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領袖李嘉誠:超越超人的祕訣!無人不服!

華商領袖李嘉誠:超越超人的秘訣!無人不服!

【導語:他曾向世界宣佈捐出70%的資產——大約350億元股權,被《時代》雜誌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慈善家”,與比爾·蓋茨齊名。他就是連續17年蟬聯香港首富的李嘉誠。】

華商領袖李嘉誠:超越超人的秘訣!無人不服!

李嘉誠:香港首富、長江集團創辦人

2018年金融界最大事件莫過於,商界一代梟雄李嘉誠的正式退休。

他掌控著香港的經濟命脈;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壟斷著面向中國內地的輸電線;享有著來自頂級地產商和零售商的美譽;以及擁有著最大的移動手機運營商的頭銜……

自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李嘉誠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連續17年登上香港首富榜單。2011年,國家孔子學院更是把成就李嘉誠的一道工夫茶傳奇故事搬上國際頻道,中英文全球推廣。

李嘉誠最讓人敬佩的,不是他在世界上的成功,而是他在世界商圈如常青樹般屹立不倒。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成功商人很多,但一旦走上國際化道路,許多人就因不適應而紛紛落敗。但李嘉誠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走向世界,屢戰屢勝,幾乎從無敗績。而今,李嘉誠的商業版圖更是遍佈全球56個國家,集團員工超過26萬人,從事的產業橫跨通信、基建、港口、石油、零售等多個領域。

眾所周知的是,他也是著名的佛教居士,且多年來多次在公開場合講訴佛教對於他的幫助。

華商領袖李嘉誠:超越超人的秘訣!無人不服!

困難人生的覺醒

李嘉誠大概是香港市場諸巨人中少有的常青樹,在市場和管理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都成功過的佼佼者,但這樣的輝煌成就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他出身詩書世家,祖上曾是清朝官員,兒時生活富足美滿。歷經戰亂,少年時代的他飽經苦難,目睹父親從受人尊敬的小學校長,落魄到一名寄人籬下的職員,最後病重離世,讓他哀慟不已。隨之而來的是沒錢就沒有尊嚴、沒有家、無法讀書的困境。

所以,事業成功初期,他沉迷於金錢帶來的快樂。此時剛28歲的他已躋身百萬富豪之列。身著出自裁縫名家之手的西裝,手戴百達翡麗高級腕錶,開名車、遊艇,玩新型萊卡相機,在香港列提頓道半山腰買了面積近200平方米的新宅......便嘗上流社會的玩意兒。

但是李嘉誠一直鬱鬱寡歡,徹夜難眠,他第一次開始認真審視財富。財富能令一個人內心擁有安全感,但超過某個程度,安全感的需要似乎就不那麼強烈了。

他常常一個人駕車到西環半山上的寶珊道發呆。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想明白了,可以通過幫助別人,賦予財富新的意義。他幡然領悟到:“內心的富貴才是真富貴”。這是李嘉誠第一次覺醒。

李嘉誠說,苦難的生活,是他人生的最好鍛鍊,尤其是早期做推銷員,使他學會了不少東西,明白了不少事理。這是他今天10億、100億也買不到的。

除了苦難的教育,李嘉誠的成就也與他母親莊碧琴有著直接關係。作為虔誠的佛教徒,他的母親在他小時候就教育他善惡有報、崇善積德、慈悲為懷的佛理,並向他講述民族英雄林則徐一心向佛、終身奉行的故事。

自幼隨母親禮佛、學佛理,李嘉誠深諳因果,不論經商還是做人,都奉行佈施、誠信、利人、良知的原則。他的夫人也虔誠信佛,臨終遺囑——後事按佛制辦理。

華商領袖李嘉誠:超越超人的秘訣!無人不服!

千帆過盡皆佛事

浮華過後的李嘉誠,千帆過盡皆佛事,慢慢開啟了他低調謹慎儉樸的一生。直到今天,他戴的只是廉價的只值二十六美元的日本手錶,穿的仍舊是十年前的西裝,居住的是三十年前的房子。他幾十年如一日保持著微笑,讓見到他的人都如沐春風,內心升起歡喜。

在教育子女上,他也要求兩個孩子和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樣,擠電車、騎單車上學,課餘打工賺零花錢,畢業上自主創業,憑本事接管自家企業,體驗真實的生活、真實的社會。他教育孩子,要有獅子一樣的雄心,也要有菩薩一樣的善心。從小就培養兩個兒子善待他的第三個兒子——“李嘉誠慈善基金”,投入到公益事務服務中。

他時刻用佛理提醒自己,在他的辦公室裡,最顯著的就是清代儒將左宗棠題於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李嘉誠的辦公桌上,有兩塊小玻璃,上面是他告誡自己的兩段話,一段是:求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而另一段則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也是他做人做企業的信條。

他還把禪修中覺察的能量發揮到極致,他總會在百忙之中尋找讓自己“孤獨的時間”,每每獨處時,他腦海便會開始做思想的掙扎,會不斷給自己拋問題,然後自己回答。孤獨不僅帶給他能量、靈感,也是他的至交好友。

在人際交往上,李嘉誠相信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精明,要令人信服並喜歡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這其中的秘訣就是“build on respect(建立在尊重之上)”。

即使面對令廣大商界同仁頭疼不已的政商關係也是如此。他對官員的態度也是始終如一,這讓他在政界也贏得了不少人的尊重。在處理政商關係上,李曾給自己定了九字箴言:講真話、做實事、有貢獻。他的原則是“不參與政治,但關心政治,政治和經濟,根本上是手和腳的關係,假如兩者背道而馳,是很難處理的。”

在商業競爭中,李嘉誠認為吃虧是福,在劇烈的競爭當中多付出一點,便可多贏一點。

作為華人商圈常青藤,李嘉誠的制勝法寶——“永遠走在超人的前面”。他一直保持著兩個習慣:一是睡覺之前,一定要看書,且不限類別。早年無緣學業,他只能跟命運“搶時間、搶學問”;二是始終站在資訊的最前沿,建立專業全球資訊蒐集整理團隊,網羅一切新近信息,在潮流的引領上從不輸年輕人。在同一代香港華人商業領袖中,李嘉誠不但是對資本市場,尤其是對國際資本市場擁有更多瞭解,並且是擁有更廣闊經濟和經營視野的人。正是這個原因,他才得以在實業和資本之間建立起更好的溝通橋樑,進而率先找到以資本運作實業的成功密碼,成為香港華人入主外資集團的第一人,並且以資本運作和國際化為策略,從同一代香港華人商業領袖中不斷超越傳統邊界,構建起無域的商業帝國。

華商領袖李嘉誠:超越超人的秘訣!無人不服!

佈施的歡喜

李嘉誠創建的商業帝國高屋建瓴,讓無數人仰望,也是他們追趕的目標。但是他卻說,“我對賺錢的重視程度不及捐錢。”

為彌補少年失學的痛和父親因病去世的無奈,1980年起,李嘉誠決定設立個人基金會,將捐獻的方向主要放在兩方面:教育和醫療。他希望“在離開這個世界後做的事,一定要比在世時做的只多不少”。而在更早些時候,他們就已經捐獻巨資。

歷年來,捐款累積逾港幣50億元,其中約70%通過李嘉誠基金會統籌資助,其餘30%則在他的推動下由旗下企業集團捐出。造佛像、修寺廟、造橋鋪路、興辦教育、支援醫療、贊助科研、弘揚文化、賑濟災民等等慈善公益。

面對龐大的商業帝國,李嘉誠也苦惱,在他之後如何分配經營。在慎重思考後,2006年,他向世界宣佈將捐出自己資產的70%——大約350億元股權!於他而言這也是一次突破,他形容這種內心安慰、愉快的感覺,用筆墨難以形容!

李嘉誠的富豪佛教家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們深信三世因果,深信佈施的智慧能量,深知慈悲喜捨的精神和舉止是佛菩薩的特色。

李嘉誠的自律、精進的佛教徒生活,造就的不僅僅是天時、地利、人和,更是一代商界傳奇的締造,社會祥和的營造。

華商領袖李嘉誠:超越超人的秘訣!無人不服!

李嘉誠語錄

1、人生在世,能夠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時候,對社會有所貢獻,同時為無助的人尋求及建立較好的生活,我會感到很有意義,並視此為終生不渝的職志。

2、以“領袖”要求自己。“一般而言,做老闆簡單得多,你的權力主要來自你的地位,這可能是上天的緣分或憑著你的努力和專業的知識。做領袖就比較複雜,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號召力。”在一次接受訪問時,李曾這樣自我解答:“做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態度與能力一樣重要。領袖領導眾人,促動別人自覺甘心賣力;老闆只懂支配眾人,讓別人感到渺小。”

3、人生自有其沉浮,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忍受生活中屬於自己的一分悲傷,只有這樣,你才能體會到什麼叫做成功,什麼叫做真正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