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法治車都」亮劍「掃黑除惡」 護航經濟發展

長江日報:“法治車都”亮劍“掃黑除惡” 護航經濟發展

長江日報整版報道

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部署在全國開展為期3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綜合實力穩居全國第八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是中國經濟版圖上的一片熱土,被譽為“中國車都”,正在朝著世界知名“車都”的目標闊步前進。

如何為“車都升級版”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和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按照中央、省、市統一部署,“法治車都”主動向黑惡勢力亮劍,用法治為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成效顯著。

全區刑事警情特別是涉黑涉惡舉報警情呈穩中有降態勢,全區政治、社會治安大局穩定。上半年,該區“一感兩度兩率”(一感,即群眾安全感;兩度,即社會治安滿意度、政法機關公正執法滿意度;兩率,即平安建設群眾知曉率、參與率。)綜合測評,繼續保持在全市排名領先地位。

利劍出鞘力斬黑惡毒瘤,推動專項鬥爭全面升級

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將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迅速動員,強力部署,推動專項鬥爭全面升級。利劍出鞘力斬“黑惡”毒瘤,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高度,還百姓一個安全的生活空間,還企業一個公平的市場環境。

迅速動員,強力部署

中央、省委、市委部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武漢開發區(漢南區)高度重視,將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第一時間進行部署。

5月至7月,全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掃黑除惡工作,強化精準打擊,堅決深挖細查(特別是涉黑涉惡背後的保護傘問題)、打準打狠,以真抓真查的成效取信於民。區掃黑辦連續召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推進會。

8月14日,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召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推進會,對下一階段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全面提格升溫。

武漢開發區工委(漢南區委)高度重視,要堅決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有黑掃黑、無黑除惡、無惡治亂,為全區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籌備好軍運盛會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成立六個專項工作組,確立六項工作機制

根據上級部署,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及時印發了《武漢開發區(漢南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行動方案》等文件,設立綜合督辦、偵查打擊、執法監督、基層組織建設、執紀問責、工作宣傳等六個專項工作組,全區形成專項鬥爭工作完整組織架構,確保層層壓實責任、順暢高效運轉。

為保證專項鬥爭常態化有序推進,確立了六項工作機制:一是線索核查辦理機制,確保證據充分、結論可靠、處理得當;二是案件線索雙向移送機制,深挖徹查黑惡勢力“保護傘”,從源頭上剷除黑惡勢力滋生的土壤;三是協作會商機制,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打擊合力;四是核查督辦機制,確保工作落實;五是責任追究機制,視情節嚴重程度依規依法查處;六是考核考評機制,納入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年度目標考核體系。

掃黑除惡走好“群眾路線”,宣傳發動形成“車都經驗”

掃黑除惡為人民,更需依靠人民,走好群眾路線。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在宣傳發動群眾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成熟的經驗方法。目前,“車都經驗”已向全市推廣。

全市率先有獎舉報,經驗向全市推廣

充分結合“萬名警察進社區”等活動,武漢開發區(漢南區)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廣泛宣傳黨和政府“掃黑除惡”的決心,引導和教育廣大群眾增強法制觀念,認清涉惡犯罪特徵和危害性,堅決杜絕參與涉惡犯罪,提高掃黑除惡工作的意識和主動性。

同時,公佈《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舉報獎勵辦法》,廣泛發動人民群眾提供涉黑涉惡線索,檢舉揭發違法犯罪活動和嫌疑人員,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據瞭解,對群眾舉報且被公安機關查證屬實的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線索,根據作用大小分為三個等級,最低可獲獎勵500元,最高可獲獎勵2萬元。

據悉,該區在全市掃黑除惡工作中率先頒佈掃黑除惡有獎舉報辦法。目前,其經驗做法已經向全市推廣。

出實招動真格,宣傳發動全覆蓋

“阿姨,您好!請問您知道我們掃黑除惡的舉報電話嗎?”連日來,紗帽街道朱家山社區志願者王芳走進居民家中,為居民宣傳普及掃黑除惡的內容。

除了入戶走訪外,街道還多方聯動組織轄區志願者、社區工作者及物業工作人員共同開展掃黑除惡宣傳。“政府這次掃黑除惡動真格、出實招,社會風氣也跟著好了。”56歲的老馮見證了紗帽街社會治安變化。多年來,老馮在漢南大道經營著一個燒烤攤,他說,以前總有一些“小混混”喜歡喝酒鬧事,有時候還會大打出手,搞得大家夜晚不敢出門,這讓他的生意也很受影響。“原來街上那些扯皮打架、結夥鬥毆的現象基本上看不到了,一些犯罪分子被繩之以法,讓人拍手稱快!”老馮說。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全區7個街道、101個社區(村、隊)採取各具特色的宣傳形式,讓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一方面,在報紙、電視臺等傳統媒體和本地主流網站、“雙微”等新型媒體同時發聲,向社會廣發通告,形成對涉黑、涉惡犯罪人人喊打的強大聲勢;另一方面,注重加強輿論引導,對專項鬥爭取得的戰果、典型案件加大正面宣傳,掀起了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的輿論宣傳攻勢。

7月26日,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公安分局“萬名警察進社區”工作小組走進紗帽街朱家山社區,專門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掃黑除惡”警民懇談會。會上,民警向群眾代表報告了半年來公安機關“掃黑除惡”的工作情況,並號召群眾廣泛參與舉報轄區涉黑涉惡勢力。

嚴密核查不留空白死角,依法打擊堅持打早打小

開闢“綠色通道”,藉助大數據分析

武漢開發區(漢南區)成立了由工委(區委)政法委牽頭,紀委、組織部、公安分局等多個部門參與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併成立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辦公室,抽調精幹力量集中辦公,制定月報送、季通報和工作例會等制度,在各級司法、行政、紀檢監察和組織部門之間搭建案件辦理和線索移交“綠色通道”,實施案前會商、案中聯辦、案後會診,積極協調多部門綜合治理、聯動打擊。

該區公安分局還建立起區、街、村、組四級聯動機制,成立了掃黑除惡專班、情報信息員隊伍、綜治巡邏隊伍、民間宣傳隊伍、精準打擊隊伍,整合刑偵、經偵、禁毒、網安等方面的專家能手集中破案攻堅,對黑惡勢力形成強大震懾。針對每一起故意傷害、敲詐勒索、尋釁滋事、強迫交易等警情,進行深入分析研判,從中發現涉黑涉惡線索,進行深挖細查。此外,警方藉助大數據分析進行精準研判,強勢推進掃黑除惡的力度。今年5月,民警通過對近年來轄區工地滋事的治安警情進行大數據分析,打掉一個盤踞在軍山地區強攬工程的惡勢力團伙。

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將掃黑除惡與反腐敗鬥爭結合起來。該區紀(工)委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對苗頭性涉黑涉惡腐敗及“保護傘”問題,早警示、早糾正、早處理;加大執紀審查力度,將黨員幹部涉黑涉惡問題作為執紀審查重點,對“保護傘”問題線索優先處置、從嚴從快處理;嚴明工作紀律,對推進掃黑除惡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不力、查處和懲治“保護傘”不力的,一律從嚴追責問責。

將掃黑除惡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該區組織部全面啟動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工作,堅持“一村一策”,分層分類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區級黨員領導聯繫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制度,10位工委委員(區委常委)分別對口聯繫10個軟弱渙散村(社區)。6月,每位工委委員(區委常委)均深入到各聯繫點開展了一次聯繫指導工作。

加強串並分析,全面排查梳理線索

情報先行、強化線索蒐集是掃黑除惡工作開展的基礎。為全面排查梳理線索,武漢開發區(漢南區)重點摸排工程糾紛、打架鬥毆、非法拘禁、威脅恐嚇、小額貸款等隱蔽性較強的警情,加強串並分析,提升預警預測能力。

該區全面梳理近兩年來涉惡犯罪案件和人員,對反覆信訪、未破案件、未處理人員及多次被調查人員納入視線,強化分析研判,深挖違法犯罪線索。今年以來,通過對已辦理案件的深挖,成功破獲了一宗涉及武漢開發區(漢南區)、洪山區、武昌區、東湖高新區多所高校,受害學生達60餘人,涉案金額達100餘萬元的系列“校園貸”案,打掉分別以徐某(男,26歲)、餘某(女,35歲)為首的兩個“校園貸”團伙,抓獲骨幹成員12人,有力維護了在高校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

掃黑戰果

涉黑涉惡類警情下降近50% 政治社會治安大局穩定

通過半年多的持續發力,武漢開發區(漢南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截至上半年,該區共打掉黑惡勢力團伙26個(一審判決6個),破獲案件106起,打擊處理179人。全區刑事警情保持連續四年下降,涉黑涉惡類警情下降近50%。戰績居全市遠城區、開發區前列,全區政治、社會治安大局穩定。

開發區檢察院共打擊涉惡團伙3個,批捕涉惡犯罪嫌疑人21人,追捕犯罪嫌疑人12人,目前已起訴1件5人,正在法院審理階段。漢南區檢察院共受理涉黑涉惡案件12件44人。

該區紀(工)委對全區十八大以來涉及黨員幹部和其他行使公權力人員涉黑涉惡腐敗問題線索進行“大清倉”,涉及行使公權力人員把持基層政權、壟斷農村資源、侵吞集體資產、侵害群眾利益等方面問題信訪舉報23件,通過核查,均不涉及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

該區組織部共整頓軟弱渙散社區(村隊)黨組織7個,調整社區(村隊)幹部16人。

上半年GDP同比增長8.3% 繼續領跑全市平均速度

今年上半年,該區GDP同比增長8.3%,超全市0.1個百分點,繼續領跑全市平均速度。全區新開工項目34個,簽約總投資額達1034億元。為此,警方根據不同項目特點,拿出一系列具體專屬定製安保服務,從創建重點工程項目警務室到建立建築工地“黑名單”,從涉黑涉惡類警情督辦到構築企業平安發展“防火牆”,隨著一大批項目陸續開工建設,沒有出現一例惡意滋擾情形。正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多的企業才會選擇在這裡投資興業。

武漢開發區工委(漢南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助力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讓全區企業的投資發展營商環境越來越優。

經典案例

案例一:業主投訴樓盤質量問題遭報復“法治車都”打響全市掃黑除惡第一槍

2015年,羅女士在某小區買了一套商品住宅。2017年7月,她收房發現新房天花板上出現裂縫,便向有關部門投訴,但一直未獲解決。

今年1月18日至20日,羅女士發現自家大門鎖芯被人用膠水、牙籤等封堵住,半夜也多次接到陌生騷擾電話,私家車還無故被人潑上紅油漆。無奈之下,羅女士報警。

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公安分局沌陽派出所高度重視,立即組成專班開展工作。專班調查發現,羅女士對房屋存在質量問題的投訴,引來該樓盤項目承建方的不滿,包工頭楊某找到其朋友朱某合謀潑油漆、堵門、打騷擾電話等鬧劇。

這是一起通過實施報復手段侵犯業主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情節性質較為嚴重。1月22日晚10時許,朱某、杜某等3人準備再次到羅女士住處為非作歹時,被“守株待兔”的民警逮個正著。次日上午,楊某與另外2名同夥被抓,6名嫌疑人均被抓獲。目前,6名案犯已被檢方提起公訴。

據悉,這是武漢警方打響的新年掃黑除惡第一槍。

案例二:強賣空調不成“強借”3000元 涉惡“村霸”被沌口警方抓獲

強賣空調沒人要,竟然強綁他人實施搶劫,為掩蓋犯罪事實,製造“經濟糾紛”假象,還裝模作樣打欠條。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公安分局向“村霸”等惡勢力亮劍,抓獲一惡勢力團伙。

今年3月份,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分局東荊街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楊某(化名)報警:3月4日凌晨,他正在家中睡覺,突然闖進4名陌生男子,將其強行帶到漢南紗帽的長江大堤外,對其拳打腳踢,還搶走3000元現金。

多次走訪調查、證據線索排查,民警發現,疑點漸漸指向當地一外號為“秤砣”的男子吳某。經查,41歲的吳某平時遊手好閒,曾因吸毒和敲詐勒索,被公安機關打擊處理過。出獄後,吳某一直沒有工作,偶爾打一下臨工。平時在村裡十分跋扈,遇上一些外來商戶和小攤小販,吳某都要強行找他們索要“保護費”。

3月12日,摸清吳某等人活動規律及落腳點的民警,在紗帽街一小區將案發當晚駕駛車輛的司機王某抓獲。通過深挖,4月16日,主要嫌疑人吳某和涉案嫌疑人全某、徐某陸續被警方緝拿歸案。

據吳某等人交代:吳某外出打工時,得知村民楊某做裝修賺了些錢,便想敲詐楊某一筆。今年春節前,吳某不知從何處弄了臺二手空調,隨後找到楊某,要楊某將空調買下,但被楊某拒絕。令楊某想不到的是,吳某竟事後電話威脅他稱:“300元你不要,我要你十倍償還。”3月4日凌晨,吳某果真上門施暴。當晚,吳某還手寫了張3000元的欠條塞給楊某,竟想以“合法”的手段,逃避法律的制裁。事後,司機王某從中拿到了900元“辛苦費”。

目前,吳某等3人因涉嫌搶劫罪,已被依法予以刑事拘留,全某因吸食毒品已被依法予以強制戒毒,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制裁。

策劃:武漢開發區工委(漢南區委)政法委

執行:長江日報法治文化傳播中心

撰稿:黃河 趙作金 劉建平 謝威 賈雪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