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向歷:8 月 13 日,宜堅守

單向歷:8 月 13 日,宜堅守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 11 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裔英國作家維·蘇·奈保爾逝世,享年 85 歲。

1932 年 8 月 17 日,維·蘇·奈保爾生於中美洲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一個印度婆羅門家庭。1950 年獲獎學金赴英國牛津大學留學。1955 年定居英國,並開始文學創作。其主要作品有《通靈的按摩師》、《重訪加勒比》、《非洲的假面具》等,曾獲得布克獎、毛姆獎、諾貝爾文學獎等多個獎項,與石黑一雄、拉什迪並稱“英國文壇移民三雄”。

單向歷:8 月 13 日,宜堅守

奈保爾有很多可供談論的方式,他的殖民地背景、他的西方主義眼光、他的第三世界書寫、他對種族主義和歷史的探究,還有他的語言、故事、寫作方式。從鄉村到城市,從小城市到大城市,從出生之地到謀生之地,奈保爾的精神世界正是人們所經歷、感受中漂泊的世界。

在這一點上他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作家,他在浸潤了漿汁似的生活世界描繪中,包裹了一片片滄桑生命的輝光,他用現實主義的筆法記錄著自己接觸到的人,他們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他們隱秘的情感、躲藏的自我,以及奈保爾置身自己所觀察世界的種種自反式體悟。這一點跟眾多影響深遠的現代主義作家不同,他不是那種像刀片一樣插入現實的作家,而是包裹和浸潤人們的作家。

單向歷:8 月 13 日,宜堅守

奈保爾作品選摘

死亡不再是最初夢中的景象或故事,而是事物的終結,像是在脆弱的沉睡之時乘機佔領人身心的一種陰鬱。對死亡,讓人的生活和努力化為虛有的死亡抱有的這一想法,使我在一個個早晨醒來後如此乏力,有時需要一整天的日光才能現實地看這個世界,再次成為一個人,一個實幹者。

——《抵達之謎》

那些不快樂的中產階級人士想到的,主要會是後來的殖民地架構和他們在其中的位置,穩當卻備下的公務員工作,微薄的工資,總的說來無風光可言,總是需要在外界尋求什麼——一部電影,一本書,偉人的生平——那有可能讓一個人不再斤斤計較自身如何。

——《看,這個世界》

第一句是真實的,第二句是杜撰的。但這兩句話放在一起,對我這個作家來說,就有了非同尋常的意義。雖然它們忽略了一切—背景、歷史時間、相關人物那錯綜複雜的種族和社會狀態—但它們又暗示了一切。它們營造了“街道”這個世界。這些句子和詞語創建了一種引領後續事態的節奏和速度。

——《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

我感覺時間在變。最初來到這裡,時間是如童年時期那樣被拉長的。第一個春天包含了太多清晰的東西:苔蘚玫瑰、孤零零的藍色鳶尾和我窗下的牡丹。我期待季節更迭,新的一年到來。接著記憶開始混雜,時光開始飛馳,歲月開始交疊,使我難以分辨回憶中的時間。我看到世界在流動,人的生命是一系列偶爾交織在一起的輪迴。

——《抵達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