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年前的隕石襲擊使物種滅絕,科學家猜測這與人類有莫大關係

時常在想,假如恐龍沒有滅絕,那麼會不會存活至今?而我們人類又是否會誕生呢,會不會有可能出現恐龍和人類一起生活的情況,但我們從地球的歷史中發現,其實人類的出現要多虧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那次小行星碰撞。

6500萬年前的隕石襲擊使物種滅絕,科學家猜測這與人類有莫大關係

至今為止,在地球上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還保留著一個巨大的隕石坑,被人稱為“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直徑長達180千米,這就是讓恐龍滅絕的兇手。當年這個撞擊讓地球一度陷入黑暗當中,大量的灰塵瀰漫在地球中,使得地球發生海嘯和火山等巨大災難,統治了1.65億年的恐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滅絕。但是科學家稱,就是因為這次事件才得以讓地球進行改造,為後期哺乳動物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6500萬年前的隕石襲擊使物種滅絕,科學家猜測這與人類有莫大關係

因為當時太陽系周圍有很多小行星帶,環境非常殘酷,而那塊隕石來源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兩顆小行星的碰撞,導致碎裂出大量的岩石塊飛向地球,其中希克蘇魯伯隕造成的破壞比較大。

6500萬年前的隕石襲擊使物種滅絕,科學家猜測這與人類有莫大關係

現在的小行星“班普提斯蒂納”和它周圍的小岩石,或許就是在那個時候形成的。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兩顆小行星碰撞,導致了太陽系行星帶發生了一些系列的小行星撞擊,這個過程持續了1億年,知直到現在轟擊的趨勢才變弱,大部分的行星向太陽內部飛去,也有小部分逃離出來,撞擊到周邊星體,例如金星和火星等,有些就形成類似“班普提斯蒂納”行星。

6500萬年前的隕石襲擊使物種滅絕,科學家猜測這與人類有莫大關係

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在月球找到了被其他岩石撞擊的痕跡,月球上的第谷隕石坑直徑大概是85千米,它形成的時間是1.08億年前,可能就是較早期的小行星撞擊形成。

6500萬年前的隕石襲擊使物種滅絕,科學家猜測這與人類有莫大關係

科學家指出,假如沒有那次撞擊,恐龍仍然會繼續生存下去。不過人類的存在也是必然性的,假如沒有那次災難,人類等哺乳動物也是遲早會出現在地球,但是人類的興起是否是藉助於那次撞擊,這就很難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