的時候覺得還不如自己去讀書,折騰一個孩子讀書比讓自己讀難度高多了!二胎,父母苦笑,不要不要!

15. 蔚然貓:高校全職青椒,今年9月博士入學,同時懷二胎過幾個月生,現在手頭兩個科研項目正在寫論文。我覺得其實如果身體素質好的話,孕期不會太難受,應該沒什麼太大問題。

16. 孫林 Zoe:本人博二女士一枚,我們夫妻都很喜歡小孩,周圍有人在說,博士期間生二胎多好啊!可是,第一胎嚴重過敏,好不容易戰戰兢兢拉扯大,各種噩夢歷歷在目,家中也沒老人可以搭手,實在不敢賭一把再來一次。而且,第一胎的時候我老公當時寫博士論文,帶娃和寫論文,累到尿血……還是珍惜生命吧

17. 詩因:心有慼慼焉讀博期間生孩子按期畢業的我經歷了什麼,不堪回首,既想陪孩子又要做課題,分身乏術只能說如果想要做個稱職的好媽媽,博士期間還是別生了,能接受把孩子直接丟給老人扔老家的除外

18. 豆豆魚:我博士畢業戀愛結婚一胎二胎,整整就是五六年,雖然我們單位要求不高,但是明顯感覺到懷孕帶孩子給自己的科研帶來的耽誤,單位並不會給你降低評職稱的條件,不會因為生育多照顧一分,女博士實在不易

分居、胎停、難產、扣津貼,50位女博士的生育群像

19. 亮亮-LI:我真幸運,今年9月入學,5-6月份的時候,我的導師(女老師)就跟我很認真的說,要孩子趕早不趕晚,現在回去就抓緊要吧!我的導師很能理解我們。 但是,經濟方面壓力確實大,跟工作的女性比,女博士確實享受不到生孩子的生育險等等的補貼。

20. 趙亞瓊~升升:看了太心塞了。28歲開學博二生,剛剛結婚,面臨要小孩還是繼續好好學習的尷尬境地。婆婆得了癌症住院化療無法照顧孩子,媽媽還沒退休也不能千里迢迢去幫我看(學校和家三千公里的距離),而且老公家人之前也沒有給我們提供住房這樣的好條件,我們兩個人貸款了四十萬,這樣的前提下真的很難再承擔生育孩子的重任。但是如果等到畢業再規劃就步入大齡產婦和未育找工作的尷尬境地。想到這種種恨不得當時不走入博士的圈子,其中的糾結心塞真是難以言明。

21. 長頸鹿:文科生,學渣體質,博三期末娃出生,博五回校衝刺,博六畢業。一直很想要二胎,無奈想蹭國家的生育福利,未敢輕舉妄動。生娃就如課題項目,前提是:經費充足,課題成員給力,可以進行第一胎的生育工作。如若進行第二胎的生育工作,請再次確保經費的充足和課題成員的積極性與可利用性。說這麼多,主要是告訴未婚的小姐姐們,還是努力找個有實力的夫家吧,不然就只能把自己鍛鍊成三年畢業生娃拿課題的超級女博士了……

22. 局外人:87年工學女博士,天資一般,唯有努力。14年博三生子,15年博四按時畢業到了高校就職。17年生老二並評上副高。其中心酸無助崩潰自己體會。科研家務怎麼平衡也是一直處於焦慮之中。但毫無疑問就我而言如果沒有孩子家庭,我的事業會做的更好。

23. 曉麗:一個生過二胎且按期畢業的女博士,以過來人經驗和教訓說,如果不是超人且心態超好,真的是很難兼顧,只能是兩耽誤,幾年下來老了許多。

24. Jun:邊工作邊讀博士,時刻在工作,生孩子,放棄學位中糾結掙扎,就在準備放棄學位就那麼在工作中混吃等死時,意外懷孕,因為一位老師對我說要讓寶寶為自己的媽媽是博士而驕傲,挺著孕肚熬夜大論文,每晚都是寶寶在肚子裡各種翻騰熬不住了才休息,然後挺著碩大的肚子答辯,現在娃兩歲,學位到手,中間艱辛和心理承受的各種壓力不說了,二胎……不可能!累就一個字!!!

25. 文紅:我在美國,倆孩子媽媽。36歲生第一個孩子,那時還是博士生,學生保險都給覆蓋,但也是孕吐厲害還要去外地開會,做報告怕吐在大家面前就端著冰水上去;孕期完成了千頁的論文初稿但運動不足孩子難產,破腹產導師也只允許休息四個星期,為保持母乳揹著泵奶器去學校,孩子五個半月老人走了就送託兒所,孩子這邊哭鬧不止生病不斷~我那邊準備畢業導師對論文一頁頁討論質疑修改,常常晚上改論文到半夜要休息了孩子又開始哭鬧~要餵奶要換尿褲要哄睡,頭髮大把大把的掉,眼睛每天都是血紅。懷第二個孩子是做博士後期間,先生在外州,我帶著兩歲多的老大懷著老二老闆還逼著文章,身邊沒有人幫忙也這麼挺過來了,40歲時迎來了兒女雙全。難嗎?很難!艱苦嗎?真艱苦!可是隻要你對自身有要求你就必須努力~只要你對生活有要求你就必須付出。我現在50歲了在高科技領域做研發,回到家看自己一對兒女那種心懷滿足和希冀,無以言表。我身邊太多的博士媽媽們幾乎都是兩個孩子,很多在異鄉生育沒有老人幫忙,都快樂的生活著,其實路只要踏實走過就沒有那麼難。

26. 劉婷:經歷過之後深有體會。不得不感嘆,高校對於女博士生育方面的政策真的是極度欠缺。買的保險不包含這一塊,學校公費醫療不管這一塊,各種政策涉及到博士懷孕就是空白,哪怕明文規定什麼什麼不行,都比空白強。PS:一切自費,卻每個月只有2000塊。我總覺得生活和科研或者工作一樣重要,但為什麼涉及到這一塊是空白!

27. 瓶子:博士畢業後要孩子一樣悲催,工作後,基金,職稱,考核,樣樣逼瘋人的節奏,博士在讀可以延期,但是工作後哪有延期之說?生一個孩子已經是極限了。。更別說好好養大。。我深深記得自己4個月產假休完了,天天一大早上班,晚上起夜餵奶哄孩子睡覺,困的想大哭一場的狀態。

28. Lina:女博士還能結婚?已經很厲害了好吧?還生娃?你是要上天? 感覺是社會歧視造成的,剝奪女博士的生育人權。我34歲生一胎,之後答辯畢業,打算過三五年生二胎,真是要見縫插針。其實高學歷圈裡很常見,跟博士正相關但不限於博士。我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懷孕時完成的,沒啥問題。老公超級奶爸,我也無後顧之憂,幸運!

29. 富饒 櫻桃茉莉:我是70後,29週歲博士畢業,入學前已被告知不可懷孕;實際生育年齡35週歲。所以,我覺得您還是幸運的吧。

30. 鄭璐:至少能生孩子,對於一個不孕不育,不了孩子的女博士來說,只要能生孩子都是幸運的。86年,在決定生孩子之前,一切都很順利,保研,碩博連讀,順利畢業,順利工作,然後等幾年後。準備生孩子的時候,發現懷不上,然後毅然相信科學,做了試管,兩次胎停,生無可戀,所以,對生了孩子,特別是博士期間生了孩子的人。除了羨慕就是羨慕。後悔自己把生育推到了如此困境。

31. 珊珊:博士二年級開始打醬油,三年級生了娃,論文都是暑假做的,28生了娃,後來去開一個培訓,一屋子女博士,娃都嗷嗷待哺,我簡直慶幸當時早生了娃,28好像也不算早。 現在38,美國回來帶了老二,回望來路,我覺得娃比學習重要多了,比工作也重要。我就是一個打醬油的女博士…… 不過現在還不錯,在高校打醬油,不想做科研,就努力上課唄,運氣好,拿了個省賽第一,瞬間成了別人眼中的厲害人物,各種辛苦只有自己知道……那些個無數娃睡了才開工的夜晚

32. 陳小潔:27歲博士畢業,29歲快30歲時候生娃,無妊娠紋,不顯懷,超快順產,生完恢復很好,現在娃11個月,像我,躺在我懷裡,很乖很乖。對了,我有一個好媽媽,婦幼技師,她幫我帶了快一年的寶寶,寶寶很健康。

33. 婷:同84年,14年生娃。 稍微好一點的是寫博士畢業論文準備答辯的時候懷孕的(不過學生物的,讓我做實驗期間懷孕我也不敢啊)。 生完歇了半年,期間產檢生娃全自費,因為當時規定只能自己有生育險才可以領各種補助,老公的生育險沒用。然後做博後,科研做得很水,老闆也各種歧視,沒啥好說的,攤到個常常夜醒十幾次的高需求娃我白天真沒啥精力,真的直到3歲半過了才開始慢慢好起來。當然你也可以說為啥不把娃丟老家給老人?拜託,我讀博士不是為了讓娃做留守兒童的!再生一個娃?開玩笑麼?!除非真不想再幹這行了

34. 賀靜:我也是讀博士期間意外懷孕生子的目前還在延期中……經歷好像,哈哈啥也木有,還得傻傻的學習,學不進去還焦慮,娃娃早產一個月,剖的,還嚇得要命!目前娃娃健康,自己在苦逼的寫論文,剛投入進去,娃娃找媽媽吃neinei。

35. Rosa:博士畢業那年生的娃,發作的時候問醫生能不能晚幾天生,我要改論文。生完用筆記本在床上改論文,接著馬上預答辯,坐月子期間等盲審結果,然後正式答辯。生產費用完全自理,學校沒給報一分錢,那時候還沒二胎政策,找工作可以直接說沒有生育壓力。好歹都順利過來了。

36. YY. Du:不光是女博士,女博後生娃也是戰戰兢兢,羨慕那些可以正大光明懷孕休產假的工作。那些孕期出差,熬夜改論文的痛苦都經歷過,哺乳期出差背奶也是難忘的經歷,做了媽媽就要內心強大。

37. HydroZXB:博士畢不了業的 工作兩年,大寶孕4個月考博,生完大寶4個月去上課,博一拿了省基金,博三拿了國家自然基金,到博六國家自然基金結題也沒畢業 現在已經第九年!畢不了業了 現在二寶快14個月了! 可能是在職讀博,沒有後顧之憂!所以沒有拼勁全力!SCI論文不夠其它都做完了!遺憾有! 看見兩寶,還是有點成就感!現38歲了,養二寶感覺重生,對生命有了重新認識!

38. 林濤:當我看到了這句話時“在我學業不順而週期性情緒崩潰時,看著笑嘻嘻跑來找媽媽抱抱的孩子,自己卻因為內疚和茫然嚎啕大哭。”我淚如雨下。我自己是博士生,夫人博士期間生產,養孩子的重擔也在她身上。很不容易!

39. 阡陌:國家的政策確實應該在這一塊補充,我也是博一下學期懷孕博二上學期生產,休學一年,正常的話可以領4年補助,因為休學一年,學校竟然只給我3年的補助,氣死個人,學校還對延期的博士不給住宿,真的是在種種逼迫。本有一顆追求科研的心,學校給提供的條件讓我心灰意冷,只想著趕緊畢業,夠畢業就好,但願能夠順利畢業吧。女博士真的太不容易了,有家室的費精力,單身的愁嫁人。抱抱~

40. Terrance:果然是博士,有理有據有文獻 我老婆博士畢業後懷二寶,高齡孕婦,居然整個妊娠糖尿病出來,每餐餐前都要打4單位的胰島素,太不容易了。

41. Meteor:我也是讀博期間生的娃,博士一年級,考試期間遇到見紅,不過沒聽醫生的,沒去躺著。博士一年級快結束時生娃,隨後半年兩篇文章錄用。沒有保險,老公那裡也沒報銷,全自費,還好順產,費用較低。當時博士一個月249元多一點,開銷全靠老公,還好奶水好,孩子沒吃過奶粉。孩子大些,不吃奶時,爺爺奶奶幫帶。四年三個月博士畢業,也還算正常。若問辛苦嗎,我只想說,感謝家人的支持

42. 王芸:我38歲懷二胎,讀博二,真是高齡中的老人。現在待生產還要陪伴8歲的大寶。常常會焦慮失眠和指責自己在學業上做的不好。可旁人會說我不夠堅強,情緒不夠穩定,說選擇讀博是自找的。親愛的妹妹也會指責我讀博也這樣,懷二胎也這樣。寫論文是什麼?我現在只是在堅持看論文,導師基本不管,他也不懂!我也會覺得自己為什麼不能像別人那樣家庭、工作和學業都處理好。未來還將長時間處於時間和惶恐不安之中

43. 段慧玲:也是工作兩年辭職來讀博的一名在讀女博士,深有同感,孩子現在10個月大,我準備進入博士第四年。幸運的是我有一個特諒解人的導師,遇上此導師,真是人生榮幸!趕緊努力!!!

44. Catherine:對於每天接觸丙酮,以及各種染料的我來說,懷孕想都不敢想。碩士的時候我還不帶口罩和手套,現在?手套大褂,口罩眼罩,能有的保護措施通通帶個遍。即使這樣兒也不敢備孕,怕生個身體有缺陷的寶寶,怕寶寶喝的是帶丙酮味兒的母乳,怕明明沒時間陪伴寶寶卻在導師眼裡依然是個不務正業的遊手好閒之徒。就像懂事時候知道自己是獨生子女政策下的產物時覺得這個政策不合情一樣,覺得強迫生二胎真的不合理呀!鼓勵歸鼓勵,哪裡有強迫的道理。換句話說:技術移民也有可能是在這裡活不下去了。

分居、胎停、難產、扣津貼,50位女博士的生育群像

45. 高小青 (Xiaoqing Gao):我們的經歷好像。我本科畢業於工科院校,畢業後有一個國企穩定的每日7小時的工作。由於覺得工作像養老,兩年後辭掉工作考研考博。在博一懷孕,休學(化學工作者),經歷過退學風波,四年半畢業。寶寶八個月大時我們骨肉分離,經歷過沒有paper畢業無望的絕望。而今,一個人帶著小寶,左手科研右手娃。兩個都是真愛。二胎是萬萬不想的,我們不是為娃活著的。品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才覺得人生不易。所有的逆境都是財富,在千錘百煉中你會更加從容與坦然。如果你能遵循內心,做自己想做的,人生可能會更加圓滿!最後,願天下的媽媽都不要經歷骨肉分離的苦楚。

46. 長河:這兩篇系列文章都看了,作為男博士我也很有感觸。我也是工作後又回來讀博的,老婆博士先畢業,工作後要的寶寶。本以為生育這個事兒不會影響我的論文工作,結果表明我太天真了。光是夜醒和哄睡就足以讓人崩潰,這個真的是隻有過來人才懂。經過慎重考慮,我決定和老婆一起坐月子,帶孩子,現實的困難一起扛。雖然遭到一些身邊人的不理解,但一年多來,總算是順利,兒子沒磕沒碰沒掉下過床,吃飯沒噎到過也沒啥病,孩兒媽健健康康母乳餵養沒有乳腺炎,精神狀態和身材和生產前沒啥區別,安安穩穩的也就不求啥了。至於不利影響嘛,我的確是延期畢業了。不過,不就是多讀一了年,畢業時剛好35完美錯過青基了嘛,多和企業合作,多幹幾份兼職,自己賺那二三十萬做科研,將來爭取一下面上,這也不是沒可能的。現在我想通了,有了孩子,就是讓我認識到生活不易,我爭取笑著迎接挑戰,給我兒做個榜樣。總之,人生是場馬拉松,不必在意育兒這幾年,只要活著就有翻身的機會,誰能笑到最後還不一定那。

47. 陳丹:博士期間自己每個月可以拿到的錢就很少,生小孩避免不了的延期,少錢。經濟和心理壓力不是一般的大。生,肯定是要的,什麼時候生,真是一個左右為難的事情。剛剛畢業的大齡未孕女博士,就業的時候也會遭遇歧視,公司心知肚明你馬上就要生小孩的,也不敢委以重任,肯定優先招聘已經生的。 左右為難,順其自然吧。不可避免的困頓時期。丈夫和家庭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其實樓主還沒有提到的一點是,錯過生育黃金期的大齡女博士,很多遭遇懷孕難,懷不上的困境……

48. Catherine:講真,我也就是喜歡逗小孩,還沒有想過生小孩。這個事情怎麼也是在我實驗做的差不多三篇文章都有眉目以後才考慮的事情吧。其實奇怪的責任心讓我做不到不負責任的扔下手裡的實驗心安理得的懷孕生子,目前拼命想要做好手裡的實驗以贏得更多的時間。奈何,即使沒有生子這回事兒,實驗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兒。

49. Zhai XD:我已博士畢業8年了,博一第一學期中生下第一孩子,沒有享受過任何津貼和補助,孩子過了百天,孩子上交給爺爺奶奶帶著,每天很拼,按期畢業,當然,非常感謝我的博士導師,人非常好,只說了一句話:快回去待產吧!畢業時孩子快3歲了……到地方高校上班,二胎政策放開後,從沒想過生第二個孩子的我,生了第二個孩子,依舊幸好有爺爺奶奶幫忙,我得以邊工作邊帶娃。工作儘量做好,娃盡力帶好,一邊哄著老二,一邊聽老大背課文是日常,爺爺奶奶也需要休息,而我卻不能,工作結束就趕緊帶娃,說實話,如果沒有爺爺奶奶做堅強後盾,我們根本不敢二胎。老公也是很體貼的那種,否則早就抑鬱了

50. Miss Cat:醫學女博士一枚,專碩學博,中途沒有工作過,30歲畢業。因為身處國家制定醫學生規範化培訓的過渡期,當年專碩畢業沒有規培證,現在畢業了要重新規培。規培年限2-3年,工資低得可憐不說,關鍵還沒有婚假產假,缺多少補多少。如果規培期間生孩子,規培可能要延期,而沒有規培證不能考主治,所以生孩子又會導致延期考主治……一把辛酸淚,已經過了最佳生育期了,一方面鼓勵生育,又沒有給我們應有的假期,站在這個尷尬分水嶺,該如何抉擇?


人們在問:“女科學家都去哪兒了?”

也許,這篇文章可以提供一種答案。

注:系列文章中的女“博士”包括在讀、退學和取得學位的,也包括取得學位後繼續科研道路的博士後、副教授、教授等。按照習慣叫法,不求精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