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4年發生50起女性受害案?爲何現在才被曝出?不能?不敢!

滴滴宣佈從 8 月 27 日零時起,在全國範圍內全面下線順風車業務。

滴滴4年發生50起女性受害案?為何現在才被曝出?不能?不敢!

5月6日,鄭州空姐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案,還未塵埃落定。8月24日,浙江樂清女孩乘坐滴滴順風車再次遇害。

三個月內,兩起命案。

而她們並不是個案,更不是萬分之一發生的偶然。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數據,僅2017年至今年5月,順風車主(不僅限於滴滴順風車)就犯下了有記錄可查的10起刑事案件,甚至包括殺人命案、迷姦女性等惡性犯罪。其中,搶劫罪2起、強制猥褻罪3起、敲詐勒索罪1起、強姦罪1起、故意殺人罪1起、故意傷害罪1起、危險駕駛罪1起。除性侵、殺人外,也有公開報道顯示,順風車司機還存在惡意拒載並使用肢體暴力、未給好評遭司機毆打、車禍致死等事件。

而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四年裡,媒體公開報道,以及有關法院部門處理過的,滴滴司機性侵、性騷擾事件,至少有50個案例,有2起故意殺人案,19起強姦案、9起強制猥褻案、5起行政處罰案件、15起未立案的性騷擾事件,涉及到有50個司機,並且53名被害人都是女性。直到2018年5月6日的鄭州順風車空姐遇害案曝光,女性乘車的安全問題才引發社會的關注。然而,年輕的空姐李明珠,並不是第一個被順風車司機姦殺的女乘客。

滴滴4年發生50起女性受害案?為何現在才被曝出?不能?不敢!

為何悲劇屢屢發生在順風車上?

相較於快車、專車等網約車服務,屬於私人小客車合乘的順風車並未納入到《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的監管中。根據北上廣多地出臺的徵求意見稿,從事順風車的普遍要求是擁有本市牌照、一天限制兩次、定價主要基於燃料成本等,但司機無需通過考試,只要提供身份證和駕駛證便能註冊。

目前,滴滴順風車數據顯示,其已覆蓋國內近400座城市,彙集了2300萬車主分享自己的座位。如此龐大的順風車用戶群體,卻遊離在監管之外,不禁讓人不寒而慄。

在中國市場上,除了滴滴,還有做順風車起家的嘀嗒,以及剛加入順風車不久的高德。但從平臺滲透率來看,2017年滴滴出行以58.6%的滲透率位居各平臺之首,遠超其他網約車平臺。一家獨大的滴滴從起家到現在,特別是其順風車業務的產品設計和運營,都是極盡擴張之能事。比如對司機審核寬鬆,比如對性暗示的默許,以及對有前科司機和已被舉報司機的姑息。而這些都是導致悲劇發生的間接原因。

面對悲劇,滴滴會學Uber去整改嗎?

現在看滴滴三個月前的整改,許多整改措施看起來是對空姐遇難事件的應對,原本暴露乘客隱私的所有個性化標籤和評論功能全部下線,並且暫停接受22點到6點期間出發的訂單。畢竟50個案例有21起就發生在這個時段內,證明該時段性侵或性騷擾頻發。

滴滴4年發生50起女性受害案?為何現在才被曝出?不能?不敢!

滴滴順風車對其平臺上的司機的管理缺位,其實在全球範圍早已有Uber的前車之鑑。不過Uber在美國發生惡性司機傷人事件後,Uber就在自己的軟件裡面加入了內置的報警功能,如果乘客感到不安全,可以通過Uber軟件中的安全標誌撥打911,一旦電話接通,乘客可以根據Uber顯示的實時地點快速通報自己的地理位置。

在一些大城市,Uber還在測試和警方合作,優化定位服務,即乘客不需要說出自己的確切位置,Uber就會自動將GPS定位、乘客信息、車輛外觀以及車牌號等實時自動分享給911調度員。如果乘客不方面報警,Uber軟件還有另外一套備用安全措施,可以悄悄地共享自己的地理位置給制定聯繫人。有NBC的記者做了實驗,在事先不知道地址的方位通過Uber的內置軟件報警,結果5分鐘內,警方就趕到事發現場。

滴滴這次順風車業務全面下線後,是否會借鑑Uber的經驗?將會如何進行全面整改?

滴滴4年發生50起女性受害案?為何現在才被曝出?不能?不敢!

8月26日下午,交通運輸部聯合公安部以及北京市、天津市交通運輸、公安部門,針對此次事件,對滴滴公司開展聯合約談,滴滴公司負責人承諾:一是自8月27日起,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重新評估業務模式;二是9月1日前完成合規化運營工作方案,報送有關部門並接受社會監督;三是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安全隱患自查工作,完善隱患監察機制,通過線上、線下手段,查找整改存在的問題;四是整改升級客服體系,加大客服團隊的人力和資源投入;五是開拓平臺用戶緊急情況報警通道,完善配合公安機關證據調取機制。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網約車用戶規模約為3.36億人,網約車用戶使用率呈現增長趨勢。在中國,滴滴平臺一家獨大的局面長期之內可能都不會消失,而滴滴是否會像Uber一樣,遇到問題時作出真正的整改,關係著廣大用戶們的切實利益。不過,滴滴若不能解決平臺上存在的問題,將會給競爭對手發展的機會。用戶可以選擇使用其他網約車軟件,比如曹操專車、美團打車等網約車平臺。

網約車監管問題,如何解決?

“不能發完許可證就算完事,還必須對被許可人的相關活動進行制度化的檢查,監督其依法從事被許可事項的活動。”暨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劉文靜說,線上監管才是規範網約車經營秩序的關鍵。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燕霞表示,國家出臺的網約車暫行條例規定明確,政府和平臺公司要實現信息共享,但並未規定相關責任。實際上網約車平臺不報送信息、報送信息不實的情形大量存在。如何實現平臺企業與政府監管平臺數據共享,是亟待破解的難題。目前集中推行的三種信息信用監管方式有違法事實公佈、行政“黑名單”和失信聯合懲戒。應當儘快建立健全網約車經營服務誠信監管機制,對網約車平臺公司、駕駛員建立誠信記錄,通過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實施聯合懲戒,真正做到“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未來的網約車市場,監管政策將會愈加完善。作為網約車平臺,順風車業務哪家平臺能夠迴歸“順風”的本質,降低乘車價格,維持它的非盈利性,加強背景審核和准入,保證乘車的安全,真正實現讓乘坐順風車的人一路順風,哪家平臺才能成為行業的“獨角獸”。如果還像前期野蠻式發展,註定是會被市場所拋棄的!(蓋世汽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