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曲推進易地扶貧搬遷 1246戶貧困戶搬進「幸福小區」

山西河曲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1246户贫困户搬进“幸福小区”

圖為搬遷戶張文秀(音)的女兒在新家裡寫作業。 王斌田 攝

中新網忻州8月28日電 (楊傑英 王斌田)“住了20多年的土窯洞,沒想到自己會住上城裡的新樓房,房子沒讓掏一分錢。”8月28日,在山西河曲幸福小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貧困戶郭存柱一家四口正在自己的新家收拾搬來的東西。

山西河曲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1246户贫困户搬进“幸福小区”

圖為山西河曲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幸福小區。 王斌田 攝

郭存柱是山西河曲沙泉鄉紅崖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自河曲啟動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以來,郭存柱被納入易地搬遷對象戶。“我原來在村裡主要就是種地,住到移民小區後,心裡挺高興。”郭存柱說,前段時間,河曲縣政府集中培訓裁縫技術,培訓結束後安排到縣裡引進的服裝加工廠,而自己原來就有裁縫底子,所以很快就能上手。

山西河曲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1246户贫困户搬进“幸福小区”

圖為山西河曲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幸福小區。 王斌田 攝

如今,郭存柱又跟著縣林業局進行扶貧造林植樹,每天能拿到200元的工資,每年差不多能忙活2個多月。“我原來一直擔心,搬到城裡的家庭經濟收入會成問題,現在看來應該沒啥大問題。”

山西河曲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1246户贫困户搬进“幸福小区”

圖為山西河曲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幸福小區建設的便民設施、服務中心、愛心超市、圖書閱覽室等。 王斌田 攝

同為貧困戶的張文秀(音)原來在村裡住的土窯洞,是河曲縣沙泉鄉戲皇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她的愛人以前到處打工,現在住到城裡,打工更方便了,女兒上幼兒園,自己平時接送也方便多了。

據介紹,河曲縣幸福小區集中安置點分三個小區建設,共建成住房1484套,分房到戶1469套。已安置搬遷戶1576戶4285人(並戶259戶),其中建檔1246戶3462人,同步人口330戶823人。

事實上,幸福小區易地扶貧搬遷的成功範例,只是河曲縣實施精準扶貧的一個縮影。

據瞭解,2018年,山西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為22.2萬人,該省對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重點傾斜,河曲縣也將此項工作作為精準脫貧重點,有計劃、有組織地推進。

河曲縣扶貧開發中心副主任王永勝告訴記者,“我們堅持‘開發式扶貧’與‘兜底式保障’並重,視勞動技能情況,量身定製2大類11種政策菜單,以“點菜”的形式讓群眾自主選擇後續就業途徑和產業發展方向,切實促進群眾増收。”

據介紹,河曲縣扶貧政策對有勞動能力的搬遷戶:已組建12支扶貧水利水保專業隊,帶動全縣97戶搬遷貧困家庭,每戶每年增收8000元以上,還組建了11支扶貧造林專業合作社,已帶動142戶搬遷貧困家庭,每戶每年増收8000元以上。實施教育脫貧免費定向培訓,配合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訓轉移就業143人,帶動貧困家庭每年增收2萬元。引進江蘇祥鼎祥服裝貿易公司校企合作辦廠,吸納搬遷入ロ80人。提供城鎮園林綠化養護環衛等崗位和城鎮新増公益性崗位73個,確保搬遷後每人每年增收1.8萬元左右。提供安置區物業保潔保安等崗位62個,保證搬遷人口每年增收1.2萬元左右。

“五位一體”金融扶貧資產收益,帶動215戶貧困家庭,每年增收4000元。縣城經濟技術園區提供就業崗位45個,帶動搬遷戶每年增收2.4萬元左右。新増護林員崗位100個,安排整村搬遷人ロ100人,幫助其每人每年增收7800元。安排“一村一品一主體”企業,提供就業崗位31個,帶動貧困家庭每年增收2.4萬元。此外,安置區準備建設大型扶貧車間,預計吸納搬遷貧困勞動力500人以上。年人均收入増加1.5萬元以上。

同時,對於無勞動能力的搬遷戶:通過村級光伏扶貧電站、“五位一體”金融扶貧小額信貸(主要是喪失勞動能力家庭)等資產收益措施,帶動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每年增收3000-4000元以上。通過社保兜底政策,如“低保”“五保”、老年人養老金補貼等措施,保障無勞動能力貧困戶每人每年收入3310元以上,保障老年貧困戶每人每年増收1080元以上。河曲縣易地扶貧搬遷人ロ中,享受低保、五保789人。通過2大類政策措施,確保集中安置124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有1人就業,有穩定收入。每戶搬遷戶至少有2-3項脫貧增收措施,確保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幸福小區服務中心主任辛永偉介紹到,集中安置區建設有10大便民設施:社區服務中心、民事調解中心、幼兒園(2軌制)、警務室、衛生室、文體活動室、便民超市、金融服務點、物業中心和後物業中心和後續就業服裝加工車間。周邊配套了8大公共服務設施:開元路中學(2軌制)小學、福利養老樓(150支床位)、文娛休閒廣場、農貿市場、經濟產業園區、扶貧農業園區、物流園區,確保搬遷戶安心生產生活。(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