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40人|丁磊:網際網路企業應做時代的分子

改革开放40年40人|丁磊:互联网企业应做时代的分子

本刊記者 王碧清

“品味”、“匠心”是丁磊近期接受採訪時常說的關鍵詞。從1997年創建公司,時至今日,網易的成績、丁磊曾經蟬聯兩屆中國富豪榜首的往事都是互聯網事業發展的晴雨表。丁磊憑藉過人的毅力和判斷,以“人”為核心,穿越互聯網風浪,笑傲江湖。

丁磊給人的印象總是一副自由自在的狀態,是否名列富豪榜並無甚吸引力,而如何將企業很好很長遠地發展下去才他所在意的。他說,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應該不斷自省,自己的產品對用戶而言是不是有價值,每個互聯網企業都應該努力做大時代的分子,而不是成為分母。

始終憧憬,始終渴望

1971年,丁磊出生於浙江奉化。他從小喜歡無線電,四五歲的時候,他便經嘗倒騰家裡的電子管件、半導體等。1989年高考之後,以高出重本線1分的成績考入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微波通訊專業,與一心向往的計算機專業“擦肩而過”。大學期間,他利用一切時間讀書,飽覽國內外科技期刊,傾心編程。

1993年,“改革開放”從政策逐步落實到行動上,經濟特區的成立帶來一片欣欣向榮。丁磊身處時代浪潮,也在思索,是繼續讀研還是創業?最終,獲得本科學位的丁磊被分配至寧波市電信局做程控交換機維護工,手捧旁人眼中的“鐵飯碗”。丁磊經嘗自學充實計算機知識,時刻關注其發展動向,漸漸可以寫出一些同事也看不明白的軟件程序。

1994年4月20日,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絡(NCFC)工程接入Internet的64K國際專線開通,從此,中國正式全功能聯入國際互聯網,進入互聯網時代。而這年,丁磊第一次登陸Internet,他訪問的第一個站點是Linux。丁磊還訪問了美國著名門戶網站Yahoo,獲得了大量資訊和資料。在多數人還沒有互聯網概念的時候,丁磊已經成為最早上網的一代人。並且,他深刻感覺到,互聯網傳入中國將發生深刻的革命意義。

在電信局工作兩年後,對於創業的渴望,對於互聯網世界的判斷與嚮往,丁磊不顧單位領導的建議和家人的反對,毅然決定南下。第一站,丁磊漂泊到廣州。儘管生活充滿未知,丁磊依然極有魄力地花費12000元購置了一臺電腦,幾乎是他在寧波兩年的所有積蓄。由於沒有互聯網,丁磊的電腦主要用來學習軟件方面的知識。

在廣州初期,丁磊先後在三家企業工作,與互聯網的連接更加緊密。至1996年,他應聘至飛捷公司(Internet內容供應商),擔任總經理技術助理,負責技術工作。當時人氣比較旺的BBS,有稱“北有水木清華,南有深圳‘一往情深’,廣州則有飛捷”。但由於自己的技術發展理念與公司老闆的規劃不符,1997年5月,丁磊決定離開飛捷。

改革开放40年40人|丁磊:互联网企业应做时代的分子

2015年3月19日,《爐石傳說》黃金挑戰賽中歐對抗賽舉行,丁磊與中國選手合影

下海創業,搏擊風浪

1997年6月,丁磊註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那年他26歲。他說,那時支撐自己的始終是對互聯網未來的一種信任感。而“網易”最初的想法是“希望上網變得容易一點”。

丁磊認為,Internet留給市場的空白很多,比如用戶不多、使用不便、Internet遠未給人們提供需要的服務。但個人創業談何容易,比如如果經營Internet服務,就需要在Internet放置服務器。丁磊想到了廣州電信局。

為此,丁磊提供了一份詳細的建議方案《豐富和發展ChinaNet》,詳細分析瞭如何使Internet本土化,並且吸引大量用戶上網,使網友享受國內高速服務。廣州電信局數據分局一致認可丁磊的方案,決定一試。於是,在廣州電信數據分局二樓上一間8平米的小屋,“網易工作室”成立了。網易BBS是網易第一個叫響的項目,也成就了網易的知名度,也為之後向虛擬社區轉型打下基礎。

當時,網易加載在廣州電信局的服務器是丁磊話費兩萬元自己安裝的一臺奔騰PRO,硬盤只有18G的容量,但在當時已經算是很大容量的電腦硬盤。如此大的硬盤只用於網易的一個主頁及BBS,丁磊覺得太浪費了,不如和大家一起分享。於是,網易決定免費向網友提供每人20兆的個人空間主頁。網易吸引了兩萬多人申請免費個人主頁,當時的上網總人數約為10萬人。隨後用戶越來越多,丁磊主動停止了無節制的新用戶申請,以保證現有用戶的服務質量。而網易獲得CNNIC的年度最佳網站排名第一,許多投資銀行的人紛紛像網易拋出橄欖枝。

網易初期,丁磊最看好的是搜索和免費郵箱。丁磊注意到郵件服務系統的商機,便開始在中國建立免費郵箱系統,並開發出一套類似Hotmail的“分佈式免費郵件”系統,並結合163等數字開始推廣。1998年6月,主導網易首頁向“門戶”進行了改版,網易門戶正式上線。在免費電子郵件銷售火爆的同時,一直做技術的丁磊開始意識到,網絡廣告可能是網站最有前途的收入。在網易將首頁改成網絡門戶後不到一個月,訪問量驟增,每天訪問量近10萬人。儘管做門戶“燒錢”,1999年整年,網易依靠賣軟件的錢為門戶建立提供資金,但當年網易的廣告收入為200萬美元。

1999年4月,丁磊決定揮師北上,將大本營遷到北京。1999年1月,整個網易只有12名員工,到了北京之後,第二年四月,網易北京公司已經發展成為160人規模的大公司。至2000年,網易成為中國最著名的門戶網站之一。也是在此時,新浪、搜狐、網易“三足鼎立”局面初步形成。

從1999年年初到2000年6月30日網易在美國上市前,這18個月時間,網易融資達1.15億美金。

然而,機遇伴隨風險,甚或轉為危機。從2000年7月,國內眾多互聯網企業倒閉。而網易在上市之後,慘遇互聯網泡沫,一夜暴“負”。2000年,網易淨虧損1.29億元(1560萬美元);2001年,淨虧損2.3億元(2820萬美元)。這個時期的丁磊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深處互聯網寒冬的丁磊四處尋找“救活”網易的良方。最受打擊的時候,他一度想到將網易賣掉。

2001年1月,網易成為移動夢網的第一批合作伙伴,開始進軍手機短信信息市場。2002年第二季度,短信業務為網易帶來1500萬元的收入。2001年IT業深處寒冬,中國的網絡遊戲市場尚未成熟。經過前期深入美國、韓國、日本的瞭解,加之洽談合作遭到冷眼,丁磊決定選擇“網絡遊戲”作為公司的發展方向之一,並要自主開發。

丁磊有一個觀點,他認為互聯網公司很難有集體決策,而企業家精神之一就是在做決策的時候,看到可以承擔的風險,並有自己的主見。

2002年1月,網易推出第一款網絡遊戲《大話西遊1》,但由於使用中出現問題,常常導致客戶端卡住,遭致大量投訴,經過改進後,2002年8月,《大話西遊2》正式推出。而網易也因此在業績上飛速飆升。之所以選擇以西遊記為題材,丁磊希望可以依託本土文化題材,並且提供愉快的遊戲體驗。至2007年,註冊用戶達9600萬,“經典”“文化”“情感”成為廣大遊戲玩家對這款遊戲的一致認知。

改革开放40年40人|丁磊:互联网企业应做时代的分子

丁磊獲封“敦煌文化大使”

多點佈局,匠心前行

在眾多互聯網同行緊隨一波又一波風口而行時,網易總是“完美錯過風口”,丁磊認為,在沒有弄清楚商業模式的核心問題時,沒有必要追趕風口,而是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熟悉的領域。

除了各點互聯網業務表現強勁,丁磊在選擇每次出擊,總有自己的判斷和情懷。2009年,丁磊的“養豬事業”備受爭議和關注,直到7年後,2016年,網易味央第一個豬場正式投產,年出欄量兩萬頭,同年年底黑豬正式售賣。對於市場,丁磊總是展現出他驚人的毅力和耐心,而其背後正是做事情的一份匠心。“味之極致”,正是味央兩個字的主要含義之一。儘管在外界來看,丁磊這次是不按常理出牌,但對網易味央來說,養豬的方式方法和技術不停迭代跟做互聯網產品是一致的,“網易味央希望為食品安全和模式做一些創新,帶動行業一起來創新”。

談及情懷和互聯網企業家的使命,“公開課”也是網易的精彩一筆。2011年1月18日,網易宣佈正式加入國際開放課件聯盟(OCWC),網易視頻的公開課項目可以獲得該組織超過20種語言環境下的14000門課。網易通過翻譯組織,中國網民可以足不出戶聆聽來自哈佛、耶魯等著名高校的公開課程。該公開課項目屬於公益性質,丁磊認為公開課正是互聯網精神——創新、分享、公平核心理念的集中體現。“公開課”因此也被丁磊認為是這十年來做的最重要的三件事情之一。

此後,網易雲音樂、網易考拉海購、網易嚴選、網易美學等等,各項目看似沒有關聯,實則始終圍繞消費者的需求以及“品味”二字。

2013年4月,網易雲音樂上線。四年時間積累了3億用戶,累計產生超過4億條樂評,用戶自主創建歌單總量超過4億個。“我想最重要的是因為網易雲音樂的小夥伴都是真正的音樂愛好者,總會想方設法找到最能打動人心的音樂。”丁磊說。2018年以來,網易雲音樂一方面深入佈局在線音樂市場,另一方面也對音樂與線下場景結合的模式進行創新探索,比如推出雲上系列音樂節等。“立足於中國音樂愛好者的需求,去推動和發展中國原創音樂,這是我們的一個目標。”

2015年起,丁磊已經敏銳地覺察到海外購物的需求,推出網易考拉海購。在考拉上線後,丁磊的雄心是,“用3到5年再造一個網易”。憑藉“自營直採”模式、“假一賠十”和“次日達”等服務,網易考拉創造了中國跨境電商的多個新標準,成功贏得業內最高的用戶滿意度,成長為中國跨境零售電商的領軍企業。隨後針對中國本土的優質產品,推出網易嚴選,成了中國品質生活電商的引領者。

與馬雲提出的“新零售”理念不同,丁磊提出了“新消費”的商業思路,聚焦人的需求。2017年年初網易新聞提出了全新的產品戰略——內容消費升級引領者,“以考拉、嚴選、味央等業務線為代表,網易在引領商業社會消費升級”。“品味”正在成為公司的重要競爭力要素,而網易以電商、音樂等為代表的產品,正是符合提升新中產階層幸福感的需求。

有人曾總結,“或許相比於快,丁磊更偏愛準確;相比於超前,丁磊更看重‘不過於超前’;相比於後發制人,丁磊更擅長‘伺機而動’”。看似反互聯網主流思維的行為特徵,卻一步步成就了今天的網易。正如丁磊所說:“匠心和創新一直是網易的核心競爭力。”

改革开放40年40人|丁磊:互联网企业应做时代的分子

中華兒女

家國天下,民族脊樑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