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方運
媽媽是一個家庭中最辛苦,付出最多的角色。
但如果媽媽大包大攬,每天為全家洗衣做飯,把家務活全乾了,未必是件好的事情,有可能成為家庭矛盾的製造者,有書君來分析一下矛盾產生的原因:
1、辛勤付出和不被理解的矛盾。
習慣成自然,當媽媽每天為全家洗衣做飯,家庭人員久而久之會視而不見媽媽的辛勤付出,認為家庭的角色定位原本就該是這樣。
家人享受著媽媽的勞動成果,卻忘了感恩。因為他們眼裡從來沒有媽媽付出的過程,只有結果。
但是媽媽不同,每天洗衣做飯很辛苦,她渴望得到理解和幫助,看見家人心安理得只求索取沒有回報,久而久之難免會心生怨言。
家庭成員一直沒有參與到家務中,他們會以為洗衣做飯很輕鬆,不需要幫忙,幫忙也無從下手。
在媽媽的付出不被理解時,媽媽的壞情緒就會成為家庭中矛盾的起源。
2、“期望”和“得到”不匹配的矛盾
媽媽是因為對家人的愛,才會把家裡的家務包攬下來,以圖丈夫和孩子能安心工作、學習,她期望付出的愛能得到家人們的認可。
為得到家人的重視,媽媽會有意無意強調她的辛勞,比方說:“我辛辛苦苦做好的飯,你不多吃點兒。”
或者:“我費半天勁兒才把衣服上的油漬洗乾淨,下回注意,別再給我填累。”
然而家人們被這種“愛”慣壞了,變得自私、無禮,不是對她的話置若罔聞,就是埋怨她愛嘮叨。
這般費力不討好,付出那麼多,卻得不到相應的愛意和尊重,媽媽自然會時不時生氣發脾氣,家庭矛盾應運而生。
3、“施”與“受”的矛盾。
媽媽為家人提供食物和乾淨的衣物,是“施”方,家人享用這一切,是“受”方。“施”與“受”在地位上是不對等的。
“端人飯受人管”,媽媽在做家務過程中難免會有頤指氣使的行為,哪怕炒菜過程中拿個調味料也會喊家人過來拿,家人被指撥的團團轉,不勝其煩。
也許媽媽是想在做家務的過程中有人陪,也許媽媽不想讓家人不勞而獲,但是家人被一會兒指到東,一會兒指到西非常反感,認為媽媽是故意不讓自己好好待著。
媽媽對家庭成員的懶惰看不慣,家庭成員對媽媽的指揮受不了,自然會產生矛盾。
有書君認為,沒有付出就不會懂得珍惜,如果一個家庭裡,媽媽每天洗衣做飯,把家務全包了,家人們整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那他們是不會理解和體諒媽媽的辛苦。
媽媽長期沒有人分擔家務,並且受到忽視甚至輕視,心裡會極度不平衡,情緒變得很壞,愛抱怨、愛指責。
都說女主人是家裡的風水,媽媽每天高高興興,樂呵呵的,家庭氣氛便會很好,媽媽每天怨聲載道,家庭也就矛盾不休。
所以說,洗衣做飯家庭成員要共同承擔,不能壓在媽媽一個人身上。家是每個人共同的港灣,只有每人都盡心盡力維護好,才能一如既往溫馨和諧。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媽媽每天為全家洗衣做飯,卻仍然和家人矛盾不休,我認為是主要是因為經濟和情緒的原因引起的。
下面是一個真實的例子:
我有個朋友,是個很獨立的職業女性。她的原生家庭環境非常好,爸爸是一個企業家,媽媽就是全職婦女。雖然生活無憂,她的爸爸對媽媽也挺好的,而且沒有什麼小三小四類的擔憂,但是,朋友很小的時候,就立志不做家庭主婦。
她說,爸爸雖然對媽媽很好,可是,媽媽在家裡沒有地位,雖然家裡的活都是媽媽做的,家裡也整潔非常,什麼都沒有問題,可是,如果家裡有一點點髒了、亂了,有一點點不符合爸爸的要求,爸爸就會數落媽媽,說乾點家務活都做不好,而媽媽只是唯唯諾諾的收拾。媽媽想給點錢外婆用,還要低聲下氣的問爸爸要。她愛他們,但是,不想自己的家庭生活是這樣的,所以,她不要做家庭主婦。
(圖片來自網絡)
從提問和朋友的例子來看,媽媽雖然在家裡很辛苦,很重要,可是,卻也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媽媽在家裡的地位低,沒有經濟來源。
一、地位低
試想一下,一個家庭,是不是地位越高的人,越難被人埋怨和責怪?一個家庭,就如同一個公司一樣,越是職位高的人,所受到的責難和重視程度,是不是越高?
媽媽在家裡很重要,也很辛苦,洗衣做飯,所以家務都做完了,卻依然得不到大家的體諒和尊重,不就是媽媽在家裡沒有地位的表現嗎?
她所有的工作,其實,請一個保姆就可以了,甚至可以比她做得更好。而且,媽媽還是一個不用錢的保姆,沒有付出,不用擔心收不回成本,沒有任何的成本輸出壓力,所以,沒有人心疼。
二、沒經濟實力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架構。一個人,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把控的人,如何去把控別人,如何讓別人聽從和敬畏?
在爸爸的眼裡,媽媽就是吃閒飯的,在爺爺奶奶眼裡,媳婦就是靠兒子養的,不用上班,舒服得不行,如果讓我不高興了,我幹嘛要讓你高興?
(圖片來自網絡)
三、人的原因
一個媽媽勤勞,承包了家裡大部分的家務,就會導致一些人無事可幹,閒的慌,而這類人喜歡做什麼?挑毛病啊,所以,媽媽有什麼做的不好,或者是做得不合他們的意了,就會挑毛病,沒事找事做,家庭矛盾就出來了。
此外,有些媽媽卻有個壞習慣,雖然自己把所有的活都承包了,卻又看不慣家裡不幹活的人閒著,看見了,就喜歡嘮叨幾句。
還有些媽媽呢,還生怕你把她的活幹了,讓她無事可做,她嘮叨你,卻不讓你幫忙,你幫忙,還挑剔你做得不好。
如果是這樣,是不是也是家庭矛盾不休的原因呢。
(圖片來自網絡)
總之,媽媽每天為家裡洗衣做飯,還和家裡矛盾不休,不是因為地位低,沒有經濟來源,就是因為自己本身性格有缺點而導致的。
曜萍
你媽媽每天為全家洗衣做飯,卻仍然和家裡矛盾不休,出力不討好。有媽媽的原因,更有你們的原因!
1:可能因為你媽媽比較嘮叨。說實話不管自己做得再多,都沒有人喜歡沒完沒了的嘮嘮叨叨!
2:可能因為你媽媽比較強勢!經常說你們這不對,那不對,好像全世界就她對一樣!
3:可能你媽媽什麼都做了,你們大家都坐享其成,體會不到其中的辛苦,就容易挑毛病!造成你媽媽身心勞累!
4:可能因為你媽媽如此辛苦,多少心裡難受你們不懂得孝順。有時就會說你們幾句不好聽的。那麼你們又該不願意了!
事實上,家是大家的,作為家裡的成員都不應該只知道坐享其成,要懂得付出,知道體貼心疼孝順媽媽!讓媽媽感受兒孫纏繞的幸福!
王小能
為什麼媽媽每天為家人洗衣做飯,卻仍然和家人矛盾不休?
我,就是這樣的媽媽,這樣的妻子。每天起早貪黑,除了上班,在家裡忙的跟個陀螺似得,馬不停蹄。可我那寶貝兒子和丈夫卻對我的態度是不冷不熱,無視存在。
愛搭不搭,愛理不理甚至有時兒子會嗤之以鼻直言與我說“這個你不懂,我和爸談的問題比較高深”。
他爸居然幸災樂禍的這樣看著我。我氣得暈頭轉向。這樣的事還經常發生。也陷入了沉思,這是為什麼?
好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思考,為家人付出最多的是我,憑什麼他們對我熟視無睹?
丈夫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孩子在第一次對媽媽這樣不尊敬時,家裡代表權威的父親能主動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並嚴厲批評孩子,告訴他對媽媽平時的付出要尊重,絕對不允許有這樣的行為在我們家。
孩子就會收斂鋒芒。有的家庭中丈夫希望通過孩子來說教妻子,對妻子不滿的行為在心底讓孩子去“報復”,久而久之,孩子對平時因忙碌而經常發牢騷的媽媽就開始了數落或輕視。
媽媽的文化底蘊是否是孩子信服
當孩子興匆匆的跑過來,滿懷期待的問問題時,知識並不淵博的媽媽答非所問或不懂裝懂的胡答一番,幾次之後,孩子在老師或別人那裡得到正確答案時,從心裡慢慢的就會排斥媽媽。以點概面的認為媽媽都是錯的。從而讓媽媽失去了威信。
妻子自己沒有擺正好家庭的地位
夫妻二人組成一個家,一般妻子在忙碌之後,總是刀子嘴豆腐心的數落家人一番,然後自己還是忙完了家務。
有時也是因為妻子太“能幹”,在丈夫和孩子還莫名其妙的時候,她已經開罵完事了。弄得孩子和丈夫面面相覷了半天不知所云,在心裡造成了這樣一個惡果“這女人真他媽的討厭”。
以上我分析的不知原因可否?但我認為,只要媽媽還有妻子這個角色在家庭中正確的擺正好,調整好心態,注意好方法,提升好品味。我相信丈夫和孩子都會從新愛上你的。
幸生
中國媽媽很辛苦,但付出這麼多卻仍然和老公、婆婆、孩子矛盾不斷,這是為何?
原因有三:婆婆越位,丈夫缺位,自己錯位。
一、婆婆越位
家庭不睦的最常見原因,就是婆婆越位。沒有界限感的婆婆,巨嬰癌細胞擴散的丈夫,一個家庭只要有這兩種人,必然一團漿糊。
我相信每一個婆婆的每一次越位都沒有惡意,都是為了兒孫好。只是很多婆媳之間的人生觀念、生活習慣、教育方式存在巨大鴻溝,意見分歧成為常態。這時候,丈夫如果不是雙面膠,而是攪屎棍,那本就烏雲陣陣的家庭必將狂風大作、電閃雷鳴。
二、丈夫缺位
與婆婆越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丈夫缺位。
中國媽媽已經走向社會,而中國爸爸卻沒有迴歸家庭。社會需要媽媽做職場女性,但是家庭需要媽媽做全職太太。媽媽既要滿足GDP需求,又要完成男人們骨子裡對傳統女性的認知。對女性而言,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艱難時代!
有一類男人號稱“隱帝”,動不動就“嫌”妻“涼”母,玩消失。不管是應酬還是娛樂,或者跟三五朋友喝酒打牌,反正隔三差五總有下班不回家的理由。家,淪為了旅館。“我可能嫁了個假老公”也成了許多媽媽的口頭禪。
三、自身錯位
婆婆越位、丈夫缺位的直接後果,就是媽媽自身的錯位!
家庭的不和諧,婚姻的不穩定,使媽媽們對家庭的依賴、對丈夫的依賴減弱了。此消彼長,於是媽媽便把情感寄託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是她的命,她的天,她的全部。
她們對孩子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兒啊,我辛辛苦苦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潛臺詞就是,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你一定不要讓媽媽失望啊,你一定要懂得感恩啊!
關愛太過,就成了束縛。任何一個孩子都受不了父母像個攝像頭一樣時時刻刻盯著自己。當媽媽的眼裡只有孩子時,緊盯的目光會讓孩子覺得如芒在背。
母親成為了母親,卻失去了自己。
那這種問題該如何解決?
其實就是媽媽們都能瀟灑的做自己,但媽媽們做自己的大前提是婆婆正位、爸爸歸位。
今天的中國,對媽媽要求十項全能,對爸爸只是重在摻和。如果爸爸能把花在酒局、牌局、遊戲、手機上的時間,用來給媽媽們搭一把手,那麼媽媽們的怒氣和怨氣就能消散一大半。
一個幸福的家庭,必須是一個邊界清晰、職責分明的家庭。每個家庭成員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丈夫是丈夫,妻子是妻子,孩子是孩子,公婆是公婆,各自幹好分內的事,絕不越俎代庖,也不敷衍搪塞。關係簡單了,問題就少了。
希望每位媽媽的付出都能得到回報,也希望每個家庭幸福美滿。青欖家長地帶,用科學的頭腦、母親的心腸,辦中國最好的家長學校。有不同的見解歡迎在評論提出。
青欖教育
老人每天辛辛苦苦,卻和家人矛盾不斷,其實這反映出當代家庭關係的複雜性呢。表面看是家庭矛盾,深層次原因是家庭責任承擔是否合理的問題。很多老媽媽每天像老黃牛一樣辛苦操持著家務,但是又怨聲不斷,怪兒女們懶惰,自己命不好。而很多兒女卻怪老人事多,你自己願意幹啊,我們勸你歇著你還不願意呢。到底什麼原因造成的這些矛盾呢?
原因一:老人觀念出了問題。有很多老人常說,孩子們每天工作忙,非常辛苦,我能幫他們乾點就乾點吧。得,就這句話,老人自己上鑽進套裡了,日復一日地幫兒女操持家務,彷彿成了他們該乾的事情。有些理性的老人,對自己的家,兒女的家分的非常清楚,輕易不會和兒女生活在一起,更不會給兒女當保姆。因為他們清楚,不越位,才是真的對兒女好。
原因二:兒女習慣於老孃替自己操持家務,甘於享受。有一句說的好,人啊,越呆越懶,越吃越饞。老媽每天把家務都承包了,兒女下班回家後吃現成的,吃完把嘴一抹躲一邊去看電視,抱著手機玩兒去了,老孃默默地收拾飯桌洗洗涮涮。這不是老人慣兒女懶惰毛病嘛,可是有些老人就看不到這點,反而心甘情願讓兒女享受。
原因三:老人嘴裡幹著,心裡怨著,很容易惹兒女煩,結果產生矛盾。有些老人家,有一個特別不好的毛病,就是嘴不閒著,你幹就幹吧,一邊幹還一邊埋怨兒女,指責兒女,越是這樣不越讓兒女躲一邊去求清靜?有時除做家務事外,其他事關兒女家裡的大事小情都要管,管的多,自然矛盾就多。
原因四:觀念不同造成的矛盾和衝突。就拿教育孩子這事來說,是婆媳關係緊張的重災區,老人教育兒女時和對待孫輩子,往往有很大的區別。老人溺愛和縱容孫輩,往往被媳婦所反感,甚至常常因為育兒方式不同而產生矛盾。與此同時,孩子父親看到婆媳有矛盾不能合理調節,反而責怪老婆事多不知道讓著老媽。這種不明事理的男人往往會兩面不討好,把家裡的矛盾進一步又升級了。
以上幾方面,相信你可能也會做對比,對比之下你定能找到自身原因。因此,想讓家裡和諧,最好能把各自家庭責任做好分工,家裡有一個明事理有威信的人做主事之人,才能妥善處理家庭矛盾。
韓國成老師
1.刀子嘴豆腐心,這種主婦,其實什麼都幹了,但是總要說的很難聽,所以矛盾肯定不斷,再碰到玻璃心的一家人,爭吵不休
2.沒有底線,我媽媽那樣的,說什麼都幹,被長嫂如母這句話壓了一輩子,沒怎麼好好養我,倒是把我那些叔叔養的一個個毛病多脾氣大。這種不實矛盾不休,而是是不是自己的事最後都會變成自己的錯,人家兩口子吵架,會說是我媽出的主意,她又不會跟人講,就是默默認了,然後變成我們家的矛盾
3.還有一種雖然幹活,但是也真挑事,跟幹不幹活沒關係,大家心裡的惡婆婆就這樣,自己願意幹活還要搬弄是非
感覺題主這麼問,更像是第二種,也是最普遍的一種,還是把自己放的太低,別人欺負總說忍忍就過了,我媽總是說我退一步海闊天空,其實其他人就是在逼你,看你什麼時候萬劫不復。基本也改變不了,就是這種人,善人碰上無德的老人再加上沒良心的親戚,要麼忍要麼滾。欺負你的人是抱團的。突然這些人有人幫你說話,你更要提防他們,要不就想著讓你背黑鍋要不就還有其他坑讓你跳。
我現在經常跟我媽說一句話,誰來家都讓他們走,不高興了就來找我,來家吃飯要不他們自己做要不就出去吃,寧願花錢也不要花錢找罪受。
如果這種情況,最可能改變的方式,就是你很強硬,保護你媽媽。我現在偶爾回家,他們說話挑刺什麼的,我才不管是誰,直接硬懟,根本不需委婉,他們聽不懂。
我叔生病來我家養病,嫌我爸媽伺候不周到,說我媽粥煮的不好喝,我就說:媽以後不做不錯,人家想吃什麼自己知道,你管那麼多幹嘛。我老公在家做飯,他非要過來,來了我就都收了,吃屎吧
大料美食
看到這個問題,我陷入了沉思,我想起了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不僅僅是個家庭主婦,還是個上班族!近兩年,二胎政策開放,我哥嫂也加入了二胎潮流,小孩的出生給家裡帶來了歡聲笑語,但也給媽媽加重了很多負擔!比如,每天早上6點多起床去菜市場買新鮮的菜,熬湯做飯;比如,每天做好早餐緊接著又要去上班;比如,中午也要回來做飯吃完收拾好立馬又得上班;晚上,當然也一樣,然後每天晚上還得把家裡全拖一遍!媽媽最開心最放鬆的時候就是吃完晚飯收拾完之後去跳廣場舞的時候,那必然,帶小孩的事就落在了嫂子一個人的身上,當家里人要求我媽不要出去跳廣場舞,在家帶小孩的時候,我媽會說,難道我自己一點私人時間,一點樂趣,放鬆放鬆都不行了嗎?由此,矛盾就出來了…我覺得這矛盾來源於以下這幾個方面:
一,家庭成員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溝通不到位,互相體諒、包容不夠。
在我家,爸爸和哥哥是外出賺錢的主力,不可能長時間待在家裡,分擔家務以及帶小孩。在家裡就是我媽和嫂子的相處,我媽認為她每天做的已經夠多了,既要洗衣做飯又要打掃衛生,還要工作賺錢,最後還被說做的不好,心裡著實委屈。這個時候媽媽就希望家裡人能體諒她的辛苦。嫂子一個人帶小孩很累,幾乎離不了身,幹不了其它的事情,想要做點其它的都得跟小偷一樣,趁著小孩睡著的時候偷偷做,很多時候事情做到一半小孩有可能就被驚醒,哭鬧了。相信很多帶過小孩的人都能體會。那這個時候嫂子就希望有個人能幫下忙,哪怕在家裡稍微幫忙看看小孩就行。能唯一指望的人是誰,當然只有我媽了,我媽做不到,那就只有埋怨了。
如果這個時候,我媽和嫂子能夠多多溝通,比如家務活誰有時間誰就做點,分擔分擔。然後互相也多體諒體諒,媽媽體諒嫂子一個人帶孩子不易,能稍微放棄點自己的樂趣幫忙照看下孩子。嫂子能體諒媽媽上班累還要做家務,自己能幫忙就幫忙,我相信,這個家庭因為這個而產生的矛盾就沒有了。
二,經濟實力很重要。
我媽媽為什麼每天要這麼匆忙,還要去上班呢?家裡已經有兩個主力去賺錢了。因為近兩年我家在市區買了房,又買了車,現在是每個月既當房奴又當車奴,而今年又在裝休,家裡的積蓄全用完了,家裡面的開支又非常大,月月水電煤氣費用就是很大的一筆開支,還不說其它,媽媽為了減輕負擔,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還依然要去上班,賺點家用!
如果我家這兩年不膨脹的這麼厲害,有積蓄的話,我媽完全可以先幫忙帶小孩,等小孩稍微大點,可以讓我媽和嫂子自己選擇誰上班誰在家帶小孩。
三,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生活習慣不同。
就我們做兒女的,和爸媽的生活習慣都不一樣,但是我們能看慣,能包容,甚至說幾句都不會放心上。可是,婆婆和媳婦就不一樣了。你看不慣我,我看不慣你,兩個最主要的家庭成員一有矛盾,接著我爸和我哥就會順帶加入戰爭,哥哥聽多了嫂子說的,自然會和我媽提意見,然後,循環往復,矛盾不斷加深!
這又回到了第一條,溝通以及包容的重要性!
這就是我家裡的情況,我相信,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隻要我們能做到多溝通,多體諒,多包容,即使家裡沒有多大富大貴,也能生活的很和睦!祝願所有家庭都能家和萬事興!
清風徐來溫暖你我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要先弄清楚,家庭明明是爸爸和媽媽,還有孩子一起組成的,可為什麼洗衣做飯這些事就偏偏只讓媽媽一個人做呢?只有弄清了這個問題,我們才有辦法回答我們為什麼討厭媽媽。
這背後究竟有什麼隱情呢?
大凡這樣的婚姻背後肯定有一個不體諒的男人。
婚姻中的男人大體可以分為三等,這三種男人決定了三種婚姻的模式。
一等男人陽光、溫和、善良,懂得心疼妻子。這種男人最見不得妻子受苦,他處處維護妻子。妻子在他的呵護下,心情愉悅。夫妻兩共同承擔家務,其樂融融,琴瑟和鳴。你我共同在的地方,滿心多是歡喜。
這種婚姻模式裡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大都陽光、快樂,懂得和爸媽一起分擔家務,他們和父母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是不會討厭媽媽的。
二等男人也溫和、善良,但缺少體貼。他們知道妻子的付出,並心存內疚,但他們就是不會幫忙家務。這種婚姻中的女人,她們有時會抱怨。但看到男人內疚的表情和一些安慰的話語, 也就偃旗息鼓了。
這種家庭基本處於一種模式:累了抱怨一男人內疚,哄妻一平靜,如此循環。
這種模式下成長的孩子,他們偶爾會和媽媽產生一點小摩擦。但在爸爸的勸導下,他們有所意識到自已也有不足,很快就原諒了媽媽。
三等男人自私、暴躁、小心眼。他們不但不幫忙,還處處挑妻子的毛病。這種狀況下的女人,付出不但得不到回報,還處處被挑剔。 她們要工作掙錢,回家又要面對做不完的家務,稍有差池,還要遭受指責,身心疲憊。
因為正常的情感得不到宣洩,久而久之,心裡的天平失衡,於是滿身怨氣。甚至有的媽媽還會把不良情緒發洩到年幼的孩子身上。
這種家庭模式下成長的孩子,家庭氛圍沉悶,一直處在壓抑的情緒中。家庭關係矛盾重重,一邊享受著媽媽的照顧,一邊又討厭媽媽。
其實每一個媽媽在成為媽媽之前,誰不是妙齡少女,十指不沾陽春水。誰沒有浪漫情懷?誰又不想做一個小女人,亨受著丈夫的寵愛,相濡以沫,共度一生。誰又不想做一個好媽媽,受孩子尊敬。
是什麼讓媽媽們從美妙女子,變成了面目可憎的嘮叨婆。生活中太多的羈絆,使媽媽們喪失了初心,活成了連自己都討厭的樣子。
家庭是幾個人共同組成的。每個人多有義務 承擔一定的家務。每個人應該有同理心,換位思考,關愛媽媽,讓媽媽快樂起來,大家才會真真的快樂!
首先婚姻中的男人們最應該反省。娶媳婦是準備和你共度一生的,並不是你請來的保姆,或者是生孩子的機器。關愛妻子是你的責任。婚姻中男人的溫度決定了婚姻的高度。
其次當媽媽的,應該不斷修煉,強大自己的內心。保持經濟上的獨立,更要保證人格上的獨立。可以用淡淡的語氣要求家庭成員,一起做事,千萬不要抱怨。心中時刻要明白,不是付出的越多,越受歡迎。很多時候恰恰是相反。只有獨立自主,懂得生活的女人才最受歡迎。碰上不值得的男人,要立馬止損。不要讓自己明明是受害者,又變成了施虐者,反而遭人討厭。
孩子們也要理解、關愛媽媽,會天天洗衣做飯的媽媽,她絕對不會是一個壞媽媽。 願天下每一個家庭都能相互關愛,多一點諒解,少一點抱怨。
雨中漫步855
有人問妻子:你是職業女性還是家庭主婦 ?
她回答說:我是一個全職主婦,我的工作每天24小時.....我是一個“媽媽”...我是一個妻子...我是一個女兒...我是一個媳婦...我是一個鬧鐘...我是一個廚師...我是一個女傭...我是一名教師...我是一名侍應...我是一個保姆...我是一名護士...我是一個雜工...我是一個顧問...我沒有周休假...我沒有病假...我沒有年假......我的工作不分晝夜.....我必須“隨時候命”,但得到的酬勞是:“你整天在做什麼?”
圈圈以前看見過一張漫畫,一個妻子揹著兩個孩子和丈夫,步履維艱、滿頭大汗,她哭喪著臉,而背上的丈夫和孩子卻笑呵呵的。這不就是中國式婚姻的常態嗎?妻子承擔起了全部家務,盡心盡力地照顧家裡的每一個人。
舅媽舅舅結婚三十年都和和睦睦,每次去他們家吃飯,都會看到舅舅在幫舅媽打下手做飯,兩個人在廚房裡一個負責洗菜擇菜,一個負責蒸煮,席間廚房不斷傳來他們的歡聲笑語。
家務活沒有佔據她生活的全部,而他們一家三口對家庭的經營,讓每一個人的角色都能很好發揮作用。
舅媽幾十年如一日面容姣好,生活沒有把她逼成了黃臉婆,沒有把她變成戾氣滿滿的怨婦,她懂得適度的付出,懂得如何讓丈夫和兒子共同進入家庭角色。
婚姻中所有的付出都要適可而止,一個沒有底線總是任由別人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人,久而久之就會喪失自身的價值。
你要讓家裡人明白,你愛他們,才會傾囊而出,但不意味著他們可以無條件的索取。每個人的精力都有限,不可能一直額外透支。
聰明的女人懂得使用技巧,偶爾撒嬌可以代替你悶聲不吭的任勞任怨,用分工的方式可以減輕你身上的重擔。我們都要明白愛從來不是一昧的付出,不必總想著自我犧牲自我妥協,你本該在婚姻生活中游刃有餘,而不是把自己變得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